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作业机械和作业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田作业机械。在该水田作业机械中,可以适当地设定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而不会受到车轮滑移的影响。变速装置的动力向行驶传动系统以及作业传动系统并列地分支,行驶传动系统的动力被传递到行驶用的车轮,作业传动系统的动力经过无级变速装置(45)被传递到作业装置。所述插秧机或水田播种机具备:检测车轮的滑移率的滑移率检测部(68);以及基于由滑移率检测部(68)检测到的滑移率,对无级变速装置(45)进行操作来调节供给间隔(L)的控制部(69)。(69)。(6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田作业机械和作业机械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8月6日、申请号为201810894589.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像乘坐式插秧机、乘坐式播种机等那样将秧苗或种子、肥料或药剂等农用物资供给到田地面的水田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在作为水田作业机械的一例的乘坐式插秧机中,有具备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结构的乘坐式插秧机。在专利文献1中,发动机(相当于动力部)的动力被传递到变速装置,变速装置的动力并列地被分支而传递到行驶用的车轮以及插秧装置(相当于作业装置)。由此,沿着机体的行驶方向以事先设定的株距(相当于供给间隔)利用插秧装置将秧苗(相当于农用物资)栽植于田地面。因此,即便操作变速装置而使得机体的行驶速度发生变化,由于被传递到插秧装置的动力是变速装置的动力,因此,由插秧装置得到的株距被维持在恒定间隔。在专利文献1中,变速装置的动力经过株距变速装置被传递到插秧装置,通过对株距变速装置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将株距设定为所希望的间隔。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706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一个课题如下所述。
[0001]乘坐式插秧机等水田作业机械在容易打滑的水田行驶,因此,有时会产生车轮的滑移。在该情况下,产生了车轮的滑移的状态指的是如下状态:车轮成为空转那样的状态,虽然车轮旋转但机体并未前进。相比之下,由插秧装置得到的株距不会产生滑移。由此,当产生车轮的滑移时,根据车轮的滑移的大小,由插秧装置得到的株距时大时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沿着机体的行驶方向以事先设定的供给间隔将农用物资间断性地供给到田地面的作业装置的水田作业机械中,可以适当地设定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而不会受到车轮滑移的影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另一课题如下所述。
[0002]在专利文献1中,株距变速装置是齿轮变速型式的具备多级的变速位置的变速装置。近年来,想要根据水田、农用物资的状态等适当地设定供给间隔的期望日益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沿着机体的行驶方向以事先设定的供给间隔将农用物
资间断性地供给到田地面的作业装置的水田作业机械中,可以适当地设定供给间隔。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与课题[1]对应的手段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水田作业机械具备: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被传递动力部的动力;以及作业装置,所述作业装置沿着机体的行驶方向以事先设定的供给间隔将农用物资间断性地供给到田地面,所述变速装置的动力向行驶传动系统以及作业传动系统并列地分支,所述行驶传动系统的动力被传递到行驶用的车轮,所述作业传动系统的动力经过无级变速装置被传递到所述作业装置,所述插秧机或水田播种机具备:滑移率检测部,所述滑移率检测部检测所述车轮的滑移率;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滑移率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滑移率,对所述无级变速装置进行操作来调节所述供给间隔。在此,所述作业装置可以至少包括插秧部以及播种部中的任一个。在水田作业机械中,当滑移率变大时,成为相对于作业装置的动作而机体的行驶速度慢的状态,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向间隔小的一侧变化。反之,在滑移率变小时,成为相对于作业装置的动作而机体的行驶速度不怎么慢的状态,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向间隔大的一侧变化。在上述状态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向作业装置传递的动力基于滑移率由无级变速装置变速。由此,可以将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维持在适当的值而不会受到车轮滑移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水田作业机械的作业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向作业装置传递的动力由无级变速装置变速。因此,可以进行细微的变速,以便将向作业装置传递的动力稍稍向高速侧变速或稍稍向低速侧变速。因此,维持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的精度变高。由此,例如在一块田地中,在所使用的农用物资的总量已定的情况下,可以一边进行田地中的作业,一边进行微调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的操作,以便能够将与该总量相当的农用物资不多不少地供给到田地面。例如在将秧苗或种子供给到田地面的情况下,可以一边进行田地中的作业,一边进行微调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的操作,以便抑制作物生病并且得到适当的品质以及收获量。