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箱涵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包括钢筋组、内模板和外摸板,外摸板和内模板之间留有间隙,钢筋组布设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内模板包括底板一、立板一和顶板一,两立板一上端共同连接至顶板一,底板一上方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端支撑顶板一,外模板包括底板二、立板二和顶板二,底板二左右两边均向下弯折形成限位部,立板二包括竖部和位于竖部下端的横部,两竖部上端共同连接至顶板二,横部一端与竖部相连、另一端开设有供限位部卡设的凹槽,钢筋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内模板和外模板拆分为多个板块,方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和储存维护。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和储存维护。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和储存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箱涵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箱涵,又名拼装式箱涵,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的箱型构筑物,是箱涵的快速施工工艺,具有工厂预制加工,现场组装的特点,主要用于施工周期短的工程项目。
[0003]一般箱涵施工是采用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在工期要求短的工程项目中,采用装配式箱涵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0004]在装配式箱涵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内模板和外模板进行定型,待装配式箱涵成型后,再将两个模板进行拆除,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式箱涵的内模板和外模板,大多为一体式结构或尺寸较大,这些模板本体较重,不便于搬运和储存维护,且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和性,使得现有模板不便于脱模工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内模板和外模板尺寸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储存维护且不便于脱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通过将内模板和外模板拆分为多个板块,方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和储存维护,通过设置由升降平台连接顶板一和底板一以及相互卡设的底板二和立板二,方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脱模。
[0006]通过设置升降平台和两立板一方便了内模板的拆卸,通过设置相互卡设的底板二和立板二方便了外模板的拆卸,进而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包括钢筋组、内模板和外摸板,外摸板和内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钢筋组布设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所述内模板包括底板一、位于底板一两侧的立板一和顶板一,两所述立板一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一,所述底板一上方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端支撑所述顶板一;
[0009]所述外模板包括底板二、位于底板二两侧的立板二和顶板二,所述底板二左右两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立板二包括竖部和位于竖部下端的横部,两所述竖部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二,所述横部卡设在所述的凹槽内;
[0010]所述钢筋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模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前后两端均通过螺栓一与侧模板固定连接,固定内模板和外模板,封闭钢筋组前后两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一、立板一和顶板一之间均通过螺栓二固定连接,固定立板一。
[0013]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二外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加固立板二,防止浇筑是立板二向外翻转。
[0014]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组为多个钢筋组成的方形管状结构,通过设置钢筋组使得浇
筑后的箱涵更加结实。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二上方设置有多个吊环,便于吊装。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二横部通过螺栓三将其固定在凹槽内,固定立板二,防止浇筑时立板二向外滑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方便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和储存维护。
[0019]本技术中,通过升降平台连接顶板一和底板一,在拆除立板一后,可采用升降平台完成顶板的脱模,通过设置相互卡设的底板二和立板二,在拆掉支撑杆以及螺栓三后,可向外拉动完成立板二的脱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中内模板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中外模板的爆炸示意图(图中顶板二未显示)。
[0024]附图中标号为:
[0025]1为钢筋组,2为底板一,3为立板一,4为顶板一,5为升降平台,6为底板二,7为立板二,8为顶板二,9为螺栓三,10为侧模板,11为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包括钢筋组1、内模板和外摸板,外摸板和内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钢筋组1布设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所述内模板包括底板一2、位于底板一2两侧的立板一3和顶板一4,两所述立板一3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一4,所述底板一2上方设置有升降平台5,所述升降平台5上端支撑所述顶板一4;
[0030]所述外模板包括底板二6、位于底板二6两侧的立板二7和顶板二8,所述底板二6左右两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立板二7包括竖部和位于竖部下端的横部,两所述竖部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二8,所述横部卡设在所述的凹槽内;
[0031]所述钢筋组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模板10。
[0032]另外,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前后两端均通过螺栓一与侧模板10固定连接,封闭钢筋组1前后两端,便于箱涵成型。
[0033]具体地,所述底板一2、立板一3和顶板一4之间均通过螺栓二固定连接,固定立板
一3,防止浇筑时,立板一3脱落。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二7外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1,加固立板二7,防止浇筑是立板二7向外翻转。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组1为多个钢筋组成的方形管状结构,通过设置钢筋组1使得浇筑后的箱涵更加结实。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二8上方设置有多个吊环,便于吊装,方便顶板二8的装配及脱模。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二7横部通过螺栓三9将其固定在凹槽内,固定立板二7,防止浇筑时立板二7向外滑动。
[0038]实际应用时,请再次参阅图1~图4,进行浇筑时,首先铺设好底板二6,在底板二6上方用钢筋编好钢筋组1的底部及两侧,之后在钢筋组1内部放置好底板一2和升降平台5,在升降平台5上方安装好顶板一4,通过支撑平台支撑起顶板一4后,再通过螺栓二将立板一3与底板一2和顶板一4固定连接,然后在顶板一4上方完成好钢筋组1,在底板二6两侧安装好立板二7,并通过螺栓三9以及支撑杆11进行加固,随后在钢筋组1前后两侧设置好侧模板10,通过螺栓一将侧模板10与内模板和外模板固定连接,最后向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间隙处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固定好顶板二8。
[0039]待装配式箱涵成型后,首先使用龙门吊吊除顶板二8;然后松开侧模板10与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的螺栓一,使用龙门吊吊除侧模板10;然后松开立板二7与底板二6之间的螺栓三9,撤除支撑杆11,使用龙门吊吊除立板二7;之后松开立板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箱涵的模板,包括钢筋组(1)、内模板和外摸板,外摸板和内模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钢筋组(1)布设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包括底板一(2)、位于底板一(2)两侧的立板一(3)和顶板一(4),两所述立板一(3)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一(4),所述底板一(2)上方设置有升降平台(5),所述升降平台(5)上端支撑所述顶板一(4);所述外模板包括底板二(6)、位于底板二(6)两侧的立板二(7)和顶板二(8),所述底板二(6)左右两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立板二(7)包括竖部和位于竖部下端的横部,两所述竖部上端共同连接至所述顶板二(8),所述横部卡设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钢筋组(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模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臣,王乐伟,卢晨晨,苗蕾,张冲,董杏盛,谷林洁,蔡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