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69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包括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所述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包括滚珠丝杆机构、第一轴承座、联轴器和第一电磁阻尼器,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丝杠螺母和丝杠;所述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阻尼器、传动轴、同步皮带轮机构、第二轴承座和惯性飞轮,所述同步皮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和第二电磁阻尼器都连接有外部电回路,通过调节外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可以实现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产生的惯性力的实时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了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通过阻尼和惯容特性的复合实时调节实现更优的减振效果。优的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领域,特别涉及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0003]减振控制技术包括被动减振、半主动减振和主动减振。
[0004]传统的被动减振技术无法调节系统的阻尼、刚度和惯容等特性,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的减振效果,在复杂工况下减振效果不理想。主动减振技术可通过控制器调节减振器输出力的大小,且还能根据外界的输入,对减振器输出力进行最优控制和调节。但是,主动减振技术的能耗极大,且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在工程中的普适性较低。相较于主动减振技术,半主动控制只需要使用很小的能量输入即可以改变结构的阻尼、惯容等特性,无需提供大的耗能可实现主动控制类似的作用,且由于结构特性可变的特点,更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程实际中,较被动控制技术有更广泛的使用和发展前景。
[0005]阻尼可调的半主动减振器在共振区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但无法按需改变系统的频率特征;惯容可变半主动减振器可通过调节附加惯性质量改变系统振动频率特征,但自身并不耗能。由此可见,上述阻尼或惯容独立调节难以达到更为理想效果。因此,设计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减振器对提升不同工况的减振效果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减振器,该专利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能够按需实时调节装置的阻尼和惯容特性,实时匹配最优的阻尼和惯容,以实现优异的减振性能。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包括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所述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包括滚珠丝杆机构、第一轴承座、联轴器和第一电磁阻尼器,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丝杠螺母和丝杠;所述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阻尼器、传动轴、同步皮带轮机构、惯性飞轮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同步皮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都连接有外部电回路,通过调节外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可以实现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产生的惯性力的实时控制。
[0009]优选的,所述的阻尼连续可调装置中滚珠丝杠机构中的丝杠设有圆柱套筒,所述圆柱套筒底部安装有下吊耳,所述圆柱套筒顶部与丝杠螺母相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相连接,并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和同步皮带轮主动轮都和丝杠串行连接,所述同步皮带轮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的转子上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另一端连接有
丝杠,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中的转子和第一轴承座之间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相连接,所述第二外壳顶部通过螺栓与中支座和第一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一外壳通过螺栓和上支座相连接,所述中支座抵触在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中的定子和上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支座相连接,所述上支座的顶部安装有上吊耳。
[0012]优选的,所述惯容连续可调装置中第二电磁阻尼器的转子和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竖直穿过第二轴承座和同步皮带轮从动轮,所述同步皮带轮从动轮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方,所述同步皮带轮机构中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的定子通过螺栓和惯性飞轮相连接,所述惯性飞轮和滑环相连接,所述滑环和上支座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第二外壳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和第二电磁阻尼器都有连接外部电回路,所述外部连接电路中电磁阻尼器和三相整流器电连接,所述三相整流器产生电流通过外部可变电阻,通过调节外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可以实现阻尼力和惯性力的实时控制。
[00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模式电磁减振器,包括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对于阻尼连续可调装置,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阻尼器的电回路等效电阻实现阻尼力的实时控制,通过变阻尼实现削峰减振效果;对于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电磁阻尼器的电回路等效电阻实现惯性力的实时控制,通过变惯容改变系统固有频率,实现减振效果,该装置通过变阻尼以及变惯容的同时配合,实时匹配最优的阻尼和惯容,以实现优异的减振性能。
[0018](2)该结构的所述惯性飞轮与皮带弹性单元柔性串联,可避免惯容调节过程中的瞬态冲击,提升行驶舒适性能。
[0019](3)本专利技术集成度高,无需在该悬架系统添加其他设备,可以对传统减振器进行无损替换。
[0020](4)本专利技术核心器件采用较为成熟的电磁悬架作动器,设计可控电路可实现阻尼及惯容的无极等效调节,具有调节速度快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阻尼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惯容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滚珠丝杠机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阻尼器外部电回路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上吊耳1;上支座2;第一电磁阻尼器3;第一外壳4;中支座5;联轴器6;同步皮带轮主动轮7;皮带8;同步皮带轮从动轮9;第二外壳10;第一轴承座11;丝杠12;丝杠螺母13;圆柱套筒14;下吊耳15;传动轴16;第二轴承座17;固定板18;第二电磁阻尼器19;惯性
飞轮20;滑环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包括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所述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包括滚珠丝杠机构和第一电磁阻尼器3,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丝杠螺母13和丝杠12,所述丝杠12通过联轴器6与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3的转子相连接,用于将悬挂系统的往复直线振动转化为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3转子的旋转运动,以此产生阻尼效应;所述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包括同步皮带轮机构、第二电磁阻尼器19和惯性飞轮20,所述同步皮带轮机构包括同步皮带轮主动轮7、皮带8和同步皮带轮从动轮9,所述同步皮带主动轮7与所述丝杠12相连接,所述同步皮带从动轮9与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的转子通过传动轴16相连接,用于将所述丝杠12旋转运动传递使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的转子转动,所述惯性飞轮20与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的定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的转子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产生的阻尼力使所述惯性飞轮20旋转,以此产生惯性力。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3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19都有连接外部电回路,通过调节外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包括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和惯容连续可调装置:所述阻尼连续可调装置包括滚珠丝杆机构、第一轴承座、联轴器和第一电磁阻尼器,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丝杠螺母和丝杠;所述惯容连续可调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阻尼器、传动轴、同步皮带轮机构、惯性飞轮和第二轴承座,所述同步皮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皮带和从动轮,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都连接有外部电回路,通过调节外部电回路中的可变电阻可以实现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和所述第二电磁阻尼器产生的惯性力的实时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连续可调装置中滚珠丝杠机构中的丝杠设有圆柱套筒,所述圆柱套筒底部安装有下吊耳,所述圆柱套筒顶部与丝杠螺母相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相连接,并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同步皮带轮主动轮都和丝杠串行连接,所述同步皮带轮主动轮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和惯容复合控制电磁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的转子上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另一端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电磁阻尼器中的转子和第一轴承座之间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博欢李海王坤俊刘金刚江学东尹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