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床体以及安装在床体一侧的枕体,床体包括开设在床体的一侧的避让槽,避让槽上设置有轨道,枕体滑动安装在轨道上;枕体包括滑动设置在轨道上的支撑横板,支撑横板的上方中部开设有丝杆孔,丝杆孔内转动设置有丝杆,丝杆的上方设置有枕板,枕板的上方设置有枕芯组件,丝杆的外侧套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套环的外侧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轴承固定枕,轴承固定枕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上,套环的下方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枕板升降,充气泵可以向充气软管内充气,使气囊鼓起或者缩小,用来适用不同高度。用来适用不同高度。用来适用不同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
技术介绍
[0002]人睡觉时一般需要一个高度合适的枕头垫在颈部下面,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曲线,保证人体在睡眠时颈部的生理弧度不变形。枕头高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造成起床后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困难的落枕现象,枕头过低还容易造成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和打呼噜等现象。由于许多人在未睡时往往希望枕头高些,以便于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或玩手机等,但睡着后如果继续枕着过高的枕头就容易引起落枕现象,所以目前已出现了在人睡着后能自动调整高度的枕头技术方案。
[0003]中国专利第200620044906.4号公开的一种可改变高度的枕头,便是一种在人睡着后能自动调整高度的枕头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枕套,枕套结合充气枕芯,气阀的一端接通充气枕芯、气阀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气阀结合定时器并与定时器构成定时气阀,充气枕芯有进气机构。可以通过电动充放气来调节枕头高度,通过设置定时器可以在人睡着后放气降低枕头高度。
[0004]这一技术方案的缺陷:一是枕头高度的升高程度和降低程度无法预先设定,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特别是人睡着后无法感知和调控枕头高度,会产生睡着后放气降低的枕头高度不合适的问题;二是现有的枕头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高度的针头,但是针对一些有呼吸障碍的人群来说,枕头的使用,有时候需要高,有时候需要低,不便于微调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包括床体以及安装在床体一侧的枕体,所述床体包括开设在床体的一侧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上设置有轨道,所述枕体滑动安装在轨道上;所述枕体包括滑动设置在轨道上的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上方中部开设有丝杆孔,所述丝杆孔内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方设置有枕板,所述枕板的上方设置有枕芯组件,所述丝杆的外侧套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轴承固定枕,所述轴承固定枕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上,所述套环的下方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枕板升降。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床体位于避让槽上盖有两块盖板,所述床体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横板的下方连接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另一端的高度高于床头的高度,所述L形连接板的背面设置有把手,所述L形连接板的另一端安装有摄像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枕芯组件包括开设在枕板上方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乳胶垫层,所述乳胶垫层的侧面开设有嵌槽,所述气囊的侧面嵌入到嵌槽内,所述气囊的上方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长条片;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连接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泵。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套环下方的第一皮带盘,所述支撑横板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二皮带盘与第一皮带盘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充气泵安装在支架的另一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泵包括蜗壳以及安装在蜗壳内的扇叶,所述扇叶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与充气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离合组件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组件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支架还安装有直线电缸,所述直线电缸与电磁阀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直线电缸的输出轴上同轴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置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囊以及乳胶垫层的外侧套有封装布层。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在枕板的下方四角固定连接有导杆,在支撑横板上开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导孔。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后,压力传感器可以将电信号传递到电磁阀,电磁阀可以控制电缸的运行,电缸带动可以带动第二齿轮的伸缩,而设置的第二齿轮起到离合的作用,设置的伺服电机可以驱动第二皮带盘的运行,第二皮带盘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盘的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套环的转动,方便驱动丝杆的升降;(2)另外设置的伺服电机还可以带动充气泵的运行,套环与螺纹套之间固定连接,所以当螺纹套转动时,会驱动丝杆的升降,将气囊枕在脖颈处,后脑枕在乳胶垫层处,颈部位置压在长条片上,长条片的设置,使颈部可以接触更多的位置,从而可以使长条片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将压力传感器压住,触发压力传感器,充气泵可以向充气软管内充气,使气囊鼓起或者缩小,用来适用不同高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枕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枕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枕体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枕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床体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离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说明:1、床体;101、避让槽;102、轨道;2、枕体;201、支撑横板;202、丝杆孔;203、丝杆;204、枕板;205、枕芯组件;2051、凹槽;2052、气囊;2053、乳胶垫层;2054、嵌槽;2055、压力传感器;2056、长条片;2057、充气口;2058、充气软管;206、螺纹套;207、套环;208、轴承;209、轴承固定枕;3、驱动组件;301、第一皮带盘;302、支架;303、伺服电机;304、第二皮带盘;305、皮带;4、盖板;5、L形连接板;6、把手;7、摄像头;8、充气泵;801、蜗壳;802、扇叶;803、转轴;9、离合组件;901、第一齿轮;902、电磁阀;903、直线电缸;904、第二齿轮;905、第三齿轮;10、导杆;11、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包括床体(1)以及安装在床体(1)一侧的枕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开设在床体(1)的一侧的避让槽(101),所述避让槽(101)上设置有轨道(102),所述枕体(2)滑动安装在轨道(102)上;所述枕体(2)包括滑动设置在轨道(102)上的支撑横板(201),所述支撑横板(201)的上方中部开设有丝杆孔(202),所述丝杆孔(202)内转动设置有丝杆(203),所述丝杆(203)的上方设置有枕板(204),所述枕板(204)的上方设置有枕芯组件(205),所述丝杆(203)的外侧套有螺纹套(206),所述螺纹套(2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环(207),所述套环(207)的外侧安装有轴承(208),所述轴承(208)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轴承固定枕(209),所述轴承固定枕(209)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板(201)上,所述套环(207)的下方连接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枕板(204)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位于避让槽(101)上盖有两块盖板(4),所述床体(1)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201)的下方连接有L形连接板(5),所述L形连接板(5)另一端的高度高于床头的高度,所述L形连接板(5)的背面设置有把手(6),所述L形连接板(5)的另一端安装有摄像头(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组件(205)包括开设在枕板(204)上方一侧的凹槽(2051),所述凹槽(2051)内固定设置有气囊(2052),所述气囊(2052)的一侧设置有乳胶垫层(2053),所述乳胶垫层(2053)的侧面开设有嵌槽(2054),所述气囊(2052)的侧面嵌入到嵌槽(2054)内,所述气囊(2052)的上方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55),所述压力传感器(2055)的上方设置有长条片(2056);所述气囊(205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雯,方志财,
申请(专利权)人: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