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Exception: 字符串 'zhongqiyanxinnengyuanqichejianyanzhongxintianjinyouxiangongsizhongqiyanqichejianyanzhongxinguangzhouyouxiangongsizhongqiyanqichejianyanzhongxinwuhanyouxiangongsizhongqiyanruanjiancepingtianjin' 后的引号不完整。 “zhongqiyanxinnengyuanqichejianyanzhongxintianjinyouxiangongsizhongqiyanqichejianyanzhongxinguangzhouyouxiangongsizhongqiyanqichej”附近有语法错误。 在 DBUtility.DbHelperSQL.RunProcedure(String storedProcName, IDataParameter[] parameters, Int32& rowsAffected) 在 DAL.APT_Common.Update(String tbName, String filter, String where) 在 zhuanliShow.pingyinfenlei(String id) 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507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之间的水平测试距离L以及所述被测车辆所安装的传感器的探测角度θ;根据所述水平测试距离L和所述探测角度θ,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L时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的高度边界H;在预设坐标系下,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位置为坐标点(M,L,H)时,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被测车辆的被测点(x,y,z)时所需的俯仰角ω和航向角φ;根据所述俯仰角ω和航向角φ对电磁抗扰度天线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被测车辆将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能够解决被测车辆将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能够解决被测车辆将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网联汽车是电子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的
,其通过感知、通信等不同技术手段获得车辆的状态信息,通过决策装置和执行机构配合来控制车辆。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行驶,要充分考虑行车安全问题,电磁兼容安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汽车所行驶的外界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空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电磁干扰信号,一旦车辆受到电磁干扰而失去控制,将有可能造成驾驶员、乘客和道路上其他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兼容进行测试。
[0003]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布置电磁抗扰度天线来模拟干扰信号对车辆进行考察。而由于车辆装配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若采用已有的将电磁抗扰度天线布置在车辆前方这种常规的电磁抗扰度天线布置方式,车辆会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从而无法触发智能网联功能,也就无法进行电磁兼容测试。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电磁抗扰度天线布置方案,以解决车辆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解决了被测车辆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可在不影响被测车辆上已有传感器的探测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的测试距离、三维测试角度调整,为车辆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电磁兼容测试提供全新的天线控制装置及方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抗扰天线连接杆、水平角度旋转机构、配重装置、吊装承载平台、陀螺仪、俯仰角度调整钢缆、电机、轨道和激光对准器,其中,抗扰天线连接杆与电磁抗扰度天线刚性连接,用于固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以及水平角度旋转机构;水平角度旋转机构用于带动电磁抗扰度天线水平旋转,以使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被测车辆;配重装置的重量可调节,用于与电磁抗扰度天线的重量配平,以避免吊装承载平台非预期的倾斜,吊装承载平台用于承载电磁抗扰度天线和水平角度旋转机构,吊装承载平台通过四根钢缆与轨道的平面上的电机相连,用于调整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俯仰角,陀螺仪用于识别吊装承载平台的俯仰角,俯仰角度调整钢缆用于连接轨道的平面上的电机和吊装承载平台,电机用于驱动轨道运动,以及调整吊装承载平台的俯仰角,轨道用于实现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之间水平距离的调整,激光对准器的方向与电磁抗扰度天线的轴心方向一致,用于发射激光信号,以辅助校验电磁抗扰度
天线是否对准被测车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之间的水平测试距离L以及所述被测车辆所安装的传感器的探测角度θ,所述水平测试距离L为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与所述被测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步骤S2、根据所述水平测试距离L和所述探测角度θ,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L时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的高度边界H,所述高度边界H表示所述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能够探测的最大高度;步骤S3、在预设坐标系下,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位置为坐标点(M,L,H)时,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被测车辆的被测点(x,y,z)时所需的俯仰角ω和航向角φ;其中,M表示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位置在预设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值,所述预设坐标系的原点为被测车辆向地面的投影的几何中心,以车头方向为前面,从原点指向被测车辆右侧的方向为X轴方向,从原点指向车头的方向为Y轴方向,从原点指向车顶的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俯仰角ω的计算式为:;所述航向角φ的计算式为:;步骤S4、根据所述俯仰角ω和航向角φ,通过电机控制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俯仰角达到ω,航向角达到φ,以使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所述被测车辆的被测点(x,y,z)。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的步骤。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解决了被测车辆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可在不影响被测车辆上已有传感器的探测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的测试距离、三维测试角度调整,为车辆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电磁兼容测试提供全新的天线控制装置及方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2]1、抗扰天线连接杆;2、水平角度旋转机构;3、配重装置;4、吊装承载平台;5、陀螺仪;6、俯仰角度调整钢缆;7、电机;8、轨道;9、激光对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4]目前常规的电磁抗扰度天线的布置方式是将电磁抗扰度天线布置在被测车辆前方,这种常规的电磁抗扰度天线布置方式,被测车辆会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从而无法触发智能网联功能,也就无法进行电磁兼容测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其可以解决被测车辆将电磁抗扰度天线识别为障碍物的问题,可在不影响被测车辆上已有传感器的探测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的测试距离、三维测试角度调整,为车辆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电磁兼容测试提供全新的天线控制装置及方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安全性。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抗扰天线连接杆1、水平角度旋转机构2、配重装置3、吊装承载平台4、陀螺仪5、俯仰角度调整钢缆6、电机7、轨道8和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度天线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抗扰天线连接杆(1)、水平角度旋转机构(2)、配重装置(3)、吊装承载平台(4)、陀螺仪(5)、俯仰角度调整钢缆(6)、电机(7)、轨道(8)和激光对准器(9),其中,抗扰天线连接杆(1)与电磁抗扰度天线刚性连接,用于固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以及水平角度旋转机构(2);水平角度旋转机构(2)用于带动电磁抗扰度天线水平旋转,以使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被测车辆;配重装置(3)的重量可调节,用于与电磁抗扰度天线的重量配平,以避免吊装承载平台(4)非预期的倾斜,吊装承载平台(4)用于承载电磁抗扰度天线和水平角度旋转机构(2),吊装承载平台(4)通过四根钢缆与轨道(8)的平面上的电机(7)相连,用于调整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俯仰角,陀螺仪(5)用于识别吊装承载平台(4)的俯仰角,俯仰角度调整钢缆(6)用于连接轨道(8)的平面上的电机(7)和吊装承载平台(4),电机(7)用于驱动轨道(8)运动,以及调整吊装承载平台(4)的俯仰角,轨道(8)用于实现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之间水平距离的调整,激光对准器(9)的方向与电磁抗扰度天线的轴心方向一致,用于发射激光信号,以辅助校验电磁抗扰度天线是否对准被测车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之间的水平测试距离L以及所述被测车辆所安装的传感器的探测角度θ,所述水平测试距离L为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与所述被测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步骤S2、根据所述水平测试距离L和所述探测角度θ,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与被测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L时所述电磁抗扰度天线的高度边界H,所述高度边界H表示所述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能够探测的最大高度;步骤S3、在预设坐标系下,确定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位置为坐标点(M,L,H)时,电磁抗扰度天线对准被测车辆的被测点(x,y,z)时所需的俯仰角ω和航向角φ;其中,M表示电磁抗扰度天线的位置在预设坐标系下的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国田张旭孙航张云蕾范岩王兆丁一夫柳海明吴含冰姜国凯王云冯家煦张嘉芮黄冀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