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17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包括移动平台、钢筋I和钢筋II,所述移动平台通过电源线与控制操作台连接,所述移动平台顶端安装有移动轨道和固定夹具I,所述移动轨道上连接有可伸缩框架底座I、可伸缩框架底座II,所述移动平台上方设有可旋转伸缩框架I、可旋转固定夹具I和可旋转伸缩框架II,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套置在连接套筒上。该防护仪器采用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实现计算机设置后的全自动化装卡钢筋,自动实现钢筋的剥肋滚压螺纹与套筒连接,加工速度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一个普通工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即可熟练操作,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机械连接钢筋的效率。械连接钢筋的效率。械连接钢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连接
,特别涉及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桥梁、水工、核电等各类基础实施发展迅速,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钢筋用量与日俱增,III级和III级以上的钢筋应用日趋广泛,钢筋直径和密度也越来越大,大规格直径钢筋的连接方式,成为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速度、经济效益和施工安全性。
[0003]在实际工程中,机械钢筋连接方式被广泛采用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连接技术,再加上我国一些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的不断努力,我国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得以发展迅速。机械连接经历了套筒冷挤压、锥螺纹,镦粗直螺纹直到目前滚轧直螺纹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不断成熟稳定,成本也不断降低。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先准备钢筋,然后对钢筋丝头进行加工,最好利用套筒连接进行连接。
[0004]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进行钢筋加工后进行现场连接,但是整个过程连续性不大,导致部分加工好的钢筋丝纹和连接套筒丝纹表面出现污损,安装前需要进行逐个检查;连接套筒的一端安装在基本钢筋的端头上,用扳手或管钳等工具将其拧紧到位,然后把导向对中钳夹紧连接套筒,将待接钢筋通过导向夹钳中孔对中,拧入连接套筒内拧紧到位,即可完成连接。卸下工具后随即检验,不合格的立即纠正。整个过程,还是进行人工操作,控制质量难道较大,很难连续性操作。
[0005]为此,我们提出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该防护仪器采用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实现计算机设置后的全自动化装卡钢筋,自动实现钢筋的剥肋滚压螺纹与套筒连接,加工速度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一个普通工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即可熟练操作,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机械连接钢筋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包括移动平台、钢筋I和钢筋II,所述移动平台通过电源线与控制操作台连接,所述移动平台顶端安装有移动轨道和固定夹具I,所述移动轨道上连接有可伸缩框架底座、可伸缩框架底座II,所述移动平台上方设有可旋转伸缩框架I、可旋转固定夹具I和可旋转伸缩框架II,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套置在连接套筒上,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位于可旋转伸缩框架I、可旋转固定夹具I之间,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与可伸缩框架底座I连接,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与可伸缩框架底座II连接,所述可旋转固定夹具I与移动轨道连接,所述移动轨道上还安装有可旋转固定夹具II、可旋转固定夹
具III,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靠近可旋转伸缩框架II一端设有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所述可旋转固定夹具I靠近可旋转伸缩框架II一端设有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I;
[0009]所述钢筋I一端与固定框架连接,所述钢筋I远离固定框架一端穿过固定夹具I插在可旋转伸缩框架I上;
[0010]所述钢筋II一端依次穿过可旋转固定夹具II、可旋转固定夹具III插在可旋转固定夹具I上,所述钢筋II另一端位于钢筋传送带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内分别设有成型机切头刀片仓和成型机切头刀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连接套筒套丝扣,所述连接套筒内部居中处设有连接套筒中心控制点。
[0013]所述钢筋I一端设有钢筋I端头,所述钢筋II一端设有钢筋II端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轨道上设有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移动轨道、套筒移动轨道、钢筋连接移动轨道、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I移动轨道和钢筋II移动轨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框架底座II与可伸缩框架底座II的自动伸缩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更多的自动化操作过程,每个自动化过程操作都通过操作平台提前设置,该设置的平台操作简单,仅仅需要根据相关的钢筋参数,按照规范要求,设定机械连接长度,即可实现钢筋螺纹套丝机将钢筋端头先加工成满足要求的直螺纹、锥螺纹、挤压螺纹,然后把带螺纹的套筒与待对接钢筋机械的连接在一起;
[0017]2、通过对仪器设定,可实现对钢筋与套筒连接时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保证连接质量,避免采用工人操作,由于一时疏忽拧不紧,钢筋受力后易产生滑脱,锥螺纹底径小于钢筋母材基圆直径,接头强度会被削弱,影响接头性能;同时可实现锥螺纹精准连接对中,避免钢筋出现弯曲或有马蹄形切口,导致易产生丝扣不全,给连接质量留下隐患等问题;
[0018]3、该防护仪器采用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实现计算机设置后的全自动化装卡钢筋,自动实现钢筋的剥肋滚压螺纹与套筒连接,加工速度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一个普通工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即可熟练操作,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机械连接钢筋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的移动轨道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的实施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的实施连接套筒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框架;2、钢筋I;2

1、钢筋I端头;3、固定夹具I;4、可旋转伸缩框架I;5、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5

1、成型机切头刀片仓;5

2、成型机切头刀片;6、可旋转伸缩框架II;7、连接套筒;7

1、连接套筒套丝扣;7

2、连接套筒中心控制点;8、可旋转固定夹具I;9、可旋转固定夹具II;10、钢筋II;10

1、钢筋II端头;11、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I;
12、可伸缩框架底座I;13、控制操作台;14、移动平台;15、移动轨道;15

1、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移动轨道;15

2、套筒移动轨道;15

3、钢筋连接移动轨道;15

4、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I移动轨道;15

5、钢筋II移动轨道;16、可旋转固定夹具III;17、可伸缩框架底座II;18、钢筋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可全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全自动一体化机械连接钢筋仪器,包括移动平台(14)、钢筋I(2)和钢筋II(1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4)通过电源线与控制操作台(13)连接,所述移动平台(14)顶端安装有移动轨道(15)和固定夹具I(3),所述移动轨道(15)上连接有可伸缩框架底座I(12)、可伸缩框架底座II(17),所述移动平台(14)上方设有可旋转伸缩框架I(4)、可旋转固定夹具I(8)和可旋转伸缩框架II(6),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6)套置在连接套筒(7)上,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6)位于可旋转伸缩框架I(4)、可旋转固定夹具I(8)之间,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4)与可伸缩框架底座I(12)连接,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I(6)与可伸缩框架底座II(17)连接,所述可旋转固定夹具I(8)与移动轨道(15)连接,所述移动轨道(15)上还安装有可旋转固定夹具II(9)、可旋转固定夹具III(16),所述可旋转伸缩框架I(4)靠近可旋转伸缩框架II(6)一端设有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5),所述可旋转固定夹具I(8)靠近可旋转伸缩框架II(6)一端设有钢筋滚压螺纹成型机切头II(11);所述钢筋I(2)一端与固定框架(1)连接,所述钢筋I(2)远离固定框架(1)一端穿过固定夹具I(3)插在可旋转伸缩框架I(4)上;所述钢筋II(10)一端依次穿过可旋转固定夹具II(9)、可旋转固定夹具III(16)插在可旋转固定夹具I(8)上,所述钢筋II(10)另一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观荣戚双星李欢王姗姗谢贤周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南方建投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