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包括盖体、铰接在盖体上的外盖,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盖体内外的通流孔,所述通流孔上设有包装时封闭通流孔的切片,所述切片上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切片上尺寸较小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主要特点包括三个,第一是方便开启,虽然也是设计为拉环结构,但充分利用拉环与切片之间的结构特点,结合工程力学和人体工程学更加方便切片从盖体上分离,第二具有自回流的优点,实现了多余油液的自动回流,第三设置防沥油结构,有效防止了瓶盖处油液沿着瓶体外侧流延。止了瓶盖处油液沿着瓶体外侧流延。止了瓶盖处油液沿着瓶体外侧流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瓶盖,具体是指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用于装盛各种食用油、酱油、醋、等调味品的评估多数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符合食品卫生条件,且具有防漏效果好、可利用模具一次成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该包装领域。
[0003]我司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塑料包装盖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的研发设计团队,通过用户反馈和自主研发,设计并开发了多款专利产品的塑料瓶盖。
[0004]目前,塑料瓶盖首次使用的开启方式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将外盖开启后,用手指勾住内部的拉环,使劲拉拽,拉环一端悬空,另一端通过一体注塑连接在切片上,使劲拉拽拉环的目的是利用拉环,将切片从盖体上拉开分离。
[0005]虽然在制作瓶盖时,设计了切片与盖体之间的塑料相对较薄,也进行了边缘处理,理论上应该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切片沿着设计的边缘从盖体上分离,从而实现盖体上通流孔的开启,瓶体中的液体可从通流孔中倒出,使用后在将外盖盖上即可。
[0006]但是,目前的盖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用力拉拽拉环的过程中,从拉环与切片之间的位置断裂,或者拉环自身产生断裂,无法正常开启瓶盖,给使用带来非常不变。
[0007]基于我司传统瓶盖的结构特点,进一步设计研发了一款兼具易开启、自回流、防沥油的瓶盖,并进行专利申请予以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该瓶盖主要特点包括三个,第一是方便开启,虽然也是设计为拉环结构,但充分利用拉环与切片之间独特切口设计水滴形状的结构特点,结合工程力学和人体工程学更加方便切片拉环从盖体上容易拉开分离,第二具有自回流的优点,实现了多余油液的自动回流,第三设置防沥油结构,有效防止了瓶盖处油液沿着瓶体外侧流延。
[0009]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包括盖体、铰接在盖体上的外盖,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盖体内外的通流孔,所述通流孔上设有包装时封闭通流孔的切片,所述切片上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切片上尺寸较小的一端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拉环为环形结构,所述拉环与切片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底部与切片连接,所述连接片顶部与拉环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与切片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90

120
°

[0012]作为优选,所述切片与连接片连接的位置宽度与连接片底部的横向宽度一致。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从下至上横向宽度逐渐变宽,所述连接片为梯形结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切片与连接片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两个。
[0015]作为优选,所述切片为水滴形状,所述切片与顶部较小端与连接片连接。
[0016]作为优选,所述通流孔设置在隔板上,所述隔板为向下凹陷的球面结构,所述切片成球面结构设置在通流孔上。
[0017]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外圈设有向上延伸的一级挡边圈,所述盖体上一级挡边圈外部还设有二级挡边圈,一级挡边圈和二级挡边圈之间形成环形的回油槽。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挡边圈临近外盖铰接的一侧设有防干涉缺口,所述防干涉缺口部最低处不高于回油槽底面的高度,所述二级挡边圈远离外观铰接的一侧高度低于同侧一级挡边圈的高度。
[0019]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20]1、易开启:利用连接片连接拉环和切片,且与切片的小端连接,开启时切片与隔板之间接触面积小,在同等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将切片从隔板上取下,一般切片开始从隔板上分离时候比较难拉开,当产生裂痕之后,可沿着预处理的边缘轻松将切片从隔板上的通流孔中取下。
[0021]2、自回流:利用球面结构的隔板,隔板底部向下凹陷,当产生流延情况时,油液会经过一级挡边圈和二级挡边圈之间的回油槽回流。
[0022]3、防沥油:一级挡边圈设置防沥油斜面,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防沥油,加入因操作不当导致油液从一级挡边圈外侧流延,可利用二级挡边圈对流延的油液进行阻挡,实现二级防沥油,从而实现有效的防沥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

A处的截面图。
[0025]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所示:1、盖体,2、外盖,3、通流孔,4、切片,5、拉环,6、连接片,7、加强筋,8、隔板,9、一级挡边圈,10、二级挡边圈,11、回油槽,12、防沥油斜面,13、防干涉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便于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做详细说明。
[0028]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便于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包括盖体1、铰接在盖体1上的外盖2,盖体底部设有与瓶口连接的环形卡槽,卡槽内壁高度较小,外壁高度较大,与瓶口安装后,卡槽外壁位于瓶口外部,卡槽内壁位于瓶口内部,卡槽内壁和外部位于环形卡槽内部的一侧均设有防滑凸起,用于与瓶口固定。
[0029]所述盖体1上设有连通盖体1内外的通流孔3,通流孔位于盖体上的隔板上,所述通流孔3上设有包装时封闭通流孔3的切片4,使用时需要将切片4取下,实现内外相同,将瓶体内的油液倒出。
[0030]为了方便使用时将切片从隔板上取下,将通流孔贯穿,所述切片4上设有拉环5,所
述拉环5与切片4上尺寸较小的一端连接;利用切片小端处切片与隔板之间连接的塑料薄片接触面积较小,所承受的拉力就越小,在同样外力作用下,可以更好更方便的将切片从隔板上撕裂。
[0031]所述拉环5为环形结构,所述拉环5与切片4之间设有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底部与切片4连接,所述连接片6顶部与拉环5连接;所述连接片6与切片4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90

120
°
;在拉拽过程中,设置一定角度后是利用杠杆原理,可参照铝制易拉罐的结构,开启时手拉拉环用力角度实现一定的杠杆作用,更加有利于将切片从隔板或通流孔上取下。
[0032]所述切片4与连接片6连接的位置宽度与连接片6底部的横向宽度一致;所述连接片6从下至上横向宽度逐渐变宽,所述连接片6为梯形结构,增加接连片宽度可以增加连接片的连接强度,避免用力过大将拉环从连接片上拉断。
[0033]所述切片4与连接片6之间还设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为两个;加强筋是增加连接片与切片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片与切片之间断裂,无法将切片从隔板上取下。
[0034]所述切片4为水滴形状,所述切片4与顶部较小端与连接片6连接;在保证瓶体内油液可以快速倒出的情况下,一般将通流孔设计的较大,但为了方便将切片取下,一般会设置一个大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包括盖体(1)、铰接在盖体(1)上的外盖(2),其特征是:所述盖体(1)上设有连通盖体(1)内外的通流孔(3),所述通流孔(3)上设有包装时封闭通流孔(3)的切片(4),所述切片(4)上设有拉环(5),所述拉环(5)与切片(4)上尺寸较小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其特征是:所述拉环(5)为环形结构,所述拉环(5)与切片(4)之间设有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底部与切片(4)连接,所述连接片(6)顶部与拉环(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片(6)与切片(4)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90

12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切片(4)与连接片(6)连接的位置宽度与连接片(6)底部的横向宽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拉环切片开启的自回流防沥油瓶盖,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片(6)从下至上横向宽度逐渐变宽,所述连接片(6)为梯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久来笪贤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星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