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Siglec14/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Siglec14/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族链球菌(GBS)属于育龄女性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非孕妇的携带率约为35%,孕妇的携带率约为20~26%。孕妇有感染GBS可能会造成流产,早产、胎儿感染和胎儿损伤等严重后果。GBS致病性与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其表面的蛋白(cba基因编码的表面蛋白βProtein)与中性粒细胞表面一对功能相反的唾液酸黏附蛋白受体(Siglec
‑
5和Siglec
‑
14) 相互作用,激活或者抑制宿主免疫反应。
[0003]Siglec
‑
5和Siglec
‑
14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前后顺序排列,它们的5
’
端编码胞外序列的基因完全一致,而3
’
端编码胞内尾部序列差异较大,因此他们行使的功能大相径庭,Siglec
‑
5主要起到免疫抑制功能,而Siglec
‑
14 主要起到免疫激活功能,二者的启动子序列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基因复制的过程中,由于Siglec
‑
5和Siglec
‑
14存在较长的同源序列,容易发生同源重组,导致Siglec
‑
5的尾部重组至它们的一致性序列之后,使Siglec >‑
14发生缺失突变,Siglec
‑
5利用Siglec
‑
14的启动子进行表达,仅产生Siglec
‑
5的表型(图 1)。
[0004]当女性的天然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表面行使免疫应答的激活受体 Siglec
‑
14在同源重组过程中与相似抑制受体Siglec
‑
5的发生融合突变,使得中性粒细胞仅存在Siglec
‑
5基因,GBS与Siglec
‑
5相结合,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对GBS的吞噬活性,造成了GBS的免疫逃逸,使其在宿主体内引起严重侵入感染或者传递至新生儿中,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0005]野生型Siglec
‑
5和Siglec
‑
14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前后顺序排列,它们之间的基因组非编码区序列长度大于15000bp,此片段在Siglec5和 Siglec14发生融合后被删除,形成Siglec
‑
14缺失突变型。由于Siglec
‑
14和 Siglec
‑
5野生型与Siglec
‑
14缺失突变型存在大量的一致性序列,其融合区域的长度大于1299bp,一致性大于99%,对于其检测存在较大的阻碍,利用普通的qPCR方法无法正常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多数是通过普通PCR扩增,针对启动子和尾部序列的差异,分别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通过序列长度和条带数量区分野生型,突变型和杂合型基因。但是PCR实验操作复杂,需要电泳检测及利用肉眼对条带进行判断,不仅耗时耗力,还很容易发生污染,非常不利于大范围推广,目前尚未出现该类体外诊断检测。由于Siglec
‑
5和Siglec
‑
14胞外受体部分存在部分差异,可以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识别,但是抗体孵育时间长,干扰大,容易引起非特异性结合,并且需要分离完整细胞进行检测,操作难度大,不利于医疗诊断及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 Siglec14/
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检测快速、灵敏,成本低,便于推广。
[0007]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Siglec14/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
[0008]向同一管中添加三组引物及探针,连续进行PCR和qPCR两轮反应,所述引物包括第一轮Siglec14/5融合突变基因PCR扩增引物、第二轮靶向融合突变基因的qPCR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靶向野生型正常Siglec14与Siglec5 基因之间非编码区序列的qPCR检测引物和探针。
[0009]其中,第一轮PCT引物Tm值高于第二轮qPCR引物Tm值,两轮反应均分别经过高温变性和退火延伸的过程,且第一轮PCR的退火温度大于第二轮退火温度。
[0010]在第二轮qPCR中利用荧光信号的不同一次性对Siglec基因的野生型、缺失突变型、杂合型进行有效区分。
[0011]其中,Siglec融合基因检测所用的引物和探针可选用表1或表2中所示的引物与探针,各引物与探针的具体序列如表1或表2所示:
[0012]表1 Siglec融合基因检测所用的引物和探针
[0013][0014][0015]表2 Siglec融合基因检测所用的另一组引物和探针
[0016][0017]其中,探针可以是普通Taqman探针或相同序列的MGB探针,探针可以是FAM、VIC、CY5、ROX、SYTO
‑
9通道中任意两种不同的标记。
[0018]具体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第一轮PCR扩增的上游引物靶向Siglec14 基因启动子区域,下游引物靶向Siglec5基因的下游编码区,只有发生融合的基因才可被正常扩增,扩增长度为2672bp,而未发生融合的基因两个引物之间的长度为16933bp,在我们设定的延伸时间内无法正常扩增。其PCR下游引物由三部分组成。R部分为Siglec
‑
5基因的特异引物,A部分为第二轮 qPCR的探针靶向区域,该区域是人为添加且不与Siglec同源的DNA序列; O部分为第二轮qPCR检测的下游引物互补序列,同样为人为添加的非Siglec 同源DNA序列,在野生型和Siglec
‑
14缺失突变型中均存在引物R部分结合序列,但是由于未融合的基因长度远远大于融合后的基因长度,在优化的退火和延伸条件中仅可以扩增出Siglec
‑
14缺失突变型片段,长度为2672bp。新生成的PCR产物掺入了下游引物中人为添加的序列,由于第一轮PCR设计的引物Tm值远远高于第二轮qPCR的引物Tm值,保证在第一轮扩增过程中,第二轮qPCR检测的引物探针无法进行扩增。第二轮qPCR中的下游引物是在最初体系配制时同时加入,但是仅有当第一轮PCR实际进行后,退火温度降低后,才会被第二轮的qPCR检测到,在第二轮qPCR时,根据所采集荧光信号,判定待测样本中Siglec的基因型。
[0019]第二轮qPCR扩增可以对野生型Siglec
‑
14和Siglec
‑
5之间的序列进行扩增,如果有正常扩增的荧光信号,则判断为存在野生型基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Siglec14/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同一管中添加三组引物及探针,连续进行PCR和qPCR两轮反应,其中,所述引物包括第一轮Siglec14/5融合突变基因的PCR扩增引物、第二轮靶向融合突变基因的qPCR检测引物和探针以及靶向野生型正常Siglec14与Siglec5基因之间非编码区序列的qPCR检测引物和探针;其中,第一轮PCR引物Tm值高于第二轮qPCR引物Tm值,两轮PCR反应均分别经过高温变性和退火延伸的过程,且第一轮PCR的退火温度大于第二轮qPCR退火温度;在第二轮qPCR中利用荧光信号的不同一次性对Siglec基因的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型进行有效区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与GBS相关的易感基因Siglec14/5及其融合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iglec
‑
GAP
‑
F
‑
1、Siglec
‑
GAP
‑
R
‑
1、Siglec
‑
GAP
‑
F
‑
2或Siglec
‑
GAP
‑
R
‑
2为正常Siglec基因之间非编码区序列的检测引物;Siglec
‑
GAP
‑
P
‑
1或Siglec
‑
GAP
‑
P
‑
2为正常Siglec基因之间非编码区序列的检测探针,仅在第二轮qPCR检测时进行反应;Siglec
‑
L
‑
F
‑
1或Siglec
‑
L
‑
F
‑
2靶向Siglec14基因启动子区域,为第一轮PCR上游扩增引物;Siglec
‑
L
‑
R
‑
1或Siglec
‑
L
‑
R
‑
2靶向Siglec5基因的下游编码区域,为第一轮PCR下游扩增引物;Siglec
‑
S
‑
F
‑
1或Siglec
‑
S
‑
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洋,汪大为,曾桢,张蕾,鹿阳,冯慧军,李淑华,廖秦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