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89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地勤仓领域,公开了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其包括地勤仓本体(1),地勤仓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升降装置(2);地勤仓本体(1)内还安装有喷气除尘装置,喷气除尘装置包括喷气组件(3)和引流组件(4),喷气组件(3)包括喷气管(31)、喷气座(32)和调节喷嘴(33),引流装置(4)包括竖直设置的引流管(41),引流管(4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流孔(411)。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井下无人机充电以及除尘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监控装置对无人机的各种状态进行监测,实现了对井下无人机的自动管理,大大提高了无人机在井下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地勤仓领域,尤其涉及了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无人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无人机的续航问题以及井下灰尘会对无人机的电机等精密设备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无人机在井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返回井上进行充电和除尘,这大大降低了井下无人机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无人机地勤仓,旨在提供无尘的停靠环境,为无人机提供自动充电,自动除尘,视觉监测等服务,提高井下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包括地勤仓本体,地勤仓本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地勤仓本体内安装有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仓门正下方,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柱和停放平台;地勤仓本体内还安装有喷气除尘装置,喷气除尘装置包括喷气组件和引流组件,喷气组件包括喷气管、喷气座和调节喷嘴,喷气管连接有气泵,喷气座为中空的圆管体,喷气座的下端与喷气管密封固接,还包括导流安装柱,导流安装柱与喷气座同轴设置并通过安装筋固装在喷气座的上端内壁上,导流安装柱的外端设有螺孔,调节喷嘴通过与螺孔配合的螺钉安装在导流安装柱上,调节喷嘴与喷气座上端端口配合形成环形喷气道;引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地勤仓本体下部的引流管,引流管中空设置并与气泵连接,引流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流孔,引流孔的轴向均斜向下设置。
[0006]作为优选,喷气座上端开口为喇叭形开口,调节喷嘴为倒锥台结构,调节喷嘴与喷气座间隙配合,调节喷嘴外壁与喷气座开口的锥度相同。
[0007]作为优选,调节喷嘴的外壁设有凸筋,凸筋圆周分布在调节喷嘴的外壁上。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喷气支架,喷气支架包括横架和多根竖杆,横架为环形架并水平设置,横架围绕在升降装置外,竖杆连接横架和地勤仓本体顶部;喷气组件和气泵安装在横架的上端,引流组件安装在竖杆的下端并向下延伸。
[0009]作为优选,横架内中空,气泵与横架的内腔连通,喷气管为弧形管,喷气管的下端与横架的内腔连通,喷气管和横架之间通过密封环连接。
[0010]作为优选,引流管与横架的内腔连通,引流管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横架上,引流孔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
~75
°

[0011]作为优选,竖杆有多根,竖杆为螺纹杆,还包括固装在地勤仓本体内壁上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与竖杆固接并带动竖杆旋转,横架上设有与竖杆螺纹配合的螺孔。
[0012]作为优选,地勤仓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个多个向内延伸的挡板,挡板倾斜向下且上下交错设置,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35
°
,挡板的延伸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档条,挡
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3]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地勤仓本体侧壁上的检修除尘门。
[0014]作为优选,停放平台上安装有档条,档条有四个且相互连接形成井字形档条组,档条与无人机配合并锁定无人机在停放平台上的位置。
[0015]作为优选,档条的一端设有螺母座,还包括安装在停放平台上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停放平台上,调节螺杆与档条垂直设置,调节螺杆连接有调节电机,调节螺杆与螺母座螺纹配合并带动档条移动。
[0016]作为优选,档条的另一端设有滑孔,还包括与调节螺杆平行设置的滑杆,滑孔与滑杆配合。
