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96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包括圆柱电池、传送带、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圆柱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帽盖,所述帽盖设置在电池本体的顶部,传送带呈倾斜设置,并与电池本体的侧面相贴合,第一侧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与电池本体的底面相贴合,第二侧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侧板靠近帽盖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帽盖位于凹槽内;在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隔开圆柱电池的顶部折边处和帽盖,避免了圆柱电池上的帽盖发生脏污,不仅保证了圆柱电池的外观,减少了返工成本,而且还保证了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圆柱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生锈,在生产时,操作人员需要对圆柱电池的壳体和顶部折边进行涂油处理,涂油后的电池被传送带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0003]中国专利CN209241426U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池热缩包装前的输送装置,包括皮带传送机构、固定于皮带传送机构两侧用以对皮带传送机构上电池进行侧向限位的两侧挡板、以及横固于皮带传送机构传送末端上方的压板,压板前方的两侧挡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插槽,一U形护板两侧板底面分别固定有若干销柱,若干销柱一一对应插置于两侧挡板上的插槽内,本技术堆积的电池在U形护板的限位下不会溢出,且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快速,同时该固定结构可拆卸,方便U形护板的更换或拆除,以适应更多不同的应用场合。
[0004]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上述输送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使用皮带传送机构传送圆柱电池时,圆柱电池会在皮带传送机构上转动,由于皮带传送机构呈平躺式设置,因此在转动过程中圆柱电池的顶部折边和帽盖均会与两侧挡板发生接触,当电池顶部折边处的涂油量不均匀时,防锈油会残留在两侧挡板上造成两侧挡板脏污,进而造成圆柱电池的帽盖脏污,这样不仅影响了圆柱电池的外观,增加了人工擦拭圆柱电池脏污部位的返工成本,而且容易造成帽盖虚焊,影响了后续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避免了圆柱电池的帽盖脏污,不仅保证了圆柱电池的外观,而且还提高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包括圆柱电池和传送带,圆柱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帽盖,所述帽盖设置在电池本体的顶部,传送带呈倾斜设置,并与电池本体的侧面相贴合。
[0007]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沿传送带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与电池本体的底面相贴合,第二侧板沿传送带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侧板与电池本体的顶面之间存在贴合间隙D,第二侧板靠近帽盖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穿过第二侧板的两侧,帽盖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存在接触间隙L。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0
°
~45
°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与电池本体底面相贴合的外表面做光整加工处理。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贴合间隙D的尺寸范围为1mm~2mm。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接触间隙L的尺寸范围在1mm以内。
[00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帽盖的顶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接触间隙L1的尺寸范围在0.5mm以内。
[00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帽盖的侧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接触间隙L2的尺寸范围为0.5mm~1mm。
[0015]本技术的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在第二侧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隔开圆柱电池的顶部折边处和帽盖,避免了圆柱电池上的帽盖发生脏污,不仅保证了圆柱电池的外观,减少了返工成本,而且还保证了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圆柱电池的生产效率;
[0017](2)将传送带倾斜设置,防止了圆柱电池的顶部折边处与第二侧板发生接触,避免了防锈油残留在第二侧板上造成第二侧板脏污;
[0018](3)在电池本体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贴合间隙D,进一步防止了圆柱电池的顶部折边处与第二侧板发生接触;
[0019](4)在帽盖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接触间隙L,防止了圆柱电池上的帽盖与凹槽的内壁发生接触,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帽盖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圆柱电池;11、电池本体;12、帽盖;2、传送带;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包括圆柱电池1、传送带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
[0027]圆柱电池1包括电池本体11和帽盖12,所述帽盖12设置在电池本体11的顶部,这里帽盖12在圆柱电池1上起正极导电端子和安全阀门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帽盖12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盖、胶圈、防爆膜片、铝片(或镍片)和孔板。
[0028]传送带2用于传输圆柱电池1,所述传送带2呈倾斜设置,并与电池本体11的侧面相
贴合,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倾斜设置的传送带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圆柱电池1的顶部折边处与第二侧板4发生接触,避免了防锈油残留在第二侧板4上造成第二侧板4脏污。
[0029]为了使圆柱电池1的重心偏向于传送带2,保证圆柱电池1的正常运输,所述传送带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10
°
~45
°
,具体的,所述传送带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30
°

[0030]第一侧板3用于防止圆柱电池1从传送带2上掉落,所述第一侧板3沿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2的下方,第一侧板3与电池本体11的底面相贴合,这里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侧板3上与电池本体11底面相贴合的外表面做光整加工处理,以减小在运输过程中电池本体11与第一侧板3之间的摩擦力。
[0031]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或自动输送装置将圆柱电池1放置在传送带2上进行运输,由于传送带2呈倾斜设置,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圆柱电池1上电池本体11的底面会贴合在第一侧板3上,并在第一侧板3的外表面上运动。
[0032]第二侧板4对传送带2上的圆柱电池1进行侧向限位,所述第二侧板4沿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2的上方,第二侧板4与电池本体11的顶面之间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包括圆柱电池(1)和传送带(2),其中,圆柱电池(1)包括电池本体(11)和帽盖(12),所述帽盖(12)设置在电池本体(1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传送带(2)呈倾斜设置,并与电池本体(11)的侧面相贴合;还包括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其中,第一侧板(3)沿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2)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3)与电池本体(11)的底面相贴合;第二侧板(4)沿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设置在传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二侧板(4)与电池本体(11)的顶面之间存在贴合间隙D,第二侧板(4)靠近帽盖(1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沿传送带(2)的传输方向穿过第二侧板(4)的两侧;帽盖(12)位于凹槽(41)内,并与凹槽(41)的内壁之间存在接触间隙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电池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与水平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豪周雷军闻寅叶清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