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21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蒸发器、换热器和电池系统总成,冷媒循环回路和防冻液循环回路能在换热器处进行换热,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管路,冷凝水管路的一端与蒸发器的底部连通以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导出,另一端与冷凝器连通,使得冷媒与冷凝水在冷凝器中换热;在冷凝器中布置有多个冷凝水流道和多个第一冷媒流道,且冷凝水流道与第一冷媒流道相互交错设置,相邻两个冷凝水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冷媒流道,相邻两个第一冷媒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冷凝水流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冷凝水进行有效的重复利用,回收冷量,以及提高冷凝水的换热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质量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因此纯电动汽车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空调的冷凝水都是由一条水管把冷凝水直接排到外面环境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了响应国家节省能源的号召,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冷凝水回收再利用也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的加热与冷却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车子电控与发动机的冷却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000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同时解决冷凝水的重复利用和提高换热效率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同时解决冷凝水的重复利用和提高换热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包括:
[0006]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蒸发器、换热器和电池系统总成,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冷媒循环回路中,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池系统总成设置在防冻液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和所述防冻液循环回路能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换热,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管路,所述冷凝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以将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导出,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使得冷媒与所述冷凝水在所述冷凝器中换热;
[0007]在所述冷凝器中布置有多个冷凝水流道和多个第一冷媒流道,且所述冷凝水流道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相互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冷凝水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媒流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冷媒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冷凝水流道。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口和冷凝水排水口,所述冷凝水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流道连通,所述冷凝水排水口与所述冷凝水流道连通,以能将所述冷凝水流道中经过换热后的冷凝水排出;
[0009]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冷凝器冷媒进口和冷凝器冷媒出口,所述冷凝器冷媒进口的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连通,所述冷凝器冷媒出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以能将经过换热后的冷媒排出。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和三通阀,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连通
至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所述三通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与所述旁通管路的相交处。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水管路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蒸发器的内部还设置有电加热器,能够加热所述冷凝水蒸发。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换热器中布置有多个防冻液流道和多个第二冷媒流道,且所述防冻液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相互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防冻液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冷媒流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冷媒流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冻液流道。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换热器防冻液进口和换热器防冻液出口,所述换热器防冻液进口的一端与防冻液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防冻液流道连通,所述换热器防冻液出口的一端与防冻液流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防冻液管路连通,以能将所述防冻液流道中经过换热后的防冻液排出;
[0014]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换热器冷媒进口和换热器冷媒出口,所述换热器冷媒进口的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连通,所述换热器冷媒出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以能将经过换热后的冷媒排出。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机电控系统总成、发动机系统总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和PTC辅热,所述电池系统总成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电控系统总成的一端连通,所述电池系统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系统总成的一端连通,所述电机电控系统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防冻液流道连通,所述发动机系统总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防冻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PTC辅热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单向阀和水泵,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电机电控系统总成与所述第五管路之间,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系统总成之间,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流体从所述换热器向外流出,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换热器之间。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第三节流装置、第七管路、第八管路和水箱,所述第七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七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水箱的一端,所述第八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八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水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七管路上,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八管路上。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风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处以对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提供气流,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处;
[0019]还包括太阳能板总成和储能电池,所述太阳能板总成与所述储能电池电连接,所
述储能电池与所述风机电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当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加热器时:
[0021]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2]判断步骤,判断车内是否开启制冷模式;
[0023]控制步骤,若车内开启制冷模式,则控制压缩机启动,若车内开启制热模式,则控制压缩机关闭,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打开。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三通阀时:
[0025]检测步骤,检测所述电池系统总成的温度;
[0026]所述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电池系统总成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
[0027]所述控制步骤,当所述电池系统总成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三通阀使得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时: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第一节流装置(4)、蒸发器(5)、换热器(7)和电池系统总成(11),所述压缩机(1)、所述冷凝器(3)、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所述蒸发器(5)和所述换热器(7)设置在冷媒循环回路中,所述换热器(7)和所述电池系统总成(11)设置在防冻液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和所述防冻液循环回路能在所述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冷凝水管路(100),所述冷凝水管路(100)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5)的底部连通以将所述蒸发器(5)产生的冷凝水导出,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3)连通,使得冷媒与所述冷凝水在所述冷凝器(3)中换热;在所述冷凝器(3)中从其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布置有多个冷凝水流道(301)和多个第一冷媒流道(302),且所述冷凝水流道(301)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302)相互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冷凝水流道(30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冷媒流道(30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冷媒流道(30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冷凝水流道(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口(25)和冷凝水排水口(24),所述冷凝水进水口(25)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水管路(1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流道(301)连通,所述冷凝水排水口(24)与所述冷凝水流道(301)连通,以能将所述冷凝水流道(301)中经过换热后的冷凝水排出;所述冷凝器(3)上设置有冷凝器冷媒进口(26)和冷凝器冷媒出口(27),所述冷凝器冷媒进口(26)的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302)连通,所述冷凝器冷媒出口(2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道(302)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以能将经过换热后的冷媒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7),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200)和三通阀(19),所述旁通管路(200)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控制阀(17)与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换热器(7)与所述蒸发器(5)之间的冷媒管路上,所述三通阀(19)设置在所述换热器(7)与所述蒸发器(5)之间的冷媒管路与所述旁通管路(200)的相交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管路(100)上还设置有过滤装置(23);所述蒸发器(5)的内部还设置有电加热器(6),能够加热所述冷凝水蒸发。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器(7)中从其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布置有多个防冻液流道(71)和多个第二冷媒流道(72),且所述防冻液流道(71)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72)相互交错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防冻液流道(7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冷媒流道(7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冷媒流道(7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冻液流道(7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上设置有换热器防冻液进口(29)和换热器防冻液出口(31),所述换热器防冻液进口(29)的一端与防冻液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防冻液流道(71)连通,所述换热器防冻液出口(31)的一端与防冻液流道(7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防冻液管路连通,以能
将所述防冻液流道(71)中经过换热后的防冻液排出;所述换热器(7)上设置有换热器冷媒进口(28)和换热器冷媒出口(30),所述换热器冷媒进口(28)的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72)连通,所述换热器冷媒出口(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媒流道(72)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冷媒管路连通,以能将经过换热后的冷媒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电控系统总成(10)、发动机系统总成(12)、第一管路(101)、第二管路(102)、第三管路(103)、第四管路(104)、第五管路(105)和第六管路(106)和PTC辅热(9),所述电池系统总成(1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01)与所述电机电控系统总成(10)的一端连通,所述电池系统总成(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02)与所述发动机系统总成(12)的一端连通,所述电机电控系统总成(10)的另一端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