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8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包括包括上接头、控制杆、上锁紧螺母、上卡槽环、内伞片、内伞座、外伞片、下卡槽环、下锁紧螺母、滑杆和控制短节。上接头上部连接配重及绳帽,下部连接控制杆,上锁紧螺母和上卡槽环套装在控制杆上,控制杆连接滑杆,控制杆包括撑伞锥台,撑伞锥台与内伞片接触,内伞片固定在内伞座上,内伞片和外伞片相互错开补空组成组合伞,控制杆和滑杆内设置水道,撑伞锥台和滑杆连接处设置水嘴,水道联通水嘴。本装置采用水力推送设置,可为油田注水井通井、测试和水平井仪器推送以及为水力旋转装置提供动力,减小了注水井通井及测试现场配置加重,方便了施工时的搬运携带,提高了注水井通井及测试施工效率。井及测试施工效率。井及测试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通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田注水井通井的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水力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田投入开发后,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油层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通过注水井对油层注水过程中,因注入水的水质、洗井等问题,注水井管柱内的污油、悬浮杂质、溶解离子等污染物,逐渐贴附在管柱内壁上,造成管柱结垢缩径,导致注水井管损增大,注入量减少,能耗增加,测试遇阻井增多。为进一步提高测试成功率,减少因管损造成的油田用电消耗成本支出,降低油田更换井下注水管柱的作业费用支出,需有规律的定期对注水井进行通井刮垢工作。目前对注水井通井刮垢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0003]一是常规重力通井,利用录井钢丝或钢丝绳悬挂通井工具靠自身重力下行,工具上的刮刀在下行过程中刮除井壁污垢。该方法因通井工具的配重长度受防喷管长度的限制,通井工具的重量限制在80Kg以内,因而下行刮除管壁污垢的重力的受到限制,通井成功率在 20%以下,通井成功率偏低。尤其是采用钢丝绳悬挂通井工具通井,因无法实现密闭施工,存在污染环境的风险,该方法已经停止使用。
[0004]二是电动旋转通井,电动旋转通井工具通过电缆下入井内,在遇阻界面定位并固定在油管内壁上,通电使通井工具的电机带动钻头旋转,对油管壁上污垢进行钻削和刮除。电动旋转通井工具选用电机受空间影响和电缆、电压、电流限制,转速和功率小,只能清除井内比较松软的油污或聚合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维护维修成本高。
[0005]现有两种通井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环保因素的影响,钢丝绳无法实现密闭通井,在通井过程中易发生环保污染事件;二是录井钢丝悬挂通井工具通井,在有限的防喷管长度下,通井配重受到限制,工具的自重及下行冲击力量不足,影响通井效果;三是旋转刮刀和钻头通井,旋转作用力较小,只能清除井内比较松软的油污,但对油管壁上顽固的污垢难以清除。
[0006]在现有技术中,CN2102366U公开了一种具有通井机专用底盘,能实现全功率匹配的新型轮式通井机。采用大容量液力变矩器,专用变速器等适于通井机作业特点的元件和制动系统,由于提高了液力变矩器的能容,该通井机能达到全功率匹配,使绞车快绳拉力大、快绳速度高;专用变速器是在动力换挡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对螺旋伞齿轮和二个啮合套,即可使绞车和行驶的动力输出轴由一个专用变速器控制;作业时能保证四轮制动的制动系统使整机平稳可靠。专用底盘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整机重量轻,成本低。
[0007]CN101818623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通井机,包括汽车起重机底盘、箱式变压器、电缆卷筒、操控台、驱动电机、编码器、滚筒总成、滚筒刹车带、刹车液压缸、滚筒联轴器、减速器、减速器高低速转换档、失电制动器、电机联轴器、液压站、控制柜,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电机联轴器,电机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减速器的输入轴另
一端安装有失电制动器,减速器的箱体内安装有高低速转换档,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滚筒联轴器连接到滚筒总成的主轴上,滚筒总成的中部是钢丝绳滚筒,钢丝绳滚筒的两端是刹车鼓和刹车带,在钢丝绳滚筒的下部一侧安装有刹车液压缸,刹车液压缸的一端固定在滚筒总成的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到转轴上。比机械通井机方便控制和方便操作。
