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该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上插孔,所述上插孔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道,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下连接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调节旋钮、蜗杆二与转盘,所述壳体的外壁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蜗杆一的端部。该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为了提高插座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有调整结构,配合蜗杆二与蜗轮二,以使得转盘可以带动下连接道进行相应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两头插座与三头插座的使用需求,进而提高插座整体的实用性,减少对插座插孔资源的浪费。减少对插座插孔资源的浪费。减少对插座插孔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为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用电设备较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到配电柜来对用电设备进行统一的连接,以避免场地中电线分布散乱,诱发事故,而在进行电性连接时,一般将用电设备的电线通过插头插在配电控制设备内部的插座上,从而实现电路的连通。
[0003]而现有的配电控制设备中的插座在使用时,往往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插拔时影响到插座上的其他插头的连接稳定性,一般会采用防脱型插座来对插头以及插座之间的连通电路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在进行电路插拔时对其他的插头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
[0004]但是现有的防脱型插座上的插头位置固定,有些小型设备使用的是两个插头的插孔,而在用电设备较多时,则会由于插头数量不够导致无法及时的进行用电,又或者是某些设备的三孔插头过大而影响到旁边的插孔的正常连通,造成插孔的资源浪费,进而降低了配电控制设备的使用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上插孔,所述上插孔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道,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下连接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0009]调节旋钮,所述壳体的外壁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蜗杆一的端部;
[0010]蜗杆二,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二的端部,所述蜗杆二贯穿有蜗轮一,且蜗轮一与蜗杆二固定连接;
[0011]转盘,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贯穿有蜗轮二,且蜗轮二与转盘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下连接道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下连接道以上连接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直径大于调节旋钮外径的圆形凹槽,并且所述调节旋钮转动安装在该圆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有连接板,所述下连
接道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的右侧外壁,所述连接板的内壁滑动安装有传动滑板,所述传动滑板靠近下连接道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斜板,所述传动滑板远离下连接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左端,所述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右侧内壁上。
[0015]优选的,所述防滑斜板呈偏向靠近壳体中心一侧倾斜状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上插孔中固定设置有另一组防脱结构。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在使用时,为了提高插座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有调整结构,配合蜗杆二与蜗轮二,以使得转盘可以带动下连接道进行相应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两头插座与三头插座的使用需求,进而提高插座整体的实用性,减少对插座插孔资源的浪费。
[0020](2)、该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在使用时,为了避免插座内部在不使用时出现积灰现象,通过设置有防脱结构,配合传动滑板与抵紧弹簧,以使得下连接道的出口可以在不使用时被完全遮挡,减少外部空气中灰尘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4中A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后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壳体;2、上插孔;3、上连接道;4、下连接道;5、调整结构;51、调节旋钮;52、蜗杆一;53、蜗杆二;54、蜗轮一;55、转盘;56、蜗轮二;6、防脱结构;61、连接板;62、传动滑板;63、防滑斜板;64、伸缩杆;65、抵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上插孔2,上插孔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道3,壳体1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下连接道4,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5,调整结构5包括有调节旋钮51,壳体1的外壁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51,调节旋钮5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蜗杆一52的端部,壳体1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二53的端部,蜗杆二53贯穿有蜗轮一54,且蜗轮一54与蜗杆二53固定连接,壳体1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转盘55,转盘55贯穿有蜗轮二56,且蜗轮二56与转盘55固定连接。
[002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壳体1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外部电线的通孔,以使得外部电线可以通过该通孔连通至壳体1的内部,从而为壳体1内部的电路连接位置进行供电,同时,下连接道4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下连接道4以上连接道3的中轴线为对称轴
对称设置,以使得上连接道3与两组下连接道4可以配合对三插孔插头进行连接,进一步的,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直径大于调节旋钮51外径的圆形凹槽,并且调节旋钮51转动安装在该圆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同时调节旋钮51的外壁未超出壳体1的外壁,以使得壳体1可以为调节旋钮51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防误触保护效果,另外,蜗杆一5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右侧内壁上,同时,蜗轮一54与蜗杆一52相啮合并实现传动,具体的,通过转动调节旋钮51,配合蜗杆一52,以使得蜗轮一54带动作为其旋转轴的蜗杆二53进行转动,进一步的,蜗杆二53的弧形外壁上设置的螺纹以蜗杆二53的中轴线为对称轴镜像设置,同时,蜗轮二56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蜗轮二56以上连接道3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另外,蜗轮二56与蜗杆二53相啮合并实现传动,具体的,在蜗杆二53转动时,两组蜗轮二56保持相对反向转动,进一步的,转盘55的左侧外壁与下连接道4的右端固定连接,以使得在转盘55转动时,带动下连接道4进行同速同向转动。
[0030]另外,为了对插座的内部起到防灰的效果,避免在外部环境中使用时插座未插上插头时灰尘落入,造成短路等风险,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脱结构6,防脱结构6包括有连接板61,下连接道4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1的右侧外壁,连接板61的内壁滑动安装有传动滑板62,传动滑板62靠近下连接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上插孔(2),所述上插孔(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上连接道(3),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下连接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整结构(5),所述调整结构(5)包括:调节旋钮(51),所述壳体(1)的外壁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51),所述调节旋钮(5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蜗杆一(52)的端部;蜗杆二(53),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二(53)的端部,所述蜗杆二(53)贯穿有蜗轮一(54),且蜗轮一(54)与蜗杆二(53)固定连接;转盘(55),所述壳体(1)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转盘(55),所述转盘(55)贯穿有蜗轮二(56),且蜗轮二(56)与转盘(5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防脱型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道(4)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下连接道(4)以上连接道(3)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设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福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