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21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及方法,船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杆,旋转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菌种转盘,旋转杆能够带动其上的菌种转盘以旋转杆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菌种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板,若干分隔板将菌种转盘均分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固定架的放置区,所述固定架与菌种转盘的放置区可拆卸连接。本装置通过在菌种转盘上设置多个固定架,放置多个微生物,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微生物净化技术是投菌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等。投菌技术是直接向污染水体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然后利用投加的微生物激活水体中原本存在的可以自净的、但被抑制而不能发挥其功效的微生物,并通过它们的迅速增殖,强有力地钳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消除水域中的有机污染及水体的富营养化。
[000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包埋方式将生化处理菌种固定在一个适宜其繁殖、生长的微环境中的技术,从而达到有效降解养殖废水中某些特定污染物的目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污染物去除是通过固定化载体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有机物能够吸附在固定化的载体上,通过各方面的因素保持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活性,微生物便能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并可以转化成供自身新陈代谢的能源;另外一部分污染物可以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内部被酶降解。由于大量的污染物附着在固定化载体上,载体内外容易形成浓度差,使浓度高的容易向浓度低的扩散,从而促进污染物的降解。
[0004]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污水处理,能有针对性地对有效微生物菌群进行固定,可选择性地提高泥龄,保持有效微生物菌种的活性,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同时,微生物人工强化固定化处理效率高且能选择性地固定一些特殊菌种。但是目前在污水处理时,不能同时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且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及方法,通过将不同微生物的固定架设置在菌种转盘上,能够同时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提高使用效率。
[0006]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包括船体、固定架和用于固定微生物的微生物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定在固定架上,为了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污染物,本装置在船体上设置多个菌种转盘,菌种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板,若干分隔板将菌种转盘均分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固定架的放置区,所述固定架与菌种转盘的放置区可拆卸连接。每个菌种转盘上可放置多个不同的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的微生物用于处理不同的污染物,例如一个固定架可以为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还可以为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微生物,还可以为处理含氮污染物的微生物。因此船体与菌种转盘上多个固定架的相结合,能够使本装置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
[0007]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人将每个菌种转盘上设置一个旋转杆,旋转杆能够带动其上的菌种转盘以旋转杆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通过旋转杆旋转带动菌种转盘旋转,当本装置的菌种转盘完全位于水面下方时,旋转杆带动菌种转盘旋转,能够在水面下增加水的流动,通过增加水的流动方向和速率,对微生物载体固定架上的微生物不断碰撞,提高微生物的
释放效率。当本装置的菌种转盘部分位于水面下方时,旋转杆带动菌种转盘旋转,使不同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方,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污水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已达到更高的污水处理效果。
[000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装置的船体上设置有用于推进船体移动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旋转面与菌种转盘的旋转面平行且相对,螺旋桨通过旋转推动船体移动,螺旋桨旋转使水流流动到菌种转盘上,对其进行冲击,进一步的提高微生物的释放,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优选的菌种转盘的轴线与旋转杆所在直线重合,船体放置在水上时,旋转杆位于水面上,在本装置中,位于水面上指旋转杆水平时,旋转杆所在直线与水面重合,这样当需要某种微生物时,将对应的固定架旋转到水面下方使其位于水中,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更优的,螺旋桨位于旋转杆的下方。当旋转杆旋转使所需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时,螺旋桨正对位于水面下的固定架旋转,提高使用效率。
[0009]更进一步的,船体上设置有污水检测装置。污水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含量,船体上设置有机物检测装置、重金属检测装置。根据检测的结果调整位于水面下的固定架,能更有针对性的调整所需的微生物,更好的治理该区域的水环境。
[0010]具体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包括:
[0011]将若干固定架分别放置在若干放置区中,固定架上的微生物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离子污染物或含氮污染物;
[0012]检测装置检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氮污染物的含量;
[0013]控制器根据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氮污染物的含量控制旋转杆旋转,使不同的固定架及其上的微生物位于水面下方。
[0014]包括三个旋转杆,三个旋转杆上均设置有一个菌种转盘,三个菌种转盘分别为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第一转盘、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第二转盘、用于处理含氮污染物的第三转盘,第一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有机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第二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第三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控制器根据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氮污染物的含量控制旋转杆旋转,具体包括:
[0015]比较有机污染物含量、预设的有机物正常阈值和有机物超标阈值;
[0016]比较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量、预设的重金属离子正常阈值和重金属离子超标阈值;
[0017]比较含氮污染物含量、预设的含氮正常阈值和含氮超标阈值;
[0018]转盘包括四种状态,若污染物含量大于或等于超标阈值,则旋转杆旋转使转盘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使最大面积的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离子污染物或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19]若污染物含量小于或等于正常阈值,则旋转杆旋转使转盘处于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为使小面积的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离子污染物或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20]若有机污染物含量大于有机物正常阈值且小于有机物超标阈值,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量大于含氮污染物,则旋转杆旋转使第一转盘处于第三状态,第一转盘的第三状态为使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21]若有机污染物含量大于有机物正常阈值且小于有机物超标阈值,重金属离子污染
物含量小于含氮污染物,则旋转杆旋转使第一转盘处于第四状态,第一转盘的第四状态为使有机污染物和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22]若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量大于重金属离子正常阈值且小于重金属离子超标阈值,有机污染物含量大于含氮污染物,则旋转杆旋转使第二转盘处于第三状态,第二转盘的第三状态为使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23]若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含量大于重金属离子正常阈值且小于重金属离子超标阈值,有机污染物含量小于含氮污染物,则旋转杆旋转使第二转盘处于第四状态,第二转盘的第四状态为使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和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位于水面下;
[0024]若含氮污染物含量大于含氮正常阈值且小于含氮超标阈值,有机污染物含量小于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则旋转杆旋转使第三转盘处于第三状态,第三转盘的第三状态为使含氮污染物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包括船体(1),固定架(4)和用于固定微生物的微生物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固定在固定架(4)上,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杆(2),旋转杆(2)上可拆卸连接有菌种转盘(3),旋转杆(2)能够带动其上的菌种转盘(3)以旋转杆(2)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菌种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分隔板(31),若干分隔板(31)将菌种转盘(3)均分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固定架(4)的放置区,所述固定架(4)与菌种转盘(3)的放置区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用于推进船体(1)移动的螺旋桨(5),所述螺旋桨(5)的旋转面与菌种转盘(3)的旋转面平行且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菌种转盘(3)的轴线与旋转杆(2)所在直线重合,船体(1)放置在水上时,旋转杆(2)位于水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桨(5)位于旋转杆(2)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污水检测装置(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机物检测装置、重金属检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机械臂(8)和机械手(1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三个旋转杆(2),三个旋转杆(2)上均设置有一个菌种转盘(3),三个菌种转盘(3)分别为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第一转盘、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第二转盘、用于处理含氮污染物的第三转盘,第一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有机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4),第二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4),第三转盘包括至少一个与含氮污染物对应的固定架(4)。9.多菌种协同作用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李秋实罗业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域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