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环成形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122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2
本文公开了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其具有卷曲构造;以及相应第一和第二保持单元,所述第一支撑环经由过渡区段过渡到所述第二支撑环,所述过渡区段适用于布置在心脏瓣膜小叶的连合部处,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第一后部弓曲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第二后部弓曲在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线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中延伸,所述过渡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平面在所述过渡区段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一距离。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一距离。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一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瓣环成形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心脏瓣膜修复领域。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在心脏瓣膜瓣环处的瓣环成形术装置,例如瓣环成形术环或螺旋,以及一种修复有缺陷的心脏瓣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生病变的二尖瓣和三尖瓣经常需要置换或修复。二尖瓣和三尖瓣小叶或支撑腱可能会退化且弱化,或瓣环可能扩张,从而引起瓣膜泄漏。借助于用以减小瓣环的直径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修改瓣环的几何形状或在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期间用作大体支撑结构的瓣环成形术环来频繁地执行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与修复。瓣环成形术环通常植入在心脏瓣膜的瓣环周围。
[0003]现有技术瓣环成形术植入物的问题是实现心脏瓣膜处的正确定位且将植入物固定在正确位置中。用于瓣环成形术植入物的缝合装置具有以下缺点:难以在正确位置中缝合,由此导致缝合强度不足,并且手术非常耗时,这增加了患者的风险。此外,对于基于导管的手术,缝合装置通常不够紧凑。对用于定位瓣环成形术植入物的夹具的使用还与挑战相关联,特别是在植入待定位在心脏瓣膜的两侧上的螺旋环时。此类植入物的不充分固定会产生创伤性影响,因为固定结构必须确保装置随时间的正确位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另一问题还为实现心脏瓣膜的瓣环处的可靠固定。瓣环成形术植入物旨在作用多年,因此在这方面对于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0004]上述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严重后果。患者风险增加。
[0005]因此,改进的瓣环成形术植入物或装置将为有利的并且特别地允许避免更多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和损害,并且特别地确保瓣环成形术装置在植入阶段期间的紧固固定,并且除了较不复杂的手术和增加的患者安全性之外还确保长期作用。相关方法也将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优选地寻求通过提供根据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装置来减少、缓解或消除本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缺点或问题,例如上文所识别的、单独的或以任何组合的问题。
[0007]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其具有卷曲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布置为围绕中心轴线的线圈,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支撑环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撑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构造成布置在心脏瓣膜的天然心脏瓣膜小叶的相对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房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室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后部弓曲和第一前部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后部弓曲和第二前部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弓曲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后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部分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前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经由过渡区段过
渡到所述第二支撑环,其中所述过渡区段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小叶的连合部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的所述第一后部弓曲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所述第二后部弓曲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中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过渡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平面在所述过渡区段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一距离。
[0008]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其具有卷曲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布置为围绕中心轴线的线圈,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支撑环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撑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构造成布置在心脏瓣膜的天然心脏瓣膜小叶的相对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房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室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后部弓曲和第一前部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后部弓曲和第二前部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弓曲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后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部分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前部,其中所述第一前部部分的倾斜区段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升高到所述第一后部弓曲上方。
[0009]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其具有卷曲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布置为围绕中心轴线的线圈,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支撑环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撑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构造成布置在心脏瓣膜的天然心脏瓣膜小叶的相对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房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室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后部弓曲和第一前部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后部弓曲和第二前部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弓曲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后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部分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前部,其中所述第二前部部分包括与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平行延伸的倒转区段,其中所述倒转区段和所述第二后部弓曲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所述第一后部弓曲的相对侧上延伸。
[0010]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修复有缺陷的心脏瓣膜的方法,其包括:将瓣环成形术装置的第二支撑环定位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室侧上,以及将所述瓣环成形术装置的第一支撑环定位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房侧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天然心脏瓣膜小叶的相对侧上被布置为围绕中心轴线的线圈。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环经由定位在所述心脏瓣膜小叶的连合部处的过渡区段过渡到所述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中延伸。所述过渡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平面在所述过渡区段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一距离。
[0011]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示例,其中可针对第二和后续方面实施用于第一方面的特征,且反之亦然。
[0012]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更容易地将瓣环成形术装置定位在心脏瓣膜处。
[0013]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更容易地将瓣环成形术装置固定在心脏瓣膜处。
[0014]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瓣环成形术到目标部位的不太费时的固定。
[0015]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确保瓣环成形术装置的长期作用和位置。
[0016]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降低损坏例如瓣环或瓣膜小叶等心脏解剖结构的风险。
