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所述银黑双色遮光膜包括相贴合的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所述黑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黑色母7~30份、润滑剂A1~3份和相容剂A 1~3份;所述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银色母5~8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润滑剂B 1~3份和相容剂B 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银黑双色遮光膜既具有质轻、轻薄的优点,又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遮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内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窗帘已经成为家庭或办公场所内不可缺少的用品,它起着调节室内采光强度、遮阳、美化室内环境等功能。
[0003]目前,市场上窗帘卷帘常用遮光层主要包括涂层面料和遮光面料。涂层面料是利用涂层设备在所选的面料上涂层,需涂刷2~3次才能实现所需功能效果,而且,面料上的涂层浆料存在苯系物等有害溶剂,才能使涂层表面平整光滑,涂层浆料有的是多种化工原料合成,严重危害操作人员及其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且采用涂层面料的窗帘卷帘易老化,脱落,不耐水洗,干洗,不利于后期清洗,影响美观;编织面料是用提花机编制而成的,采用面料底层、面层,中间加一排黑色的遮光丝来编织而成,其面料克重高,原料成本高。因此,在面料底层贴合一层遮光膜,以得到遮光窗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研究。
[0004]聚氨酯是一种由二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共同反应生成的线性为主的高分子材料,其无毒无味且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分解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因此如何使用聚氨酯制备遮光窗帘的遮光膜成为研究热点。
[0005]CN107962846A公开了一种多层遮光静音无卤阻燃多功能窗帘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PA6粒料、TPU粒料、MMT粉料分别烘干后混合,混合物放入高速混合机,650~750r/min下混合5~7min,混合充分后装袋备用;(2)将预混的混合物与PAH
‑
1阻燃剂经同向双螺杆造粒机造粒后冷却切粒、烘干,在单螺杆吹膜机中吹塑成膜,制备TPU
‑
PA增强复合膜;(3)将TPU
‑
PA增强复合膜通过热熔胶在平板硫化机上和织物复合,制得多层复合遮光窗帘。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窗帘织物的若需要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需要TPU
‑
PA增强复合膜的厚度较大,导致其较重。
[0006]CN114349928A公开了一种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二元醇45~60份、异氰酸酯35~50份、二月桂枝二丁基锡0.05~0.25份以及无机填料1.25~6.5份;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无机填料包括碳酸盐、硅酸盐、碳材料;碳酸盐包括纳米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碳材料为炭黑、石墨、纳米碳管、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元醇、异氰酸酯、无机填料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热发生聚合反应,得到聚氨酯TPU,聚氨酯TPU经挤压流延,得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所述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厚度为1~3mm。该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耐老化性能较差,且聚氨酯TPU窗帘内衬层的厚度过大,导致其重量较大。
[0007]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备得到的遮光性较好的窗帘,通常需要厚度较大的TPU遮光层,导致其重量较大,无法满足轻薄的需求。因此,如何制备得到一种耐老
化、质轻、轻薄且遮光效果较好的遮光膜,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银黑双色遮光膜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其包括相贴合的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并进一步对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进行设计,使银色薄膜层具有较好的光反射效果,黑色薄膜层具有较好的光吸收效果,通过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的配合作用,制备得到了具有质轻、轻薄、较好遮光效果的遮光膜。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所述银黑双色遮光膜包括相贴合的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
[0011]所述黑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黑色母7~30份、润滑剂1~3份和相容剂1~3份;
[0012]所述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银色母5~8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润滑剂1~3份和相容剂1~3份。
[00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进行设计,使银色薄膜层具有较好的光反射效果,黑色薄膜层具有较好的光吸收效果,通过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的配合作用,制备得到了具有质轻、较好遮光效果的遮光膜。
[001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黑色母和银色母的重量份数分别在特定的范围内,制备得到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若二者的用量过少,则制备得到的遮光膜的遮光效果较差;若二者的用量过多,则会提高遮光膜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使用。
[0015]本专利技术中,银色薄膜层中,通过银色母和纳米二氧化钛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银色薄膜层对光的反射效果,制备得到了具有较好遮光效果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同时,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还可进一步提高银黑双色薄膜的耐候性。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黑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中,TPU粒子的重量份数可以是50份、52份、54份、56份、58份、60份、62份、64份、68份或70份等。
[0017]所述黑色母的重量份数可以是7份、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3份、25份、27份或30份等。
[0018]所述润滑剂A的重量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
[0019]所述相容剂A的重量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中,TPU粒子的重量份数可以是50份、52份、54份、56份、58份、60份、62份、64份、68份或70份等。
[0021]所述银色母的重量份数可以是5份、5.5份、6份、6.5份、7份、7.5份或8份等。
[0022]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所述润滑剂B的重量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
[0023]所述相容剂B的重量份数可以是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等。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黑色母和银色母优选为聚氨酯黑色母和聚氨酯银色母。
[0025]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
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PU粒子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聚酯二元醇10~20份、聚醚二元醇10~20份、二异氰酸酯10~25份、扩链剂3~10份、有机硅1~3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3份。
[002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TPU粒子的制备原料进行设计,通过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黑双色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黑双色遮光膜包括相贴合的黑色薄膜层和银色薄膜层;所述黑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黑色母7~30份、润滑剂A1~3份和相容剂A1~3份;所述银色薄膜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TPU粒子50~70份、银色母5~8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润滑剂B1~3份和相容剂B 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粒子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聚酯二元醇10~20份、聚醚二元醇10~20份、二异氰酸酯10~25份、扩链剂3~10份、有机硅1~3份和紫外线吸收剂1~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二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4000;优选的,所述聚酯二元醇选自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或聚己内酯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4000;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或聚四亚甲基醚二醇。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1,6
‑
己二异氰酸酯、4,4
‑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扩链剂选自1,2
‑
乙二醇、1,3
‑
丙二醇、1,4
‑
丁二醇或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银黑双色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为氨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UV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