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74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属于地面防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流板,导流板上开设有多条相同走向且具有坡度的导流槽,位于导流槽一端尽头的导流板上开设有排泄孔,导流槽的坡度朝着排泄孔的方向倾斜,导流板上盖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渗流孔,渗流孔与导流槽相连通,每条导流槽内均沿其走向铺设有吸水纤维簇,吸水纤维簇的一端固定在导流槽远离排泄孔的一端,吸水纤维簇的另一端贯穿排泄孔伸出至导流槽外。该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能够实现高速、流畅且彻底的防渗排流。流畅且彻底的防渗排流。流畅且彻底的防渗排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防渗
,具体为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堆积在垃圾房的地面上之后,垃圾中的污液将逐渐向下渗透并滞留在垃圾房的地面上,长此以往,滞留在垃圾房地面上的污液将逐渐渗透至地面以下,造成难以清除的污渍以及臭味,因此,垃圾房的防渗处理是垃圾房在建造过程中的重要构建步骤,常见的方式包括在垃圾房的地面上铺设防渗防水材料,或者设置排流机构来将渗透出来的污液及时导走,以起到避免污液在垃圾房中长时间滞留的目的,但是垃圾渗透液大多都并不是完全的溶液,大多数垃圾渗透液都为悬浊液、固液混合物或者流动性差的粘稠物,如果采用传统及时排流的防渗方法的话,一方面排流速度较慢,另一方面造成堵塞阻流的风险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该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能够实现高速、流畅且彻底的防渗排流。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条相同走向且具有坡度的导流槽,位于所述导流槽一端尽头的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排泄孔,所述导流槽的坡度朝着所述排泄孔的方向倾斜,所述导流板上盖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渗流孔,所述渗流孔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每条所述导流槽内均沿其走向铺设有吸水纤维簇,所述吸水纤维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流槽远离所述排泄孔的一端,所述吸水纤维簇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排泄孔伸出至所述导流槽外;所述吸水纤维簇在未受到外力时呈蓬松状态,此时所述吸水纤维簇过盈挤入在由所述导流槽和所述支撑板构成的条形空间内,且此时所述吸水纤维簇能够通过所述渗流孔鼓起至所述支撑板之上;所述吸水纤维簇在被拧紧成绳时,其外径小于所述导流槽以及所述排泄孔的内径。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为光滑的弧形面,其横截面呈U型。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导流槽坡顶一端的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多根风管,管道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伸入至所述导流槽内,各所述风管与各所述导流槽一一对应,所述风管外接鼓风系统。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导流槽坡顶一端的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多根水管,管道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伸入至所述导流槽内,各所述水管与各所述导流槽一一对应,所述水管外接供水系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伸入至所述导流槽内的一端安装有电动旋转喷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吸水纤维簇伸出至所述导流槽外的一端均连接有旋拧机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以及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均贴有防水膜。
[0011]一种防渗方法,包括挖设排污沟渠,以及将所述防渗机构铺设在垃圾房内的地面上,并使所述排泄孔置于所述沟渠之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沟渠开设在垃圾房外,在铺设所述防渗机构之前,先在垃圾房的墙根处开设两个贯穿口,再将所述防渗机构贯穿所述两个贯穿口设置,并确保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均位于垃圾房外。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铺设好所述防渗机构之后,将所述吸水纤维簇从每个所述渗流孔中向上挑起,使所述吸水纤维簇能够通过所述渗流孔鼓起至所述支撑板之上。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及方法,垃圾渗透液在渗入导流槽内时,其中的液体部分将被吸水纤维簇吸收,而非液体部分或者浓稠流动性差的部分在吸水纤维簇的过滤作用下,将滞留在吸水纤维簇的表面,而由于渗流孔处的吸水纤维簇鼓起至支撑板之上,因此十分易于清理,而被吸水纤维簇吸收的部分渗透液由于已经被过滤过了,因此仅需抓住吸水纤维簇的一端对其进行旋拧即可,旋拧过程中吸水纤维簇由蓬松状态变为纤细紧凑的状态,此时,挤出的液体将顺畅地沿着导流槽流走,之后再利用清水按着垃圾渗透液的流向多次冲刷,并将吸水纤维簇多次挤水,可实现对吸水纤维簇的清理,整个过程实现对垃圾渗透液的分步式、针对化处理,能够避免排流堵塞,从而实现高速、流畅且彻底的防渗排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机构的内部构造图;
[0019]图4为图3的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及水管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中:1、导流板;101、导流槽;102、排泄孔;2、支撑板;201、渗流孔;202、风管;203、水管;3、吸水纤维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3所示,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包括导流板1,导流板1上开设有多条相同走向且具有坡度的导流槽101,位于导流槽101一端尽头的导流板1上开设有排泄孔102,导流槽101的坡度朝着排泄孔102的方向倾斜,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板1上盖有支撑板2,二者最好为一体式无缝结构,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渗流孔201,这些渗流孔201最好等距均匀分布,渗流孔201与导流槽101相连通,每条导流槽101内均沿其走向铺设有吸水纤维簇3,吸水纤维簇3的一端固定在导流槽101远离排泄孔102的一端,吸水纤维簇3的另一端贯穿排泄孔102伸出至导流槽101外,吸水纤维簇3在未受到外力时呈蓬松状态,此时吸水纤维簇3过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1),所述导流板(1)上开设有多条相同走向且具有坡度的导流槽(101),位于所述导流槽(101)一端尽头的所述导流板(1)上开设有排泄孔(102),所述导流槽(101)的坡度朝着所述排泄孔(102)的方向倾斜,所述导流板(1)上盖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若干渗流孔(201),所述渗流孔(201)与所述导流槽(101)相连通,每条所述导流槽(101)内均沿其走向铺设有吸水纤维簇(3),所述吸水纤维簇(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流槽(101)远离所述排泄孔(102)的一端,所述吸水纤维簇(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排泄孔(102)伸出至所述导流槽(101)外;所述吸水纤维簇(3)在未受到外力时呈蓬松状态,此时所述吸水纤维簇(3)过盈挤入在由所述导流槽(101)和所述支撑板(2)构成的条形空间内,且此时所述吸水纤维簇(3)能够通过所述渗流孔(201)鼓起至所述支撑板(2)之上;所述吸水纤维簇(3)在被拧紧成绳时,其外径小于所述导流槽(101)以及所述排泄孔(102)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01)的内壁为光滑的弧形面,其横截面呈U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房地面防渗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流槽(101)坡顶一端的所述支撑板(2)上连接有多根风管(202),管道贯穿所述支撑板(2)并伸入至所述导流槽(101)内,各所述风管(202)与各所述导流槽(101)一一对应,所述风管(202)外接鼓风系统。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刚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腾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