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24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冷却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冷却套,固定板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壁处开设冷却槽,固定板上还开设连通所述冷却槽的注液口和出液口;冷却套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通过将冷却套装入第一通孔中,冷却套可对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封闭通道。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注液口向冷却槽内持续注入冷却液,吸收电机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固定板传递到机床等设备上。并且,通过冷却套对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无需直接在固定板内加工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封闭通道,降低了相应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床上的电机一般通过电机安装板和电机座与机床铸件直接连接。在电机工作过程中,电机产生的热量会由电机安装板传递到机床铸件上,使机床铸件因受热而变形。由于机床铸件上安装有精密导轨,因此机床铸件的变形会影响精密导轨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可吸收电机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以对电机进行冷却。
[0004]本实施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冷却组件,包括:
[0006]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处开设冷却槽,所述固定板上还开设连通所述冷却槽的注液口和出液口;以及
[0007]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开设第二通孔,所述冷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冷却套对所述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所述冷却槽为首端和尾端不连通的环形槽,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槽的首端,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槽的尾端。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设置于所述冷却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槽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所述冷却套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所述冷却套的端部向外径向延伸形成挡圈,所述冷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挡圈抵顶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挡圈上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螺纹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于外部结构,所述定位环开设第三通孔,所述固定板沿第一通孔的径向形成安装环,所述安装环、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同轴,且所述安装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适配,所述安装环安装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和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均为锥形面,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和所述安装环的外壁相互贴合。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组件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上开设第三固定孔,所述定位环上开设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并螺纹固定于外部结构。
[0016]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和以上所述的冷却组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机安装结构,通过将冷却套装入第一通孔中,冷却套可对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封闭通道。在电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注液口向冷却槽内持续注入冷却液,吸收电机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固定板传递到机床等设备上。并且,通过冷却套对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无需直接在固定板内加工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封闭通道,降低了相应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冷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冷却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所示冷却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所示冷却组件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机安装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0、固定板;11、第一通孔;12、冷却槽;13、注液口;14、出液口;15、安装环;151、锥形面;16、第二固定孔;17、第三固定孔;20、冷却套;21、第二通孔;22、挡圈;221、第一固定孔;30、电机;40、第一密封圈;50、第二密封圈;60、定位环;61、第三通孔;62、第四固定孔;70、机床铸件;80、旋转部件;90、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结构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结构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结构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6]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0027]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内有功率损耗,如绕组导线的直流电阻通电发热(铜损)、铁芯内部的涡流(铁损)、轴承的机械磨擦和转子与空气的磨擦等种种原因,会导致电机发热升温,并向周围传递热量。
[0028]当电机应用于精密机床等设备时,电机产生的热量会由电机安装板传递到机床铸件上,使机床铸件因受热而变形,从而影响机床铸件上精密导轨的正常工作,导致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降低。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组件,可对电机或者其它类似的驱动元件进行散热冷却。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冷却组件包括固定板10和冷却套20,固定板10上开设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孔壁处开设冷却槽12,固定板10上还开设连通冷却槽12的注液口13和出液口14;冷却套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冷却套20设置于第一通孔11内,使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同轴,且使冷却套20对固定板10上的冷却槽12的槽口进行封闭。
[0030]固定板10用于固定电机,可将固定板10安装至机床等外部设备,并使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与机床上的旋转部件连接,从而在电机的转轴转动时,可驱动旋转部件进行转动。
[0031]冷却套20的外径与第一通孔11的孔径适配,通过将冷却套20装入固定板10的第一通孔11内,冷却套20的外壁可贴合第一通孔11的孔壁,并使第一通孔11的孔壁上冷却槽12的槽口被冷却套20所封闭,进而形成封闭的通道。
[0032]电机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注液口13向冷却槽12内持续注入冷却液(如冷却水、冷却油等),使冷却液吸收电机传递到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处开设冷却槽,所述固定板上还开设连通所述冷却槽的注液口和出液口;以及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开设第二通孔,所述冷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冷却套对所述冷却槽的槽口进行封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为首端和尾端不连通的环形槽,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槽的首端,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槽的尾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设置于所述冷却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槽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端部向外径向延伸形成挡圈,所述冷却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挡圈抵顶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钦泰李作龙曾一健李勇霖孙逊王波李剑锋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