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64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属于橡胶微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钢带,套设于两个转动辊上;钢带上具有若干凹陷;凹陷内设有若干通孔;沥水组件,包括沥水辊、支撑辊和集水槽;沥水辊和支撑辊均设为多个;沥水辊与上层的钢带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支撑辊与上层的钢带的下表面抵接;集水槽位于沥水辊的正下方;烘干组件,包括若干加热辊,加热辊内设有加热部;加热辊交错的设于上层的钢带的上方和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沥水组件挤压钢带上的橡胶颗粒,促使橡胶颗粒中的水分从凹陷内的通孔排出;利用烘干组件的加热辊,将橡胶颗粒快速烘干;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微粒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随着橡胶制品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废橡胶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废橡胶因为其三维交联网状的化学结构,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被降解,造成了废橡胶的大量堆积,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0003]我国是橡胶使用大国,但是橡胶资源比较匮乏,为了解决橡胶资源匮乏,将废橡胶回收利用,制作成再生橡胶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可以提高橡胶资源的利用率。
[0004]废橡胶回收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最成熟的是热裂解方法,热裂解方法在保证连续进料的问题上难以解决,且生产环境较差,设备成本高昂,耗能较高;现阶段,将废橡胶制作成橡胶微粒并应用于复合材料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废橡胶回收利用方法,可以显著的降低复合材料成本,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0005]橡胶微粒的生产过程主要如下:一、清洗废橡胶;二、将废橡胶分类后进行粉碎形成废橡胶块;三、研磨废橡胶块,形成直径更小的橡胶颗粒;四、沥水烘干橡胶颗粒;五、将橡胶颗粒与助剂混合搅拌形成混合物;六、将混合物注入造粒机形成橡胶微粒。
[0006]现阶段,用于沥水烘干橡胶颗粒的设备大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成本高昂,极大的提高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利用沥水组件可以有效地挤压钢带上的橡胶颗粒,提高沥水效果;利用烘干组件可以快速的烘干钢带上的橡胶颗粒,提高烘干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包括:
[0010]钢带,所述钢带套设于两个转动辊上,上层的所述钢带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钢带上具有若干凹陷,若干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凹陷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凹陷内设有若干通孔;
[0011]沥水组件,所述沥水组件包括沥水辊、支撑辊和集水槽;所述沥水辊和所述支撑辊均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沥水辊和多个所述支撑辊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沥水辊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方,所述沥水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沥水辊与所述支撑辊一一对应,以所述第一方向
为正向,所述支撑辊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沥水辊的前方;所述集水槽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和下层的所述钢带之间,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沥水辊的正下方;
[0012]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位于所述沥水组件的后方;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若干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内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辊沿所述第一方向交错的设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方和下方;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下方的所述加热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下表面抵接;
[0013]当所述凹陷经过所述支撑辊或者所述加热辊时,所述支撑辊或者所述加热辊能够使所述凹陷变为凸起。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辊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带的两侧沿处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设有20

50mm;相邻的所述凹陷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凹陷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均匀分布。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沥水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部设为电热丝或者电热片,所述加热部嵌于所述加热辊内。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层的所述钢带的末端处设有清扫辊,所述清扫辊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刷毛能够与所述钢带的表面抵接。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与所述钢带的表面的连接处均设为圆角;和/或,所述钢带采用不锈钢制成。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0024]本技术利用沥水组件可以有效地挤压钢带上的橡胶颗粒,促使橡胶颗粒中的水分从凹陷内的通孔排出,提高沥水效果;利用烘干组件的加热辊,可以加热钢带,并且可以依次对上层钢带上的凹陷施加压力,使凹陷在凹陷和凸起之间来回切换,可以使钢带上橡胶颗粒的翻滚移动,将橡胶颗粒的快速的烘干,提高烘干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极大的降低了橡胶微粒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7]图3为图1中钢带的俯视图;
[0028]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9]图中:1

钢带、11

转动辊、12

凹陷、13

通孔、14

挡板、15

凸起、21

沥水辊、22

支撑辊、23

集水槽、3

加热辊、31

加热部、4

清扫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1]请参照图1

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
[0032]钢带1,钢带1套设于两个转动辊11上,两个转动辊11转动可以带动钢带1移动;上层的钢带1沿第一方向移动;钢带1上具有若干凹陷12,若干凹陷12沿第一方向分布,凹陷12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当钢带1上的橡胶颗粒受压时,可以集中到凹陷12内,可以更好的挤压橡胶颗粒,使橡胶颗粒内的水分从通孔13排出;凹陷12内设有若干通孔13;
[0033]沥水组件,沥水组件包括沥水辊21、支撑辊22和集水槽23;沥水辊21和支撑辊22均设为多个,多个沥水辊21和多个支撑辊22均沿第一方向分布;沥水辊21位于上层的钢带1的上方,沥水辊21与上层的钢带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沥水辊21可以挤压钢带1上的橡胶颗粒,并且可以使凸起15受压时变为凹陷12;支撑辊22与上层的钢带1的下表面抵接;沥水辊21与支撑辊22一一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带,所述钢带套设于两个转动辊上,上层的所述钢带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钢带上具有若干凹陷,若干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凹陷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凹陷内设有若干通孔;沥水组件,所述沥水组件包括沥水辊、支撑辊和集水槽;所述沥水辊和所述支撑辊均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沥水辊和多个所述支撑辊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沥水辊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方,所述沥水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沥水辊与所述支撑辊一一对应,以所述第一方向为正向,所述支撑辊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沥水辊的前方;所述集水槽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和下层的所述钢带之间,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沥水辊的正下方;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位于所述沥水组件的后方;所述烘干组件包括若干加热辊,所述加热辊内设有加热部;所述加热辊沿所述第一方向交错的设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上方和下方;位于上层的所述钢带下方的所述加热辊与上层的所述钢带的下表面抵接;当所述凹陷经过所述支撑辊或者所述加热辊时,所述支撑辊或者所述加热辊能够使所述凹陷变为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橡胶颗粒的沥水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辊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民堂袁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宝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