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合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制备的合路器技术

技术编号:374891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合路方法,其包括一腔体及一可与该腔体构成一密闭且屏蔽的信号空间的盖板,于所述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一公共输出端口,其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所需要合路的网络的频段,将其归类,并对应各个输入端口设置一子腔;2、设置谐振器;3、设置汇合通道;4、设置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一侧面与所述的公共输出端口相通,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可使其与汇合通道导通的通孔;其还公开了一种实施该方法制备的合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工序简易,易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合路器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隔离度高,具有极好的响应形式,能够大大改善网络的性能,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并且其体积小,适应性强,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和移动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多频合路方法及实施该方法制备的合路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多系统共站址、共天馈资源的应用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青睐。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达致共享资源,降低系统设备成本的效果。在组网的过程中,要求在传输线中传送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的频段,这时为了使组网之后各个频率段之间没有大的干扰,不同的频段之间有足够大的隔离,于是合路器也就应运而生了。合路器满足了组网的要求,其主要作用是对不同系统的信号进行分合路,以达到节省馈电电缆,简化系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在组网中有极为重要的应用。目前,双频或多频合路器因为公共端口的匹配问题成了阻碍合路器市场提升质量、效率、产能、成本等最大的难题。且随着近年来不但增加的CDMA、WCDMA、WIMAX、TD-SCDMA、CDMA2000等移动通信制式,由于新增制式后,频率通道相对带宽增宽,通道间隔离带縮窄、通道外需要进行抑制的频率段增多,易受互相之间的信号串扰,隔离度弱,可靠性低,且传统的公共端口分别要用多根导线来匹配端口阻抗,使其调试难度加大,另外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具有体积庞大及难以批量生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合路器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序简易、容易批量生产且方便调试的多频合路方法; 本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布局合理、体积小、隔离度高、响应速度快且可靠性高的合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种多频合路方法,其包括一腔体及一与该腔体构成一密闭且屏蔽的信号空间的盖板,于所述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一公共输出端口 ,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需要合路的网络的频段,将其归类,使相邻频段的网络的输入端口紧靠在一起,呈一字排开,并对应各个输入端口于所述腔体内各设置一具有独立信号空间的子腔; (2)于所述的子腔内设有一与其所连接的输入端口相对应频段的谐振器; (3)设置一汇合通道,方便用导线将频段相邻且位置相邻的谐振器相连接,以降低汇合通道间的串扰; (4)于所述子腔前方设有一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一侧面与所述的公共输出端口相通,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可使其与所述汇合通道导通的通孔。 所述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11)所需要合路的网络分别为WCDMA网络,频段为1920MHz 2170MHz ;DCS网络,频段为1710MHz 1880MHz ;GSM网络,频段为909MHz 960MHz和CDMA网络,频段为4825MHz 880MHz ; (12)根据上述的网络的频段进行归类,将WCDMA网络设为第一输入端口 , DCS网络设为第二输入端口 , GSM网络设为第三输入端口 , CDMA网络设为第四输入端口 ,将上述输入端口依次呈一字排开。 所述的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31)将通孔和谐振器的水平距离设为1,电磁波传送速度设为C。,汇合通道的中心频率设为f。