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的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59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的光模块,包括模块壳体、设置在模块壳体一侧面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位于模块壳体上方的散热板及设置在散热板和模块壳体之间的多个散热条,散热板、散热条与模块壳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散热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散热条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齐平,当模块壳体插入卡笼,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相贴合,且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模块,通过设置粘胶层,使得散热条、散热板与卡笼的外侧面更密闭相贴合,空气从散热条之间流动更容易形成风洞,更好通过散热条,把光模块所产生热量带走。所产生热量带走。所产生热量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的光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的光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光模块带有散热片,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当光模块插入卡笼的时候,散热片的一个端面卡笼的外侧面之间贴合,但是散热片的该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之间不能做到更密闭的贴合,从散热片之间的通道进入的空气(风)减少,散热片不能把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的光模块,改善光模块的散热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散热的光模块,其包括模块壳体、设置在所述的模块壳体一侧面的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的模块壳体上方的散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散热板和模块壳体之间的多个散热条,所述的散热板、所述的散热条与所述的模块壳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相邻两个所述的散热条之间保持间隙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的散热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的散热条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齐平,当所述的模块壳体插入卡笼,所述的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相贴合,且所述的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层。
[0006]优选地,所述的散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呈方形,所述的粘胶层围绕该端面的外边沿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的粘胶层呈方环形。
[0008]优选地,所述的粘胶层由多个胶点组成,每相邻两个胶点之间保持间隙。
[0009]优选地,所述的粘胶层为硅树脂胶粘剂层。
[0010]优选地,所述的散热条与所述的散热板、模块壳体均垂直。
[0011]优选地,所述的散热组件由铝或铜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的模块壳体与所述的散热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的模块壳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AOC接口和第二AOC接口。
[0014]优选地,所述的光模块还包括拉环。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的光模块,通过设置粘胶层,使得散热条、散热板与卡笼的外侧面更好更密闭的相贴合,空气从散热条之间流动更容易形成风洞,更好的通过散热条,把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带走。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的光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0018]附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的光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0019]附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的光模块的模块壳体的结构图;
[0020]附图4为图2的放大图;
[0021]附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的光模块与卡笼的结构图。
[0022]以上附图中:
[0023]1‑
模块壳体,11

上侧面,12

后侧面;
[0024]2‑
散热组件,21

散热板,22

散热条;
[0025]3‑
粘胶层;
[0026]4‑
卡笼,41

左侧面;
[0027]5‑
第一AOC接口;
[0028]6‑
第二AOC接口;
[0029]7‑
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散热的光模块,其包括模块壳体1和散热组件2,具体地:
[0033]模块壳体1呈长条体形,模块壳体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侧面11和下侧面、前后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和后侧面12、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侧面11为水平面。
[0034]散热组件2设置在模块壳体1的上侧面11,散热组件2包括位于模块壳体1上方的散热板21以及设置在散热板21和模块壳体1上侧面11之间的散热条22,散热条22设置在模块壳体1的上侧面11,散热板21、散热条22、模块壳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X轴方向)一致,该长度延伸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右方向如图1中所示方向。
[0035]参见图1

3,散热板21、散热条22均为方形板,散热组件2整体呈方体形,相邻两个散热条22之间保持间隙,相邻两个散热条22之间形成在左右方向通风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在左右方向贯通。
[00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条22与散热板21、模块壳体1垂直,位于散热组件2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散热条(前散热条和后散热条,后散热条见图1中b所指)分别与模块壳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12齐平。
[0037]卡笼4呈方体形,卡笼4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前后相对设置的前
侧面和后侧面、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面41和右侧面,其左侧面41上开设有向右凹进的容纳槽。
[0038]散热组件2整体呈方体形,散热板21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与散热条22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齐平,当模块壳体1插入卡笼4的容纳槽,散热板21、散热条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散热板21、散热条22的右端面)与卡笼4的外侧面(左侧面41)相贴合,且散热板21、散热条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4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层3,散热条22没有进入卡笼4的容纳槽,散热条22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散热条22的左端面)远离卡笼4的外侧面。通过设置粘胶层3,使得散热条22、散热板21与卡笼4的外侧面更好更密闭的相贴合,空气从散热条22之间流动更容易形成风洞,更好的通过散热条22,把光模块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相当于增加了进风量,散热效果大大改善。
[0039]本例中,散热板21、散热条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也即与卡笼4的外侧面相粘结的面为竖直面。
[0040]散热组件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呈方形,粘胶层3围绕该端面的外边沿设置,即粘胶层3粘结在散热板21的右端面、位于散热组件2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散热条22(前散热条和后散热条)的右端面以及所有散热条22的右端面(图1中a所指)的底部,粘胶层3不粘结在散热条22的中部,不影响通风。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壳体、设置在所述的模块壳体上侧面的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的模块壳体上方的散热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散热板和模块壳体之间的多个散热条,所述的散热板、所述的散热条与所述的模块壳体的延伸方向一致,相邻两个所述的散热条之间保持间隙形成通风通道,所述的散热板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的散热条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齐平,当所述的模块壳体插入卡笼,所述的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相贴合,且所述的散热板、散热条沿各自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卡笼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呈方形,所述的粘胶层围绕该端面的外边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的光模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文庞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