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9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轴、搅拌槽以及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槽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以及脱挥口,所述搅拌轴上分设有第一搅拌区、第二搅拌区以及第三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桨组,所述第二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搅拌桨组,所述第三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搅拌桨组,所述搅拌槽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搅拌桨组、第二搅拌桨组、第三搅拌桨组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静态捏合元件组。隔设置的若干静态捏合元件组。隔设置的若干静态捏合元件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通常包括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以及悬浮聚合等方法。从聚合反应器出口的聚合物种通常会残留部分小分子挥发性物质,通常需要将这些残留的小分子挥发性物质脱除到一定程度,这个过程称之为聚合物脱挥,对于缩合聚合体系,如聚酯等,小分子物质需要及时从聚合体系种脱除,聚合物的分子量才能增大,才能得到高分子和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制备与脱挥过程往往涉及变黏、高黏以及黏弹性等复杂流变特性,体系的黏度随着工艺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大,此外,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涉及相变的过程,如橡胶的凝聚工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体系的流动、混合、传热、传质以及聚合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0003]现有的搅拌设备的自清洁特性依赖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单元和搅拌槽壁面上安装的静态捏合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些搅拌设备沿着轴向方向上的搅拌单元结构相同,难以和聚合反应相适应,也难以处理黏度变化剧烈的聚合体系,自清洁效果差,影响了聚合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可以适用于高黏度体系的搅拌混合过程,其自清洁性效果好。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轴、搅拌槽以及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槽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以及脱挥口,所述搅拌轴上分设有第一搅拌区、第二搅拌区以及第三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桨组,所述第二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搅拌桨组,所述第三搅拌区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搅拌桨组,所述搅拌槽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搅拌桨组、第二搅拌桨组、第三搅拌桨组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静态捏合元件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组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组包括若干沿搅拌轴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三搅拌桨组包括若干沿搅拌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三搅拌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一个横杆以及与横杆相垂直的竖杆,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两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两个横杆的竖杆,所述第三搅拌桨包括三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三个横杆的竖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的竖杆长度小于第二搅拌桨的竖杆长度,所述第二搅
拌桨的竖杆长度小于第三搅拌桨的竖杆长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静态捏合元件组包括若干沿搅拌槽径向阵列的静态捏合元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静态捏合元件包括分别与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第三搅拌桨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捏合元件、第二捏合元件、第三捏合元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静态捏合元件还包括与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一过渡捏合元件、与第二搅拌桨、第三搅拌桨交错间隔设置的第二过渡捏合元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捏合元件包括一个横杆以及与横杆相垂直的竖杆,所述第二捏合元件包括两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两个横杆的竖杆,所述第三捏合元件包括三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三个横杆的竖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渡捏合元件包括两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两个横杆的竖杆,所述第二过渡捏合元件包括四个横杆以及垂直于四个横杆的竖杆。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沿搅拌轴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搅拌区、第二搅拌区、第三搅拌区,每个搅拌区中设置有不同结构的搅拌桨结构,搅拌槽内壁上设置有与搅拌桨结构交错对应的不同结构的静态捏合元件,其混合、传热、剪切性能、自清洁性能等随着轴向方向逐渐增加,可以适用于高黏度体系的搅拌混合过程,有利于聚合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搅拌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搅拌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搅拌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搅拌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1‑
搅拌轴;2

搅拌槽;3

驱动电机;4

第一搅拌区;5

第二搅拌区;6

第三搅拌区;7

静态捏合元件组;41

第一搅拌桨组;51

第二搅拌桨组;61

第三搅拌桨组;71

第一捏合元件;72

第二捏合元件;73

第三捏合元件;74

第一过渡捏合元件;75

第二过渡捏合元件;411

第一搅拌桨;511

第二搅拌桨;611

第三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

图6所示的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轴1、搅拌槽2,搅拌轴1伸入搅拌槽2中在驱动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驱动电机3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1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槽2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以及脱挥口,搅拌轴1的直径为40mm,搅拌槽2的直径为140mm。
[0028]沿搅拌轴1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3个区域,分别为第一搅拌区4、第二搅拌区5以及第三搅拌区6,每个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桨组,搅拌桨组包括设置于第一搅拌区4中的若干第一搅拌桨组41、第二搅拌区5中的若干第二搅拌桨组51以及第三搅拌区6中的若干第三搅拌桨组61,第一搅拌桨组41、第二搅拌桨组51、第三搅拌桨组6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选取相同数目的3组第一搅拌桨组41、3组第二搅拌桨组51以及3组第三搅拌桨组61,每组第一搅拌桨组41包括若干个第一搅拌桨411,每组第二搅拌桨组51包括若干个第二搅拌桨511,每组第三搅拌桨组61包括若干第三搅拌桨611,第一搅拌桨411、第二搅拌桨511、第三搅拌桨61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3

6个,本实施例中选取4个,即每组第一搅拌桨组41包括4个第一搅拌桨411、每组第二搅拌桨组51包括4个第二搅拌桨511,每组第三搅拌桨组61包括4个第三搅拌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轴(1)、搅拌槽(2)以及驱动搅拌轴(1)转动的驱动电机(3),所述搅拌槽(2)上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以及脱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上分设有第一搅拌区(4)、第二搅拌区(5)以及第三搅拌区(6),所述第一搅拌区(4)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搅拌桨组(41),所述第二搅拌区(5)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搅拌桨组(51),所述第三搅拌区(6)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搅拌桨组(61),所述搅拌槽(2)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与第一搅拌桨组(41)、第二搅拌桨组(51)、第三搅拌桨组(61)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静态捏合元件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组(41)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一搅拌桨(411),所述第二搅拌桨组(51)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二搅拌桨(511),所述第三搅拌桨组(61)包括若干沿搅拌轴(1)轴向和径向阵列的第三搅拌桨(6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411)包括一个横杆以及与横杆相垂直的竖杆,所述第二搅拌桨(511)包括两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两个横杆的竖杆,所述第三搅拌桨(611)包括三个横杆以及垂直于三个横杆的竖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单轴自清洁搅拌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亚搅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