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05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包括储热装置和吸收式制冷机;所述储热装置的热量输出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热量输入端相连接。通过将超发的风电、光电,以及电网谷电以热的形式存储在储热装置内,并将储热装置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供吸收式制冷机使用。储热设备储热效率达到96%,相比于电池储能、空压机储能,以及抽水储能均具有安全、高效、节能,以及一次性投资低的优势。以及一次性投资低的优势。以及一次性投资低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储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在双碳目标计划下,风力、光伏发电得到扩张发展,但风、光伏发电随机性严重,风力发电的强弱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存在风小不能发电,风大发电过量的问题;光伏发电完全依赖阳光,晴天发电量猛增,夜间以及阴雨雪天彻底没电,对电网冲击非常严重。
[0003]因此电网弃风、弃光现象与日俱增,其本质原因是电网储能能力与风、光伏绿色发电量不匹配导致的。因此,世界所有国家都在研发布局储能装置。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有储能有以下方式:
[0005]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储能虽然投资低,施工快,但生产电池污染严重,且报废消解存在更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另外,锂电池爆炸燃烧事故不断,无法长时间储能。抽水储能虽然克服了电池储能的弊病,但是投资高昂,且需要相关的水库地理条件和漫长的施工周期,以及旱涝对水库储能的直接影响。
[0006]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填补了抽水储能上述的缺陷,但抽水与压缩空气储能均存在效益底下的弊端。因为抽水机和空压机的效率60

70%,谷电储能时大部分电能均消耗在抽水机和空压机上。峰电时段开闸放水发电,以及释放压缩空气发电,两者所用发动机的效率50

60%,其谷电储存的电量几乎消耗殆尽。换句话说,利用谷电抽水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其电能一充一放全部耗光,没有产生经济价值,只起到了储能作用。
[0007]综上所述,全球都在争先恐后的研发既可以长时间储能,且安全可靠,又要一次投资低、还要经济效益大的储能技术与产品。
[0008]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后,世界都在限制并停止使用制冷剂(导致温室效应元凶之一的物质),现有技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不使用制冷剂,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制冷机。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有三种能源模式:蒸汽、热水、直燃,能源利用率不是很高,近年来已基本被制冷剂式压缩循环机组所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该储热吸收式制冷机组能够解决现有储电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吸收式制冷剂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包括储热装置和吸收式制冷机;
[0011]所述储热装置的热量输出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热量输入端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储热装置包括相变储热装置或显热储热装置;
[0013]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装置或金属相变储热装置;
[0014]所述显热储热装置包括高温耐火材料或耐火砖储热装置或导热油储热装置。
[0015]优选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0016]优选的,所述储热装置为熔盐储热装置,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0017]所述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循环泵;
[0018]所述熔盐配置在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内,所述电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熔盐内;
[0019]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上筒体、下筒体;
[0020]所述上筒体包括冷凝器、发生器和溴化锂溶液;所述溴化锂溶液配置在上筒体内,且所述发生器配置在所述溴化锂溶液内,所述冷凝器配置在所述发生器的上面,所述冷凝器下面配置接水盘;
[0021]所述熔盐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熔盐连通,所述熔盐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一端,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熔盐连通;
[0022]所述下筒体包括蒸发器、冷剂泵、喷淋装置、溶液喷淋装置、吸收器、溴化锂溶液、溶液提纯泵、溶液喷淋泵、浓缩液存储筒、浓缩液、浓缩液排液管和溶液换热器;
[0023]所述蒸发器下面配置接水盘,接水盘配置在所述吸收器的上方,所述溶液喷淋装置配置在所述吸收器的上面,且所述吸收器配置在所述的溴化锂溶液的上面;
[0024]所述冷剂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水盘,所述冷剂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接,所述喷淋装置配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面;
[0025]所述溶液泵的一端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并与所述的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泵的另一端通过溶液换热器的一次侧与所述上筒体的下端相连接,并与所述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泵的一端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并与所述的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泵的另一端与溶液喷淋装置相连接,所述溶液换热器的二次侧的一端与所述上筒体的下部相连接,并与所述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另一端与浓缩液回液筒相连接,并与浓缩液回液筒内的浓缩溴化锂溶液连通。
[0026]优选的,所述储热装置为导热油储热装置,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0027]导热油储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储热外壳体、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导热油、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泵;
[0028]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
[0029]所述导热油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内,所述电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内;
[0030]所述导热油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并与所述导热油连通,所述导热油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筒体内的发生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导热油连通。
[0031]优选的,所述储热装置包括相变储热装置和显热储热装置;
[0032]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0033]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装置,所述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换热器、熔盐换热循环泵,所述熔盐换热器配置在熔盐内;
[0034]所述显热储热装置还包括导热油储热装置,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储热换热外壳体、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导热油、导热油输出循环泵,所述导热油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内;
[0035]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连通,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熔盐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熔盐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导热油连通;
[0036]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一端,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导热油连通。
[0037]优选的,所述储热吸收式制冷机配置两级熔盐储热装置和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及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
[0038]所述第一级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循环泵;
