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4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与天然高分子载体溶液混合后经真空干燥成型,以获得一种中药膜剂。相比于原水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膜剂具有使用方便,药物剂量更为精确的优势,而且患者可自行施药,施药后载体膜能自行降解,无需取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剂无毒且易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剂无毒且易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膜剂无毒且易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水剂在我国临床上应用已有多年,以医院自行配置使用为主,包括内服和外敷,用在外科、皮肤科和妇科等。但是对于某些粘膜给药,需要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施药,患者不能自行完成。例如利用中药水剂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进行施药。
[0003]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采用先进的萃取工艺技术制成,其药理作用是选择性破坏癌细胞膜和线粒体等膜性系统,使瘤细胞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同时对感染的HPV有很好的抑制增殖和清除作用。
[0004]目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施药通常是将药物浸渍或涂覆于医用棉布上,施药后约4

6小时后取出,需由专业人员施药,患者不能自行完成,影响依从性,而且随访时间还需延长,给患者和专业人员均造成不便。
[0005]此外,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浸渍或涂覆于医用棉布上对粘膜施药时,不仅难以准确控制中药剂量和保证药效的稳定性,而且会造成中药水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与天然高分子载体溶液混合后经真空干燥成型,以获得一种中药膜剂。本专利技术膜剂具有使用方便,患者可自行施药且施药后可自行降解,无需取出,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膜剂无毒且易降解。
[0007]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天然高分子载体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经过处理使其混合均匀后制成载体溶液;
[0010]S2、在所述载体溶液中添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机械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0011]S3、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10

30min,然后滴加到模具并进行真空干燥成型,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一种中药膜剂。
[0012]优选的,所述天然高分子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所述载体溶液中天然高分子载体的质量浓度根据载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所述载体为壳聚糖时,所述载体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

30mg/mL,当载体为胶原蛋白时,所述载体溶液胶原蛋白的浓度为0.2

1g/mL。
[0013]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水剂是由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专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的中药制剂。
[0014]优选的,步骤S1所述的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首选10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

3h。
[0015]更优选的,所述载体溶液和所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的体积比因载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壳聚糖溶液:中药水剂=100:1到20:1,胶原蛋白溶液:中药水剂=1:6到3:5)。
[0016]优选的,所述S2所述的搅拌转速800~1000r/min,首选1000r/min,搅拌时间为2

3h,首选3h。
[0017]优选的,步骤S3所述模具因载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用的是直径33mm的六孔板,胶原蛋白用的是聚苯乙烯板,板子的主体长度为120mm,主体宽度为75mm)。
[0018]优选的,步骤S3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0.05MPa

0.08Mpa,干燥温度为室温到60℃,干燥时间为18~48h,优选24h。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膜剂具有载药剂量可控、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药膜剂为自支撑膜,具有温敏特性和较好的强韧性;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膜剂厚度为1

2μm,易于降解,无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实例1中药膜剂样品的光学照片;
[0023]图2是实施例1中药水剂和载体

中药水溶液样品的Raman光谱图;
[0024]图3是实施例1载体

中药膜剂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

IR);
[0025]图4是实施例2中药水剂和载体

中药水剂溶液样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图;
[0026]图5是实施例2中载体

中药膜剂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

IR);
[0027]图6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的吸光度标准曲线;
[0028]图7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膜剂作用于HaCaT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柱状图;
[0029]图8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膜剂作用于Hela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柱状图;
[0030]图9是实施例1膜剂作用于小鼠阴道后的组织解剖切片图;
[0031]图10是实施例2膜剂作用于小鼠阴道后的组织解剖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3]下面利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制成一种中药膜剂,具体如下: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36]S1、将2.0g壳聚糖与99mL去离子水混合,然后滴加1mL的冰醋酸,搅拌3h后制成载体溶液。其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优选1000r/min。
[0037]S2、称取30mL载体溶液中添加750μL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机械搅拌3h,转速为1000r/min,得到混合溶液;
[0038]S3、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15min,然后滴加到直径33mm的六孔板中,每个孔滴入5mL的混合溶液后再进行真空干燥处理,真空度为0.05Mpa,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24h;干燥箱冷却到室温后即可得到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
[0039]实施例2
[0040]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载体种类、载体溶液的质量浓度、载体溶液和中药水剂剂量比、模具、干燥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具体步骤如下:
[0041]S1、将质量为6.0g、浓度为0.4g/mL的胶原蛋白水浴加热至90℃,边加热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000r/min,搅拌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天然高分子载体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经过处理使其混合均匀后制成载体溶液;S2、在所述载体溶液中添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水剂,机械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S3、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10

30min,然后滴加到模具并进行真空干燥成型,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一种中药膜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根据载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防治专用中药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原蛋白中的一种,当所述载体为壳聚糖时,所述载体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

30mg/mL,当载体为胶原蛋白时,所述载体溶液胶原蛋白的浓度为0.2

1g/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施章浪文继红崔曼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