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卷轮,通过设置的固定带、蜗杆和卷轮,在通过装置对施工钢管进行卸料的过程中,当钢管放入卸料平台后不够均匀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带动蜗杆啮合蜗轮,以此驱动卷轮对固定带进行收卷,此时可以把钢管聚拢到卸料平台中心处,在完成钢管的聚拢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反转,以此复位固定带即可,通过以上操作,在卸料平台内放入的钢管不够均匀时,方便了把钢管聚拢到卸料平台中心处,以此保证了卸料平台受力的均匀,避免了装置受力不均导致的侧翻现象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卸料平台建筑工地多层楼房施工现场常搭设的临时性的操作台和操作架,一般用于材料的周转,在施工人员通过现有的卸料平台对施工用钢管进行卸料操作时,通常为施工人员把固定长度的钢管抬至卸料平台内,然后通过外部起吊机构把卸料平台内的钢管转移出,在把钢管放入卸料平台内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部分卸料平台只是一个单纯的操作架,不具备称重的功能,所以在部分施工人员卸料操作违规时,会出现卸料平台内的料超重和摆放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可能会导致卸料平台出现侧翻的现象,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卷轮,所述卷轮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贯穿固定杆,所述固定带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卸料平台顶端右前方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平台内侧底端滑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内侧顶端接触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且压板与撑板接触,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卸料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撑板有2个。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平台内侧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且蜗杆贯穿固定杆,所述蜗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且蜗轮与固定轴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料平台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信号灯,且信号灯与卸料平台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且连接绳贯穿卸料平台,所述连接绳与卸料平台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卸料平台滑动连接,所述连接绳外侧顶端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滑块和卸料平台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建筑施工卸料平台,通过设置的固定带、蜗杆和卷轮,在通过装置对施工钢管进行卸料的过程中,当钢管放入卸料平台后不够均匀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带动蜗杆
啮合蜗轮,以此驱动卷轮对固定带进行收卷,此时可以把钢管聚拢到卸料平台中心处,在完成钢管的聚拢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反转,以此复位固定带即可,通过以上操作,在卸料平台内放入的钢管不够均匀时,方便了把钢管聚拢到卸料平台中心处,以此保证了卸料平台受力的均匀,避免了装置受力不均导致的侧翻现象的发生。
[0012]2、建筑施工卸料平台,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撑板,在把钢管放入卸料平台内进行卸料时,此时钢管会对撑板进行压动,压板此时会压动压力传感器,第一弹簧会被压缩,当左右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差超出设定范围时,此时左侧的信号灯会亮起,以此实现了提醒施工人员钢管放置不均匀,在左右两个压力压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和超出设定范围时,此时右侧的信号灯会亮起,以此实现了提醒施工人员装置达到最大载荷,避免了装置出现超载的现象,进而避免了装置出现侧翻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图1为本技术建筑施工卸料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建筑施工卸料平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左侧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卸料平台;2、撑板;3、压力传感器;4、压板;5、第一弹簧;6、固定杆;7、固定轴;8、卷轮;9、固定带;10、双轴电机;11、蜗杆;12、蜗轮;13、信号灯;14、控制器;15、定位杆;16、连接绳;17、滑块;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
3所示,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1,所述卸料平台1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卷轮8,所述卷轮8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9,且固定带9贯穿固定杆6,所述固定
带9与固定杆6滑动连接,所述卸料平台1顶端右前方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
[0022]优选的,为了解决不便于对钢管放入装置内的均匀度和总重进行检测的问题,如图1
‑
2所示:所述卸料平台1内侧底端滑动连接有撑板2,所述撑板2内侧顶端接触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3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且压板4与撑板2接触,所述压板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且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卸料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撑板2有2个,在把钢管放入装置内进行卸料时,通过钢管下压撑板2,进一步使压板4压动压力传感器3,此时通过对两侧压力传感器3检测压力值的差值和和值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钢管放入装置内的均匀度和总重进行检测。
[0023]优选的,为了解决不便于把钢管聚拢到卸料平台1中心处的问题,如图1
‑
3所示:所述卸料平台1内侧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10,所述双轴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1,且蜗杆11贯穿固定杆6,所述蜗杆11与固定杆6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1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2,且蜗轮12与固定轴7固定连接,通过双轴电机10驱动蜗杆11啮合蜗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包括卸料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1)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卷轮(8),所述卷轮(8)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9),且固定带(9)贯穿固定杆(6),所述固定带(9)与固定杆(6)滑动连接,所述卸料平台(1)顶端右前方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1)内侧底端滑动连接有撑板(2),所述撑板(2)内侧顶端接触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3)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且压板(4)与撑板(2)接触,所述压板(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且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卸料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撑板(2)有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1)内侧后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逗逗,王冈辉,谢晨涛,
申请(专利权)人:郭逗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