[0039]所述第二级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电加热装置、动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装置(1)和吸收式制冷机(2);所述储热装置(1)的热量输出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2)的热量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热装置(1)包括相变储热装置(3)或显热储热装置(4);所述相变储热装置(3)包括熔盐储热装置(5)或金属相变储热装置(6);所述显热储热装置(4)包括高温耐火材料或耐火砖储热装置(7)或导热油储热装置(8);所述吸收式制冷机(2)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氨水吸收式制冷机(10)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1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1)为熔盐储热装置(5),所述吸收式制冷机(2)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所述熔盐储热装置(5)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13)、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循环泵;所述熔盐(13)配置在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内,所述电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熔盐(13)内;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包括上筒体(18)、下筒体(19);所述上筒体(18)包括冷凝器(20)、发生器和溴化锂溶液;所述溴化锂溶液配置在上筒体(18)内,且所述发生器配置在所述溴化锂溶液内,所述冷凝器(20)配置在所述发生器的上面,所述冷凝器(20)下面配置冷凝水接水盘(23);所述熔盐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熔盐(13)连通,所述熔盐循环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一端,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熔盐(13)连通;所述下筒体(19)包括蒸发器(34)、冷剂泵(40)、喷淋装置(32)、溶液喷淋装置(42)、吸收器(43)、溴化锂溶液、溶液提纯泵(48)、溶液喷淋泵(50)、浓缩液存储筒(51)、浓缩液(52)、浓缩液排液管(53)和溶液换热器(56);所述蒸发器(34)下面配置蒸发器接水盘(37),蒸发器接水盘(37)配置在所述吸收器(43)的上方,所述溶液喷淋装置(42)配置在所述吸收器(43)的上面,且所述吸收器(43)配置在所述的溴化锂溶液的上面;所述冷剂泵(40)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接水盘(37),所述冷剂泵(40)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32)相连接,所述喷淋装置(32)配置在所述蒸发器(34)的上面;所述溶液提纯泵(48)的一端连接所述下筒体(19)的下端,并与所述的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提纯泵(48)的另一端通过溶液换热器(56)的一次侧(58)与所述上筒体(18)的下端相连接,并与所述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喷淋泵(50)的一端连接所述下筒体(19)的下端,并与所述的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喷淋泵(50)的另一端与溶液喷淋装置(42)相连接,所述溶液换热器(56)的二次侧(57)的一端与所述上筒体(18)的下部相连接,并与所述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溶液换热器(56)的二次侧(57)的另一端与浓缩液存储筒(51)相连接,并与浓缩液存储筒(51)内的浓缩溴化锂溶液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1)为导热油储热装置(8),所述吸收式制冷机(2)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导热油储热装置(8)包括导热油储热外壳体(80)、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导热油(82)、动
力电源、电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泵(87);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包括上筒体(18)和下筒体(19);所述导热油(82)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内,所述电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导热油(82)内;所述导热油循环泵(87)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循环泵(8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筒体(18)内的发生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包括相变储热装置(3)和显热储热装置(4);所述吸收式制冷机(2)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9);所述相变储热装置(3)包括熔盐储热装置(5),所述熔盐储热装置(5)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13)、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换热器、熔盐换热循环泵(95),所述熔盐换热器配置在熔盐(13)内;所述显热储热装置(4)还包括导热油储热装置(8),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储热换热外壳体、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导热油(82)、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所述导热油(82)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内;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另一端与所述熔盐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熔盐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生器的一端,所述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导热油(8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吸收式制冷机配置两级熔盐储热装置和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及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所述两级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第一级熔盐储热装置和第二级熔盐储热装置;所述第一级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13)、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熔盐循环泵;所述第二级熔盐储热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13)、电加热装置、动力电源、熔盐换热器、熔盐换热循环泵(95);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储热换热外壳体、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导热油(82)、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所述熔盐循环泵的一端连接内壳体,并与所述熔盐(13)连通,所述熔盐循环泵的另一端与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熔盐(13)连通,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与所述熔盐储热内壳体相连接,并连通过两级熔盐(13);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熔盐换热器的一端,所述熔盐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生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发生器
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吸收式制冷机配置相变储热装置(3)、显热储热装置(4)、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所述显热储热装置(4)包括导热油储热装置(8),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储热换热外壳体、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导热油(82)、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所述导热油(82)配置在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内;三筒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高温发生筒(65)、低温发生筒(68)、下筒体(19);所述高温发生筒(65)包括高温发生器(62)、高温溴化锂溶液(63)、高温换热器、高温稀释回液口(69)、高温溶液换热器(73);所述低温发生筒(68)包括冷凝器(20)、低温溴化锂溶液(64)、低温发生器、低温稀释回液口(71)、低温溶液换热器(74);所述下筒体(19)包括喷淋装置(32)、蒸发器(34)、冷剂泵(40)、溶液喷淋装置(42)、吸收器(43)、溴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泵(72);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熔盐换热循环泵(95)的另一端与所述熔盐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熔盐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一端连接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导热油输出循环泵(9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62)的一端,所述高温发生器(62)的另一端与导热油储热换热内壳体相连接、并与导热油(82)连通;所述溴化锂溶液泵(72)的一端连接下筒体(19),并与所述溴化锂溶液连通,所述溴化锂溶液泵(72)的另一端第一路通过浓缩液存储筒(51)与溶液喷淋装置(42)相连接,第二路通过低温溶液换热器(74)的第一换热侧与所述高温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低温稀释回液口(71),第三路通过低温溶液换热器(74)的第二换热侧连接高温溶液换热器(73)与高温稀释回液口(69)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热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配置熔盐储热蒸汽装置和两筒单效蒸汽溴化锂吸收制冷机;所述熔盐储热蒸汽装置包括熔盐储热外壳体、熔盐储热内壳体、熔盐(13)、动力电源、电加热装置、蒸汽发生装置(99)、水泵(105)、蒸汽储罐外壳体(108)、蒸汽储罐内壳体(109)、蒸汽(111)、阀门(113);所述水泵(105)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99)的一端,所述水泵(105)的另一端与水源接口(106)相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99)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龄王淼弘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昌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