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79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吸痰器,包括储液瓶、吸痰管、导气管和负压吸引球,负压吸引球包括弹性囊体,弹性囊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导气管向弹性囊体内部单向流动的第一单向瓣膜组件,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弹性囊体内部向弹性囊体外部单向流动的第二单向瓣膜组件,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安抚奶嘴,安抚奶嘴上设置有用于将安抚奶嘴与婴儿的面部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贯穿安抚奶嘴并延伸至安抚奶嘴外部。方便使用,通过设置安抚奶嘴,降低了婴儿对吸痰操作的抗拒性,且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避免吸痰管脱落,使吸痰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作能够顺利进行。作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吸痰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儿吸痰器。

技术介绍

[0002]吸痰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负压将气道内部的痰液分泌物吸出气道外部,用于缓解气道梗塞,恢复呼吸的通畅性。目前,市场上的吸痰器主要分为电动和手动两类,但是针对婴儿这个特殊的群体,却没有针对性的吸痰器。由于婴儿的自控能力差,在进行吸痰操作的过程中,婴儿往往会因为首次使用吸痰器而产生恐惧心理,不会进行相应的配合,或因咽喉部位难受而挣扎哭闹,不仅加大了对婴儿患者呼吸道清理的难度,影响吸痰效果,而且在婴儿挣扎哭闹的过程中,吸痰管的前端还容易从婴儿的口部向外脱出,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插管,更容易使婴儿产生抵抗情绪。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专利文件CN217162721U公开了一种儿科用吸痰器,通过在吸痰器一侧的顶端安装连接柱,在连接柱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旋转轴,旋转轴的一侧可拆卸安装贴画板。通过连接柱,旋转轴,贴画板和限位盘相配合,起到了可以根据实际儿科患者的喜好,在贴画板的表面贴上一些动漫贴画,增加患者对于吸痰装置的喜爱,同时在吸痰作业的时候可以看着贴画板的表面,转移患者吸痰的注意力,从而避免吸痰装置对于患者造成的不适。动漫贴画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因为其自身的新颖性、趣味性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从而降低患儿的不适感。但是,随着吸痰时间的延长,婴儿的不适感逐渐增加,此时,动漫贴纸带来的趣味性逐渐减小,婴儿依然会因紧张、不适而哭闹,造成吸痰效果不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婴儿群体在吸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吸痰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婴儿这个特殊群体的专用吸痰器,导致婴儿在吸痰过程中因感觉到不适而产生哭闹,影响到吸痰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婴儿吸痰器,包括储液瓶,储液瓶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吸痰管,储液瓶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吸引球,负压吸引球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弹性囊体,弹性囊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与弹性囊体的内部相连通,第一连接管背离弹性囊体的一端与导气管一体连接,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导气管向弹性囊体内部单向流动的第一单向瓣膜组件,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弹性囊体内部向弹性囊体外部单向流动的第二单向瓣膜组件,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安抚奶嘴,安抚奶嘴上设置有用于将安抚奶嘴与婴儿的面部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贯穿安抚奶嘴并延伸至安抚奶嘴外部。
[0005]优选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安抚奶嘴两侧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固定带,每一个弹性固定带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挂耳。
[0006]优选地,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贯穿安抚奶嘴并一体连接有吸痰头,吸痰头背离吸痰管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膨大囊体,膨大囊体与吸痰头的材质均为硅胶,膨大囊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吸痰孔。
[0007]优选地,第一单向瓣膜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内部的第一挡片,第一挡片的外壁与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挡片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孔的第一单向活瓣,第一单向活瓣设置在第一挡片靠近弹性囊体的一侧,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片,第一单向活瓣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片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一单向活瓣的外周与第一连接管的内壁间隔设置。
[0008]优选地,第二单向瓣膜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管内部的第二挡片,第二挡片的外壁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挡片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进气孔的第二单向活瓣,第二单向活瓣设置在第二挡片背离弹性囊体的一侧,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连接片,第二单向活瓣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片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第二单向活瓣的外周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壁间隔设置。
[0009]优选地,储液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硬质连接管、第二硬质连接管,第一硬质连接管的底端贯穿顶盖并延伸至储液瓶内部的下方,第一硬质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顶盖的上方并与吸痰管相连通,第二硬质连接管的底端贯穿顶盖并延伸至储液瓶内部的上方,第二硬质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顶盖的上方并与导气管相连通。
[0010]优选地,第一硬质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顶盖的上方并连通有三通连接管,三通连接管的一端与吸痰管相连通,三通连接管的另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管帽。
[0011]优选地,储液瓶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排污管的截止夹。
[0012]优选地,储液瓶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储液瓶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储液瓶、吸痰管、导气管、弹性囊体、第一单向瓣膜组件、第二单向瓣膜组件,通过挤压弹性囊体,使得储液瓶内部产生负压,痰液通过吸痰管进入储液瓶内部;采用手捏式设计,相对于传统的需要拉动活塞杆来产生负压的吸痰器相比,操作简单,吸力适中,使用过程不费力;相对于传统的电动吸痰器,降低了使用成本,方便携带;通过设置安抚奶嘴,降低了婴儿对吸痰操作的抗拒性,且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避免吸痰管脱落,使吸痰操作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吸痰效率,保证吸痰效果,能够很好的满足婴儿群体的吸痰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吸痰管与安抚奶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储液瓶与负压吸引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1—储液瓶、2—吸痰管、3—导气管、4—负压吸引球、5—刻度线、6—排污管、7—截止夹、8—顶盖、9—第一硬质连接管、10—第二硬质连接管、11—三通连接管、12—管帽、13—弹性囊体、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一挡片、17—第一进气
孔、18—第一单向活瓣、19—第一连接片、20—第二挡片、21—第二进气孔、22—第二单向活瓣、23—第二连接片、24—安抚奶嘴、25—弹性固定带、26—弹性挂耳、27—吸痰头、28—膨大囊体、29—吸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储液瓶1,储液瓶1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吸痰管2,储液瓶1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导气管3,导气管3背离储液瓶1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吸引球4。储液瓶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储液瓶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5,方便对痰液的体积进行定量测量。储液瓶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排污管6的截止夹7,方便随时排放痰液。截止夹7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储液瓶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8,顶盖8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硬质连接管9、第二硬质连接管10,第一硬质连接管9的底端贯穿顶盖8并延伸至储液瓶1内部的下方,第一硬质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吸痰器,包括储液瓶,储液瓶顶部的一端连通有吸痰管,储液瓶顶部的另一端连通有导气管,其特征在于:导气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吸引球,负压吸引球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弹性囊体,弹性囊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与弹性囊体的内部相连通,第一连接管背离弹性囊体的一端与导气管一体连接,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导气管向弹性囊体内部单向流动的第一单向瓣膜组件,第二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气体由弹性囊体内部向弹性囊体外部单向流动的第二单向瓣膜组件,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安抚奶嘴,安抚奶嘴上设置有用于将安抚奶嘴与婴儿的面部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贯穿安抚奶嘴并延伸至安抚奶嘴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安抚奶嘴两侧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固定带,每一个弹性固定带的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挂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吸痰管背离储液瓶的一端贯穿安抚奶嘴并一体连接有吸痰头,吸痰头背离吸痰管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膨大囊体,膨大囊体与吸痰头的材质均为硅胶,膨大囊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吸痰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吸痰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瓣膜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管内部的第一挡片,第一挡片的外壁与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挡片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孔的第一单向活瓣,第一单向活瓣设置在第一挡片靠近弹性囊体的一侧,第一连接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毫孙国利韩伟韩艳苹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利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