[0017]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将瓣环成形术装置更紧固地植入在狭窄解剖结构中。
[0018]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改进地适应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
[0019]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现了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在心脏瓣膜处具有增加的保持力。
[0020]应强调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用以指定所陈述特征、整体、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组件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实现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并参考附图而变得显而易见并加以阐明,在附图中:
[0022]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瓣环成形术装置(100),其包括:第一支撑环(101)和第二支撑环(102),其具有卷曲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布置为围绕中心轴线(103)的线圈,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方向(103')上从所述第二支撑环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撑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被构造成布置在心脏瓣膜的天然心脏瓣膜小叶(301)的相对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房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环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的心室侧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后部弓曲(113)和第一前部部分(114),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后部弓曲(113')和第二前部部分(114'),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弓曲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后部,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部分被调整以符合所述心脏瓣膜的前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经由过渡区段(120)过渡到所述第二支撑环,其中所述过渡区段适用于布置在所述心脏瓣膜小叶的连合部(302、302')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的所述第一后部弓曲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所述第二后部弓曲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相应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101'、102')中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过渡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一线圈平面在所述过渡区段处沿着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间隔距离(d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前部部分的倾斜区段(127)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升高到所述第一后部弓曲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倾斜区段沿着所述轴向方向从所述第一后部弓曲升高到最大间隔的顶点(128),其中所述倾斜区段以基本上线性形状从所述第一后部弓曲延伸到所述顶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过渡区段连接所述顶点和所述第二支撑环。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倾斜区段能够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围绕所述过渡区段移动,以使得所述倾斜区段能够移动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线圈平面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顶点与所述第一后部弓曲之间的间隔(s1)小于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顶点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之间的间隔(s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前部部分(114')包括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线圈平面平行延伸的倒转区段(124),其中所述倒转区段和所述第二后部弓曲(113')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103)的方向在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的相对侧上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倒转区段沿着所述发明区段的宽度(w1)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升高到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上方,其中所述宽度(w1)是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前部部分(114、114')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或第二支撑环的宽度(w2)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一部分在30%至80%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3和7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顶点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之间的间隔(s2)基本上对应于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倒转区段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之间的间隔(s3)。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环具有被构造成布置在所述天然心脏瓣膜小叶的相对侧上的相应第一和第二自由端(116、116'),所述倒转区段经由前部过渡区段(125)过渡到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所述自由端(116'),其中所述前部过渡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弯曲,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所述自由端(116')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103)的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的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113')相同的侧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倒转区段以第一角度(v1)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朝向所述轴向方向倾斜,所述过渡区段以第二角度(v2)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朝向所述轴向方向倾斜,其中所述第二角度(v2)为锐角且小于所述第一角度(v1)。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保持单元(104)并且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保持单元(10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保持单元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在相反方向上延伸。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周围的支架(105、105a、105b),并且其中所述支架包括保持单元(104、104')。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由所述支架的材料形成,由此所述保持单元与所述支架集成。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支架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支架的纵向方向(L)的径向方向(r)径向收缩,以使得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撑环上施加力。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撑环的至少一部分周围的罩盖(129),并且其中所述支架布置在所述罩盖的至少一部分周围,其中所述支架将力施加到所述罩盖上,以使得所述罩盖夹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撑环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包括第一后部支架(105a),所述第一后部支架包括第一多个保持单元(104),并且所述第二后部弓曲(113')包括第二后部支架(105b),所述第二后部支架包括在朝向所述第一多个保持单元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多个保持单元(104')。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前部部分(114)和/或所述第二前部部分(114')的至少部分弯曲以形成朝向径向方向(R)凹入的相应凹入区段(123、123'),所述径向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103)。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前部部分(114)沿着径向方向(R)从所述第二前部部分(114')移位距离(l1),以使得所述第二前部部分(114')的至少部分以与所述第一前部部分(114)相比较大的半径(r)从所述中心轴线
(103)延伸,所述径向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103)。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沿着径向方向(R)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113')移位距离(l2),所述径向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103)。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瓣环成形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后部弓曲(113)的至少部分以与所述第二后部弓曲(113')相比较大的半径(r)在所述径向方向(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
申请(专利权)人:美登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