[0008]CN109882571A公开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及含该动力传递装置的通井机、修井机。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分动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动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动箱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角传动箱与绞车总成连接,所述分动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与行走机构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功率利用率高燃油消耗低;设备操作简单,作业条件改善,可减少动力传递装置的振动噪音,消除设备漏油等故障,提高操作和工作舒适感,符合油田设备环保要求;可以配套转盘进行磨铣作业,结构较为紧凑可靠;可以在需要时安装井架,并配套天车和游车系统等直接进行修井作业,减少工作程序。
[0009]CN211144447U公开了一种连续油管旋转清刮通井工具,包括上接头、套筒、中心管、旋转喷射器,中心管的两端连接有上接头和旋转喷射器,套筒套在上接头的下端并与中心管之间形成有空腔,旋转喷射器位于整个工具串的最下方,旋转喷射器中部加工有多个螺旋分布的侧喷嘴,底端加工有多个下喷嘴和一个底喷嘴,旋转喷射器本体的侧面还沿环向分布镶焊有多道刮壁刀。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油气水井中生产管柱通洗井作业,同时兼具水力射流清理、自动扶正与旋转刮削清理的功能,具有处理效率高,有利于提高管柱内壁清理效率与通井效率。
[0010]CN104295284A公开了一种压控减震水力推送装置由受力体、压控体、卸荷接头、大压缩弹簧和减震体等组成,受力体与卸荷接头螺纹连接,卸荷接头设置阶梯变径孔,受力体阶梯变径孔和中部径向通孔相通;压控体大径段设置贯穿孔;压控体安装在受力体大径段孔内;压缩弹簧安置在卸荷接头靠近受力体一端孔内,弹簧座与压缩弹簧相连,弹簧座与压控体端部相接触;大压缩弹簧套装在减震体变径部分,限位销固定在卸荷接头上,并贯穿减震体)长孔。本专利技术推送装置用于水平井将测试仪器串下入目的层。
[0011]但上述通井工具都是传统通井工具和方法,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不适合在油田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可持续、大推力的通井装置,为通井工具提供足够的推动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注水井通井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通过设置内外组合金属伞,实现注入水聚流,在金属伞上下形成压差,为通井工具提供持续的推动力,提高通井效率。
[0013]具体技术方案为:
[0014]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控制杆、上锁紧螺母、上卡槽环、内伞片、内伞座、外伞片、下卡槽环、下锁紧螺母、滑杆和控制短节;
[0015]所述上接头上部连接配重及绳帽,下部连接控制杆,所述上锁紧螺母和所述上卡槽环套装在所述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连接滑杆,所述控制杆包括撑伞锥台,所述撑伞锥台与所述内伞片接触,所述内伞片和所述外伞片相互错开补空组成组合伞,所述控制杆和所
述滑杆内设置水道,所述撑伞锥台和所述滑杆连接处设置水嘴,所述水道联通所述水嘴。
[0016]优选所述上锁紧螺母和所述上卡槽环连接,套装在控制杆台阶上部可上下滑动,固定外伞片上部,起到收拢外伞片作用,所述上卡槽环上有圆周均布8个槽口。
[0017]优选所述下锁紧螺母和所述下卡槽环,安装在控制短节上部,且套装在所述滑杆上,固定外伞片下部,所述下卡槽环上有圆周均布8个槽口。
[0018]优选所述内伞片和所述外伞片之间设置有联动支撑杆。
[0019]优选所述控制短节套装在所述滑杆外部,滑杆可在控制短节内上下滑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控制杆、上锁紧螺母、上卡槽环、内伞片、外伞片、下卡槽环、下锁紧螺母、滑杆和控制短节;所述上接头上部连接配重及绳帽,下部连接控制杆,所述上锁紧螺母和所述上卡槽环套装在所述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连接所述滑杆,所述控制杆包括撑伞锥台,所述撑伞锥台与所述内伞片接触,所述内伞片和所述外伞片相互错开补空组成组合伞,所述控制杆和所述滑杆内设置联通水道,所述撑伞锥台和所述滑杆的连接处设置水嘴,所述水道联通所述水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紧螺母和所述上卡槽环连接,套装在控制杆台阶上部,可上下滑动,所述上卡槽环上有圆周均布的槽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外组合金属伞聚流水力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勇孙荣德杨永超谭海洲王明波王东胡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油藏动态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