[0017]作为优选,档条有四根,四根档条两两垂直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档条上的螺母座分别为左旋螺母座和右旋螺母座且与同一根调节螺杆配合。
[0018]作为优选,档条朝向无人机的一侧设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弯曲向下延伸的凸起,档条排列有多个防滑凸起。
[0019]作为优选,停放平台上设有无线电充电板。
[0020]作为优选,仓门上设有密封条。
[0021]作为优选,地勤仓本体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升降模块、固定模块、充电模块、喷气模块、监测模块和发送模块;
[0022]升降模块与升降装置连接并控制其升降;
[0023]固定模块与调节电机连接并控制档条的移动;
[0024]充电模块与无线电充电板连接并控制其向无人机供电;
[0025]喷气模块与气泵连接并控制气泵工作;
[0026]监测模块与安装在地勤仓本体内的摄像机连接;
[0027]发送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外界移动端连接。
[0028]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停放平台设计在实现对无人机自动充电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固定,有效防止无人机在后续除尘过程中发生侧翻;喷气除尘装置与竖直移动平台相连接,大大增加了喷气除尘装置有效的工作范围,从而实现对无人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清洁,有效提高无人机的工作寿命;井下无人机地勤仓有效解决了目前井下无人机充电以及除尘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监控装置对无人机的各种状态进行监测,实现了对井下无人机的自动管理,大大提高了无人机在井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气组件、引流组件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图3的喷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地勤仓本体、2—升降装置、3—喷气组件、4—引流组件、5—气泵、6—喷气支架、7—挡板、8—档条、—无线电充电板、—控制器、11—仓门、12—检修除尘门、21—升降柱、22—停放平台、31—喷气管、32—喷气座、33—
调节喷嘴、331—凸筋、34—导流安装柱、341—安装筋、41—引流管、411—引流孔、61—横架、62—竖杆、63—升降电机、71—弧形档条、72—透气孔、81—螺母座、82—调节螺杆、83—调节电机、84—滑孔、85—滑杆、—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实施例1
[0036]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如图所示,包括地勤仓本体1,地勤仓本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11,地勤仓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位于仓门11正下方,升降平台2包括升降柱21和停放平台22,使用时,仓门11打开,升降柱21带动停放平台22升至仓门口位置,无人机移动至停放平台22后,停放平台22下降,仓门11关闭,此时的无人机位于地勤仓本体1内进行除尘和数据监测;地勤仓本体1内还安装有喷气除尘装置,喷气除尘装置包括喷气组件3和引流组件4,喷气组件3包括喷气管31、喷气座32和调节喷嘴33,喷气管31连接有气泵5,喷气座32为中空的圆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勤仓本体(1),地勤仓本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11),地勤仓本体(1)内安装有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位于仓门(11)正下方,升降平台(2)包括升降柱(21)和停放平台(22);地勤仓本体(1)内还安装有喷气除尘装置,喷气除尘装置包括喷气组件(3)和引流组件(4),喷气组件(3)包括喷气管(31)、喷气座(32)和调节喷嘴(33),喷气管(31)连接有气泵(5),喷气座(32)为中空的圆管体,喷气座(32)的下端与喷气管(31)密封固接,还包括导流安装柱(34),导流安装柱(34)与喷气座(32)同轴设置并通过安装筋(341)固装在喷气座(32)的上端内壁上,导流安装柱(34)的外端设有螺孔,调节喷嘴(33)通过与螺孔配合的螺钉安装在导流安装柱(34)上,调节喷嘴(33)与喷气座(32)上端端口配合形成环形喷气道;引流装置(4)包括竖直设置的引流管(41),引流管(41)中空设置并与气泵(5)连接,引流管(4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引流孔(411),引流孔(411)的轴向均斜向下设置,引流孔(4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
~7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其特征在于:喷气座(32)上端开口为喇叭形开口,调节喷嘴(33)为倒锥台结构,调节喷嘴(33)与喷气座(32)间隙配合,调节喷嘴(33)外壁与喷气座(32)开口的锥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井下无人机地勤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气支架(6),喷气支架(6)包括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桑沈安文王治鹏张明臻唐其鹏罗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