,导线间的填充介电常数设为e r ;则通孔和谐振器的水平距离1是通过下列公式得出 / 0广/4/0xVsr 其中,电磁波传送速度C。通常为3 X 108米/秒; (32)根据上述得出的通孔和谐振器的水平距离1来相应设置汇合通道的物理长度,以符合电气参数要求。 所述的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41)将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深度与导线的直径形成50 Q阻抗关系,该横向凹槽的宽度等于其深度,用b表示,将导线间的填充介电常数设为er,相对磁导率设为y i,导线的直径设为a,阻抗设为Zo,则计算关系如下, 60, 6 138 , 6Zo = ^=^=ln—= ^=^=log — 其中,相对磁导率ii T通常为1 ; (42)根据上述的计算关系来设置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以符合电气参数要求。 —种实施上述的多频合路方法制备的合路器,其包括一腔体及一与该腔体构成一密闭且屏蔽的信号空间的盖板,于所述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一公共输出端口,于所述腔体的前侧壁设有至少两个输入端口 ,将相邻频段的输入端口紧靠在一起,呈一字排开,且对应各个输入端口于所述腔体内各设置一具有独立信号空间的子腔,并于该子腔尾端设有一与其频段相邻且位置相邻的子腔相连通的汇合通道,于所述子腔前方设有一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一侧面与所述的公共输出端口相通,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可使其与所述汇合通道导通的通孔,于所述子腔内设有一与其所连接的输入端口相对应频段的谐振器。 所述的输入端口为四个,其分别为第一输入端口为WCDMA网络,频段为1920MHz 2170MHz ;第二输入端口为DCS网络,频段为1710MHz 1880MHz ;第三输入端口为GSM网络,频段为909MHz 960MHz和第四输入端口为CDMA网络,频段为825MHz 880MHz。 所述的通孔和谐振器的水平距离1与电磁波传送速度C。、汇合通道的中心频率C。和导线间的填充介电常数er的计算关系式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其中,电磁波传送速度C。通常为3 X 108米/秒。 所述的谐振器包括若干谐振柱及若干调谐螺杆,该谐振柱设置在所述的子腔内,所述调谐螺杆对应所述谐振柱的位置相应地设置所述盖板上,方便调试。 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深度与导线的直径形成50Q阻抗关系,该横向凹槽的宽度等于其深度,用b表示,该阻抗Zo与导线间的填充介电常数er、相对磁导率i; T和导线的直径a的计算关系如下 其中,t相对磁导率通常为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科学改变合路器的结构布局,从而达到明显改善因合路通道多、间隔频率带宽窄所带来互相之间信号串扰的目的,且工序简单,易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路器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隔离度高,具有极好的响应形式,能够大大改善网络的性能,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并且其体积小,适应性强,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合路方法,其包括一腔体1及一与该腔体1构成一密闭且屏蔽的信号空间的盖板2,于所述腔体1的后侧壁设有一公共输出端口 3,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需要合路的网络的频段,将其归类,使相邻频段的网络的输入端口 4紧靠在一起,呈一字排开,并对应各个输入端口于所述腔体1内各设置一具有独立信号空间的子腔; 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本实施例中,所需要合路的网络分别为WCDMA网络,频段为1920MHz 2170MHz ;DCS网络,频段为1710MHz 1880MHz ;GSM网络,频段为909MHz 960MHz和CDMA网络,频段为825MHz 880MHz ;其它实施例中,上述网络可为其它频段的网络; (12)根据上述的网络的频段进行归类,将WCDMA网络设为第一输入端口 41,DCS网络设为第二输入端口 42, GSM网络设为第三输入端口 43, CDMA网络设为第四输入端口 44,将上述输入端口依次呈一字排开。 (2)于所述的子腔内设有一与其所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合路方法,其包括一腔体及一与该腔体构成一密闭且屏蔽的信号空间的盖板,于所述腔体的后侧壁设有一公共输出端口,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所需要合路的网络的频段,将其归类,使相邻频段的网络的输入端口紧靠在一起,呈一字排开,并对应各个输入端口于所述腔体内各设置一具有独立信号空间的子腔;(2)于所述的子腔内设有一与其所连接的输入端口相对应频段的谐振器;(3)设置一汇合通道,方便用导线将频段相邻且位置相邻的谐振器相连接,以降低汇合通道间的串扰;(4)于所述子腔前方设有一横向凹槽,该横向凹槽一侧面与所述的公共输出端口相通,另一侧面上设有一可使其与所述汇合通道导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志钢吴祖峰邓庆杰李登峰何保卫陈勇志叶奇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苏普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