根据本专利技术,若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范围大,则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株距变速装置那样,通过在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范围中设定多个变速位置,从而可以将上述多个变速位置的每一个作为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通过选择(变更)多个变速位置中的一个,从而可以选择(变更)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由此,可以成为选择无级变速装置的多个变速位置中的一个并设定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的状态。另外,可以构成为,对无级变速装置进行操作,以便将作业装置的供给间隔维持在所设定的供给间隔而不会受到车轮滑移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插秧机或水田播种机具备:检测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的
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以及检测基于所述车轮的转速(回転数)而运算出的机体的行驶距离的第二行驶距离检测部,所述滑移率检测部基于所述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检测所述滑移率。基于车轮的转速而检测到的机体的行驶距离,基于车轮的转速、车轮的外径等通过运算而检测到,因此,上述行驶距离是未产生车轮的滑移的状态下的机体的行驶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产生车轮的滑移的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和未产生车轮的滑移的状态下的机体的行驶距离(第二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检测车轮的滑移率,从而可以适当地检测滑移率。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所述插秧机或水田播种机具备检测机体的位置的测位部,所述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基于所述测位部的检测来检测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如上所述,在检测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检测机体的位置的测位部的检测(例如GPS等)来检测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因此,可以提高机体实际的行驶距离的检测精度。随之可以提高滑移率的检测精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变速箱的左右一方的横侧部设置有所述变速装置,在所述变速箱的左右另一方的横侧部设置有所述无级变速装置。在具备变速装置以及无级变速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变速箱的左右横侧部分开设置有变速装置以及无级变速装置,因此,可以使水田作业机械的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相对于被输入的动力使被输出的动力的角速度变化的不等速变速装置配备于所述变速箱,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动力经过所述不等速变速装置被传递到所述作业装置。在此,所述不等速变速装置使一圈的动力的角速度以具有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方式变化。另外,优选为,所述不等速变速装置具备多个齿轮副,并构成为能够切换所述多个齿轮副。另外,优选为,所述多个齿轮副中的至少一个是直径彼此相同的正齿轮副。在例如作为水田作业机械的一例的乘坐式插秧机中,在将插秧装置(作业装置)的株距(供给间隔)设定为特别大的株距(供给间隔)或设定为特别小的株距(供给间隔)时,有时会成为如下状态:插秧装置的动作速度(栽植臂的旋转速度)变得过低或变得过高而不能将秧苗适当地栽植于田地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无级变速装置的动力经过不等速变速装置被传递到作业装置,因此,即便作业装置的动作速度是特别低的低速(或特别高的高速),也可以利用不等速变速装置使向田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田作业机械,其中,具备:检测机体的实际的行驶距离的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检测基于车轮的转速运算出的机体的行驶距离的第二行驶距离检测部;以及基于所述第一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和所述第二行驶距离检测部的检测值而检测滑移率的滑移率检测部,所述滑移率检测部按照每规定时间连续地进行所述滑移率的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业机械,其中,所述滑移率检测部当检测出从第一时刻起到第二时刻为止的滑移率时,通过检测从所述第二时刻起经过了设定时间的第三时刻为止的滑移率,从而连续地进行所述滑移率的检测。3.一种水田作业机械,其中,具备:被传递有动力部的动力的静液压式的第一无级变速装置;及沿着机体的行驶方向以事先设定的供给间隔,将农用物资间断性地向田地面供给的作业装置,在变速箱的左右一方的横侧部设置所述第一无级变速装置,在所述变速箱的左右另一方的横侧部设置静液压式的第二无级变速装置,由所述第一无级变速装置变速后的动力输入到所述第二无级变速装置,从插入所述变速箱的所述第二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出轴进入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变速箱的作业输出轴连接,作业传动系统的动力通过所述第二无级变速装置及所述作业输出轴向所述作业装置传递。4.一种作业机械,其中,具备:被传递有动力部的动力的无级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究安田真米田达弘中森俊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