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08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包括污水存储区、反硝化作用区和出水收集区;污水存储区包括储液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反硝化作用区连接;反硝化作用区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反应容器的第二端设有排气口,反应容器的容器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出水收集区连接;反应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含有硫或硫化物的可渗透反应墙填料,可渗透反应墙填料内设有用于附着反硝化细菌的污泥,反硝化细菌中含有硫细菌;出水收集区包括集水容器,与第二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墙处理NO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


[0001]本技术涉及稀土矿山地下水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稀土矿山的开采,相伴着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植被破环、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等。目前,中国的稀土矿山开采大部分集中在江西省赣南地区,主要使用(NH4)2SO4灌注法,把稀土元素置换出来,因此,在开采稀土矿山过程中,地下水难免会有NH
4+

N通过渗滤、地下径流等途径造成地下水氮元素污染。进入地下水的氮元素最终以NO3‑

N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并在水生态系统中积累。造成水生态系统中NO3‑

N的污染。
[0003]目前,对于地下水中NO3‑

N污染问题,主要使用微生物技术处理,主要是通过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作用将NO3‑

N还原为N2。但由于稀土矿山开采的淋出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的NH
4+

N,还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以及放射性离子,因此,面对稀土矿山开采后地下水污染问题,亟需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情况,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解决稀土矿山开采后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包括污水存储区、反硝化作用区和出水收集区;
[0007]所述污水存储区包括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反硝化作用区连接;
[0008]所述反硝化作用区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反应容器的第二端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反应容器的容器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出水收集区连接;
[0009]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可渗透反应墙填料,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中含有硫或硫化物,可渗透反应墙填料内设有用于附着反硝化细菌的污泥,所述反硝化细菌中含有硫细菌;
[0010]所述出水收集区包括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与第二管路连接,用于收集处理后的废水。
[0011]优选地,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厚度为反应容器高度的1/2~2/3。
[0012]优选地,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材料为单质硫、水泥、河沙、扇贝和自来水的混合物。
[0013]优选地,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粒径控制在5mm

10mm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用于附着反硝化细菌的污泥的体积为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体积的1/3
~1/2。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蠕动泵,用于将储液容器中的污水抽取至进水口,并进入反应容器内。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上均设有阀门。
[0017]优选地,所述出水口沿容器壁的径向,在容器壁上等间距排布。
[0018]优选地,所述出水口的数量根据反应容器的高度设置。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的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通过设置以单质硫、水泥、河沙、扇贝和自来水的混合物为填料的可渗透反应墙,在可渗透反应墙内添加含硫物质,同时在可渗透反应墙内添加含有反硝化细菌的污泥,反硝化细菌中含有硫细菌,从而与可渗透反应墙内的含硫物质协同,在去除稀土矿山地下水体中NO3‑

N的同时,可有效吸附多种重金属离子以及放射性离子,从而有效处理被污染的稀土矿山地下水。
[0021]本技术的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减少对环境的扰动破坏,降低了维护成本,性价比较高,维持原有生态环境,对发展绿色矿山起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对NO3‑

N的去除情况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污水存储区;11、储液容器;2、反硝化作用区;21、反应容器;21A、进水口;21B、排气口;21C、出水口;21D、可渗透反应墙填料;3、出水收集区;31、集水容器;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蠕动泵;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6]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处理污染的稀土矿山地下水,尤其是NO3‑

N污染,对当地环境破坏较少,性价比较高,维持原有生态环境,对发展绿色稀土矿山起重要作用。
[0028]结合图1,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包括污水存储区1、反硝化作用区2和出水收集区3。
[0029]所述污水存储区1包括储液容器11,所述储液容器11通过第一管路4与反硝化作用区2连接。
[0030]储液容器11可选择储液桶,也可以是储液池,作为便捷性考虑,优选为储液桶,将
污染水体通过泵抽取至储液桶中,便于后续处理。
[0031]优选地,第一管路4上设有蠕动泵6,用于将储液容器中的污水抽取至进水口,并进入反应容器内。
[0032]所述反硝化作用区2包括反应容器21,所述反应容器21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21A,所述进水口21A与第一管路4连接,反应容器21的第二端设有排气口21B,排气口21B可连接排气管7,用于排出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气。
[0033]反应容器21的容器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21C,所述出水口21C通过第二管路5与出水收集区3连接。
[0034]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反应容器21为内径3cm,总高度为48cm,有效高度为44cm的有机玻璃反应器。
[0035]所述反应容器21的内部设置有可渗透反应墙填料21D,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21D中含有硫或硫化物,可渗透反应墙填料内设有用于附着反硝化细菌的污泥,所述反硝化细菌中含有硫细菌,尤其含有脱氮硫杆菌。
[0036]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厚度优选为反应容器高度的1/2~2/3,从而可以有效处理污染水体。
[0037]渗透反应墙填料的材料优选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存储区、反硝化作用区和出水收集区;所述污水存储区包括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反硝化作用区连接;所述反硝化作用区包括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第一管路连接,反应容器的第二端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气,反应容器的容器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出水收集区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可渗透反应墙填料,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中含有硫或硫化物,可渗透反应墙填料内设有用于附着反硝化细菌的污泥,所述反硝化细菌中含有硫细菌;所述出水收集区包括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与第二管路连接,用于收集处理后的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生物强化可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墙填料的厚度为反应容器高度的1/2~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的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锋高柏宣铿马文洁方正丁燕史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