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5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包括真空大板及设置在真空大板上的输送皮带、负压装置和吹气装置,输送皮带沿着极片输送方向划分为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和第二极片吸附区域,输送皮带上对应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腰槽,输送皮带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的腰槽连通的真空吸附孔道和与吹气区域的腰槽连通的吹气孔道,负压装置与真空吸附孔道连通,吹气装置与吹气孔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送皮带输送极片,真空吸附孔道对极片进行吸附,吹气孔道对极片进行吹气,实现NG片的剔废,相对于气缸和电机凸轮机构的成本更低。更低。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以其零污染、零排放、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大型动力电源和二次充电及储能等领域,已成为国内外电池发展和应用的主体,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品质问题尤为重要。
[0003]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是由基材和涂层两部分组成。基材为10微米左右的铜箔或25微米左右的铝箔,涂层为活性物质。其生产流程为,先将活性物质涂覆在基材上,再经干燥、压实和分切,制成极片。在将活性物质涂覆在基材上和压实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极片产生缺陷,如极片表面涂覆区漏箔、颗粒、气泡、极片弯曲、折痕褶皱、压痕、干裂等缺陷。缺陷极片会造成电池容量一致性差,自放电高,容量衰减等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质量,甚至还会造成电池鼓胀、冒烟和爆炸。
[0004]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对于极片NG产品的剔除主要采用气缸和电机凸轮机构来完成,该机构组成成本较高,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该机构相对于气缸和电机凸轮机构的成本更低,以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包括真空大板及设置在真空大板上的输送皮带、负压装置和吹气装置,所述输送皮带沿着极片输送方向划分为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和第二极片吸附区域,所述输送皮带上对应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腰槽,所述输送皮带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的腰槽连通的真空吸附孔道和与吹气区域的腰槽连通的吹气孔道,所述负压装置与真空吸附孔道连通,所述吹气装置与吹气孔道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吹气区域的真空吸附孔道的两侧均设有吹气孔道,所述吹气孔道分别对应吹气区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009]进一步的,该极片吹气剔废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皮带上方的挡极片组件,所述挡极片组件位于吹气区域输出端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极片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转动轴和弧形钣金,所述弧形钣金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弧形钣金与输送皮带之间形成有挡料间距。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料间距为1~2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皮带通过由驱动电机、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所组成的驱动装置带动输送。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真空大板及设置在真空大板上的输送皮带、负压装置和吹气装置,输送皮带沿着极片输送方向划分为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和第二极片吸附区域,输送皮带上对应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腰槽,输送皮带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的腰槽连通的真空吸附孔道和与吹气区域的腰槽连通的吹气孔道,负压装置与真空吸附孔道连通,吹气装置与吹气孔道连通。通过输送皮带输送极片,真空吸附孔道对极片进行吸附,吹气孔道对极片进行吹气,实现NG片的剔废,相对于气缸和电机凸轮机构的成本更低,以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挡极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包括真空大板1及设置在真空大板1上的输送皮带2、负压装置3和吹气装置4,输送皮带2通过由驱动电机、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所组成的驱动装置带动输送,输送皮带2沿着极片输送方向划分为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和第二极片吸附区域,输送皮带2上对应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腰槽21,输送皮带2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的腰槽21连通的真空吸附孔道31和与吹气区域的腰槽21连通的吹气孔道41,负压装置3与真空吸附孔道31连通,吹气装置4与吹气孔道41连通。
[0022]本实施例中,吹气区域的真空吸附孔道31的两侧均设有吹气孔道41,吹气孔道41分别对应吹气区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023]工作原理:极片通过输送皮带2进行输送,负压装置3开启负压,极片经过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到达吹气区域,此时吹气装置4开启,负压装置3关闭,使其断真空,极片会有一个往下掉落的趋势,并在吹气的作用下掉下。当输送皮带2提速时,为避免NG片越过吹气区域,
在输送皮带2的上方设置有挡极片组件5,该挡极片组件5位于吹气区域输出端的一侧,其包括第一安装座51、第二安装座52、转动轴53和弧形钣金54,弧形钣金54通过转动轴53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51和第二安装座52上,弧形钣金54与输送皮带2之间形成有1~2mm的挡料间距,因为吹气区域比极片小,当极片经过吹气区域时,极片前段先被吹掉一点,再通过一个弧形钣金54给极片导向,极片就很容易被剔掉,当NG片剔掉后,恢复负压,关掉吹气,OK片就没有影响的顺利通过输送皮带2。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大板及设置在真空大板上的输送皮带、负压装置和吹气装置,所述输送皮带沿着极片输送方向划分为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和第二极片吸附区域,所述输送皮带上对应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均设有若干个腰槽,所述输送皮带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极片吸附区域、吹气区域、第二极片吸附区域的腰槽连通的真空吸附孔道和与吹气区域的腰槽连通的吹气孔道,所述负压装置与真空吸附孔道连通,所述吹气装置与吹气孔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叠片机输送皮带上的极片吹气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区域的真空吸附孔道的两侧均设有吹气孔道,所述吹气孔道分别对应吹气区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士书严海宏邱巧云唐海波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