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54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竖立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内侧的泵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吸水管和注水管,并且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架,而且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盛放仓,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还包括:搅拌杆,转动连接于筒体的上端内壁;轴杆,转动安装于筒体的内侧。该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水体驱动设备进行工作,实现对不同药剂的均匀投放,实现对不同类型水体的处理,同时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抖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也避免发生堵塞,进而提高水体处理效果。提高水体处理效果。提高水体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资源的匮乏,水体回收再利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回收利用装置可以对地下水、雨水以及部分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回收,从而实现再利用,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但是现有的水回收利用装置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327049U的一种水回收利用装置,其通过隔板的设置,隔板可以跟随转动轴转动,可以快速地滤除废水中的杂质,效率高;通过螺旋桨叶的设置,可以提高了药物与废水的反应速率,使药物与废水的反应充分,进一步滤除废水中的杂质;通过过滤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游离的金属离子和甲醛等杂质,提高废水的净化率,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外界驱动设备来驱动设备内部搅拌部件的持续运动,增加了水处理能耗,同时其在药剂投放口固定,使得药剂落点单一,从而减缓了药剂与水体的混合效率,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水回收利用装置需要使用外界驱动设备来驱动设备内部搅拌部件的持续运动,增加了水处理能耗,同时其在药剂投放口固定,使得药剂落点单一,从而减缓了药剂与水体的混合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竖立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内侧的泵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吸水管和注水管,并且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同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架,而且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盛放仓,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
[0006]还包括:搅拌杆,转动连接于筒体的上端内壁,所述搅拌杆的上端杆体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活动板和第一水轮,且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投药件,并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
[0007]衔接管,贯穿于筒体的上端,用来实现排料;
[0008]隔板,一体化设置于筒体的内侧,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连通有阀管;
[0009]过滤板,设置于筒体的内侧,所述过滤板与筒体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0]轴杆,转动安装于筒体的内侧,所述轴杆的中间位置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水轮。
[0011]优选的,所述注水管的上端贯穿筒体,且所述注水管与第一水轮的叶片位置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水轮与筒体同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注水管可以将水体排放冲向第一水轮,进而使得第一水轮在水流作用下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搅拌杆对水体进行搅拌,利于后续药剂和水体的
混合。
[0013]优选的,所述投药件关于活动板的中轴线轴向等角度设置有六个,且关于活动板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投药件中存放有相同的处理剂,并且所述投药件的下端料口贴合于筒体的上表面,同时所述投药件的下端料口与衔接管在同一圆周上并位置对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机带动支架进行旋转时,可以对投药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盛装不同药剂的投药件可以与衔接管相对接。
[001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贴合于衔接管的下端面,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的通孔与衔接管的下端位置对应设置,并且所述通孔与投药件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搅拌杆旋转过程中可以带动活动板进行同步旋转,使得通孔与衔接管可以间歇连通,使得药剂可以定量进入投药件中,使得投药件在旋转过程中将药剂均匀投放至筒体中的水体中,进而提高药剂和水体的混合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隔板中间位置连接的管阀与第二水轮的叶片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水轮与过滤板不接触,并且所述轴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凸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药剂反应完成后,将水体通过管阀进行排放,此时水体会冲击第二水轮,使得第二水轮通过轴杆带动凸轮进行旋转。
[0019]优选的,所述凸轮与过滤板的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过滤板的外壁贴合于筒体的内壁,并且所述过滤板通过弹簧与筒体构成弹性升降结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凸轮旋转过程中,可以间歇抵触推动过滤板进行下移,使得过滤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弹性升降调节,从而对其上表面的滤出的杂质进行抖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避免过滤板堵塞。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水体驱动设备进行工作,实现对不同药剂的均匀投放,实现对不同类型水体的处理,同时可以对过滤板进行抖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也避免发生堵塞,进而提高水体处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0022]1、设置有注水管、第一水轮和投药件,通过注水管可以将需要处理的水体排向筒体,使得水体冲击第一水轮,进而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投药件可以对衔接管中掉落的药剂进行间歇盛接,并均匀撒向筒体,从而提高后续药剂和水体的混合效果,当需要针对地下水、雨水和废水等不同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旋转支架,可以调节盛放仓来投放对应药剂;
[0023]2、设置有过滤板、第二水轮和凸轮,当排放的水体冲击第二水轮时,第二水轮会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凸轮进行同步旋转,使得凸轮间歇抵触过滤板,进而使得过滤板进行弹性抖动,从而有效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同时避免过滤板发生堵塞,有效提高装置的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投药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第一水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过滤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筒体;2、控制器;3、吸水管;4、注水管;5、电机;6、支架;7、盛放仓;8、搅拌杆;9、第一水轮;10、活动板;11、投药件;12、通孔;13、衔接管;14、隔板;15、排液管;16、过滤板;17、弹簧;18、轴杆;19、第二水轮;20、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竖立放置的筒体1,筒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且控制器2内侧的泵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吸水管3和注水管4,并且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同时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架6,而且支架6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竖立放置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且所述控制器(2)内侧的泵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吸水管(3)和注水管(4),并且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同时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支架(6),而且所述支架(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盛放仓(7),所述筒体(1)的下端连接有排液管(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杆(8),转动连接于筒体(1)的上端内壁,所述搅拌杆(8)的上端杆体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活动板(10)和第一水轮(9),且所述活动板(10)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投药件(11),并且所述活动板(10)上开设有通孔(12);衔接管(13),贯穿于筒体(1)的上端,用来实现排料;隔板(14),一体化设置于筒体(1)的内侧,所述隔板(14)的中间位置连通有阀管;过滤板(16),设置于筒体(1)的内侧,所述过滤板(16)与筒体(1)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弹簧(17);轴杆(18),转动安装于筒体(1)的内侧,所述轴杆(18)的中间位置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水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雨水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4)的上端贯穿筒体(1),且所述注水管(4)与第一水轮(9)的叶片位置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军袁章强陈寿伟张大权吴志平蒋友书周志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