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9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包括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不是则进行静置均衡模式判断;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不是则将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并退出;判断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将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不是则设置为恒压涓流充电模式并退出;找出所有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电芯,开启均衡电路并退出。退出。退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系统由多节电芯串并联组成,理想情况下,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电流相同。但是,所有的电芯并不都是同等的,即使其化学成分、外形和尺寸都相同,其总容量、内阻、自放电速率等也可能不同。另外,各电芯的老化速率也可能不同。而电池组的性能受容量最低的电芯限制;一旦某一节电芯能量耗尽,整个电池组为保护该节电芯也只能停止放电,降低了电池组的均衡效率,从而降低了所有电芯的可用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锂电池系统的电池组的均衡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S2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若不是,则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所述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S3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若不是,则退出;S4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所述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S5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若不是,则退出;S6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S7判断所述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8,若不是,则将锂电池系统设置为恒压涓流充电模式并退出;S8找出所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电芯,开启所述电芯的均衡电路并退出。
[0005]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3450。
[0006]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3400。
[0007]其中,所述第三阈值为20。
[0008]其中,所述第四阈值为0。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通过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不是则进行静置均衡模式判断;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不是则将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设
置为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并退出;判断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将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不是则设置为恒压涓流充电模式并退出;找出所有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电芯,开启均衡电路并退出,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在恒压涓流充电开始以后,电芯充满之前,延长恒压涓流充电时间,控制充电状态及SOP,延长均衡电路开启时间,尽可能的使所有电芯SoC都达到99.5%以上再充满电池。以此提高均衡效率,提高所有电芯的可用容量,提高电池组的可用容量。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系统的电池组的均衡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4]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具体的,所述恒压涓流充电模式是指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恒定,小电流充电(3A以内)。这样可以减小过充几率,增加充电电量。
[0015]S2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若不是,则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所述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具体的,所述第一阈值为3450。
[0016]S3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若不是,则退出;具体的,所述第二阈值为3400。
[0017]S4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所述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具体的,所述第三阈值为20。
[0018]S5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若不是,则退出;具体的,静置均衡模式指电芯不充电也不放电,此时开启均衡电路的状态,称为静
置均衡模式。
[0019]S6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具体的,所述第四阈值为0。
[0020]S7判断所述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8,若不是,则将锂电池系统设置为恒压涓流充电模式并退出;S8找出所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电芯,开启所述电芯的均衡电路并退出。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通过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不是则进行静置均衡模式判断;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不是则将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并退出;判断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不是则退出;将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判断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不是则设置为恒压涓流充电模式并退出;找出所有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电芯,开启均衡电路并退出,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系统的电池组的均衡效率较低的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在恒压涓流充电开始以后,电芯充满之前,延长恒压涓流充电时间,控制充电状态及SOP,延长均衡电路开启时间,尽可能的使所有电芯SoC都达到99.5%以上再充满电池。以此提高均衡效率,提高所有电芯的可用容量,提高电池组的可用容量。
[002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间被动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恒压涓流充电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2,若不是,则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S2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大电芯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3,若不是,则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S3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的最小电芯电压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均衡模式,将充电SOP降为第四阈值,若不是,则退出;S4比较各电芯电压与所述最小电芯电压的压差,开启压差大于第三阈值的电芯对应均衡电路;S5判断所述锂电池系统是否处于静置均衡模式,若是,则将所述锂电池系统设置为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逸骐郑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