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72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包括两个合并的四分之一球型的隔离壳,沿隔离壳的底部结合缝处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两个隔离壳上相邻的连接孔内插入连接有绑绳,隔离壳上端外设置的外缘部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螺孔,外缘部上还安装有若干对管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栽培定植幼苗时,将两个隔离壳合并形成的壳体,以及壳体内的营养土和幼苗直接放入提前挖好的定植坑内,方便快速高效完成幼苗的定植;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通过两个隔离壳的隔离,有效防止土壤内的一些病菌传染林木幼苗;在幼苗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隔离壳分别从两侧向外沿弧线形拉出,使幼苗根系能够继续向下生长发育。长发育。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木幼苗栽培
,具体为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定植林木幼苗时,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一般会在林木幼苗的定植坑内填入一定的复合营养土,但在林木幼苗定植后的一段时期内,受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营养土内的一些营养液等营养成分会随着雨水迅速流失,降低幼苗的的营养成分吸收效果,同时,受到周围土壤内细菌病菌微生物的影响,也容易造成幼苗根系发育过程中受病菌侵蚀出现腐烂坏死的情况,影响成活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包括两个合并的四分之一球型的隔离壳,两个隔离壳合并后形成半圆型的壳体,沿所述隔离壳的底部结合缝处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两个所述隔离壳上相邻的连接孔内插入连接有绑绳,所述隔离壳的上端外设置有外缘部,所述外缘部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螺孔,将长螺杆下端插入连接螺孔内形成围栏,所述外缘部上还安装有若干对管卡,管卡为软卡部,能够将水管头卡在内。
[0005]优选的,所述隔离壳的上端侧面开设有排水螺纹孔,所述排水螺纹孔的内侧螺接有螺纹堵塞,可以根据需要避免隔离壳的上端蓄过多水。
[0006]优选的,所述绑绳为棉质等可降解材质的线绳,在地下埋藏一段时间后能够降解,便于两个隔离壳的分离。
[0007]优选的,所述隔离壳的外缘部上对称安装有两对管卡,便于从各个方向对幼苗浇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将两个隔离壳合并并通过绑绳连接形成壳体后,将复合营养土倒入壳体内,并将幼苗栽植进复合营养土内,如此便形成了预制的林木幼苗盆,在栽培定植幼苗时,将壳体直接放入提前挖好的定植坑内,方便快速高效完成幼苗的定植;
[0010]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通过两个隔离壳的隔离,减少了复合营养土与周围土壤的接触,有效防止一些病菌传染林木幼苗,影响生长发育,同时,隔离壳还能起到较好的保水作用,避免水分的过快流失,确保林木幼苗生长所需的足够水分,在林木幼苗栽培的过程中,将长螺杆下端插入连接螺孔内形成围栏,能够防止幼苗受到动物的啃食;
[0011]在幼苗生长发育一段时间,根系较为成熟强壮后,将两个隔离壳分别从两侧向外沿弧线形拉出,使幼苗根系能够继续向下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5]图中:1、隔离壳,101、连接孔,102、排水螺纹孔,2、外缘部,201、连接螺孔,3、管卡,4、绑绳,5、螺纹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见图1

3,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包括两个合并的四分之一球型的隔离壳1,两个隔离壳1合并后形成半圆型的壳体,所述隔离壳1的上端侧面开设有排水螺纹孔102,所述排水螺纹孔102的内侧螺接有螺纹堵塞5,可以根据需要避免隔离壳1的上端蓄过多水,沿所述隔离壳1的底部结合缝处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101,两个所述隔离壳1上相邻的连接孔101内插入连接有绑绳4,所述绑绳4为棉质等可降解材质的线绳,在地下埋藏一段时间后能够降解,便于两个隔离壳1的分离,将两个隔离壳1合并并通过绑绳4连接形成壳体后,将复合营养土倒入壳体内,并将幼苗栽植进复合营养土内,如此便形成了预制的林木幼苗盆,在栽培定植幼苗时,将壳体直接放入提前挖好的定植坑内,方便快速高效完成幼苗的定植;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通过两个隔离壳1的隔离,减少了复合营养土与周围土壤的接触,有效防止一些病菌传染林木幼苗,影响生长发育,同时,隔离壳1还能起到较好的保水作用,避免水分的过快流失,确保林木幼苗生长所需的足够水分;所述隔离壳1的上端外设置有外缘部2,所述外缘部2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螺孔201,将长螺杆下端插入连接螺孔201内形成围栏,能够防止幼苗受到动物的啃食,所述外缘部2上还安装有两对管卡3,管卡3为软卡部,能够将水管头卡在内,便于从各个方向对幼苗浇水。
[0018]工作原理:将两个隔离壳1合并并通过绑绳4连接形成壳体后,将复合营养土倒入壳体内,并将幼苗栽植进复合营养土内;在栽培定植幼苗时,将壳体直接放入提前挖好的定植坑内,方便快速高效完成幼苗的定植;在林木幼苗栽培的过程中,将长螺杆下端插入连接螺孔201内形成围栏,能够防止幼苗受到动物的啃食;
[0019]在幼苗生长发育一段时间,根系较为成熟强壮后,将两个隔离壳1分别从两侧向外沿弧线形拉出,使幼苗根系能够继续向下生长发育。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木幼苗栽培用隔离生长发育装置,包括两个合并的四分之一球型的隔离壳(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隔离壳(1)的底部结合缝处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101),两个所述隔离壳(1)上相邻的连接孔(101)内插入连接有绑绳(4),所述隔离壳(1)的上端外设置有外缘部(2),所述外缘部(2)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螺孔(201),所述外缘部(2)上还安装有若干对管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陈敏兰鹏张云川张凤才项忠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