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19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包括第一、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瓶腔连通的出料嘴及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内设有对接内螺纹,所述第一对接口与第一瓶腔之间设有堵塞,所述堵塞背向出料嘴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孔底设有朝堵塞径向方向开设的混合孔;所述第二瓶体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端面设有用于封闭第二瓶腔的封膜,所述第二对接口外壁设有对接外螺纹;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包装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的包装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包装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护肤品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二合一的护肤品为保证使用效果,需要在使用前进行混合,因此需要一种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又能在使用时进行顺利混合,同时又能保证使用效果及使用便捷性的包装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的分体式包装瓶。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包括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瓶腔连通的出料嘴及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内设有对接内螺纹,所述第一对接口与第一瓶腔之间设有堵塞,所述堵塞背向出料嘴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孔底设有朝堵塞径向方向开设的混合孔;所述第二瓶体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端面设有用于封闭第二瓶腔的封膜,所述第二对接口外壁设有对接外螺纹;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的第一行程时,所述堵塞设有沉孔的一端刺破封膜并到达第二行程,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的第二行程时,所述第二对接口推动堵塞使堵塞往出料嘴方向移动并使混合孔进入第一瓶腔,从而使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导通。
[0005]上述结构中,第一瓶体用于存放A剂,第二瓶体用于存放B剂,A剂为液体,B剂为固体颗粒或粉末;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在旋合过程中,随着第二瓶体相对于第一瓶体轴向方向推进,在第一形成时促使堵塞刺破封膜,而后在第二行程时推动堵塞使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导通,此时A剂进入第二瓶腔与B剂混合,并在使用时倒置第一瓶体使混合液从出料嘴流出;具有密封性好,其整体使用方式简单便捷,卫生可靠的优点;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通过螺纹旋合产生的推力可轻松推动堵塞开启,故保证密封性的同时降低了堵塞的开启力度,对女士来说非常友好。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瓶体包括存储管及对接套,所述存储管一端与对接套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瓶腔位于存储管内,所述出料嘴位于存储管背向对接套的一端;所述对接内螺纹位于对接套背向存储管的一端,所述对接套朝向存储管的一端设有滑孔,所述堵塞位于滑孔内。
[0007]上述结构中,存储管与对接套分体设置便于注塑脱模,也便于堵塞的安装。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孔朝向对接内螺纹的一端设有挡肩;所述堵塞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直径依次减小的塞帽、出料段、助推段及刺破段,所述沉孔自刺破段往塞帽方向开设至出料段,所述混合孔位于出料段上;所述塞帽与滑孔过盈配合实现密封的同时留有轴向位移自由度,所述助推段与挡肩内圆柱壁过盈配合实现密封的同时留有轴向位移自由度;所述塞帽位于滑孔内时出料段与助推段对接处端面与挡肩端面相抵并使助推
段位于对接内螺纹内。
[0009]上述结构中,塞帽与滑孔过盈配合、助推段与挡肩内圆柱壁过盈配合既保证了密封性,同时也使堵塞的轴向滑动阻力大于其刺破封膜的阻力,从而保证了第一行程状态下能率先刺破封膜。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对接口内径大于刺破段外径;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的第二行程时,所述助推段与刺破段交界处的端面与第二对接口端面相抵;所述第二行程的距离大于塞帽从滑孔内滑出的距离。
[0011]上述结构中,第二对接口内径大于刺破段外径能保证刺破段穿过封膜进入第二对接口;助推段与刺破段交界处的端面与第二对接口端面相抵有助于推动堵塞轴向位移;第二行程的距离大于塞帽从滑孔内滑出的距离可保证堵塞移动后其出料段的混合孔能进入第一瓶腔内。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刺破段端面倾斜设置呈斜口状。
[0013]上述结构中,斜口状的刺破段端面有利于刺破封膜。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瓶体包括带瓶口的瓶身及与瓶口对接的旋合套,所述对接外螺纹位于旋合套外壁上,所述第二对接口开设于旋合套上,所述封膜位于旋合套设有第二对接口的一端端面上。
[0015]上述结构中,瓶身为玻璃材质,旋合套为塑料材质,玻璃材质的瓶身便于展现B剂的混合状态,美观性佳且质感好;旋合套则用于与封膜热封后与瓶身连接成第二瓶体。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合套与瓶身螺纹旋合对接。
[0017]上述结构中,旋合套与瓶身之间还可采用卡扣的方式对接。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瓶体还设有用于封堵出料嘴的第一瓶盖。
[0019]上述结构中,第一瓶盖套于存储管上,所述第一瓶盖内腔端部设有堵头,所述堵头插于出料嘴内。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瓶体设有第二对接口的一端套有第二瓶盖。
[0021]上述结构中,第二瓶盖用于保护封膜。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储管为塑料材质可被手指捏扁且具有回弹至原有形状的弹性。
[0023]上述结构中,便于挤出混合后的药剂。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对接口与第二对接口对接前其对接内螺纹上旋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在第一对接口与第二对接口对接时取下。
[0025]上述结构中,保护盖可用于封闭第一对接口,避免异物进入对接内螺纹及堵塞的沉孔、混合孔内造成污染。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瓶体用于存放A剂,第二瓶体用于存放B剂,A剂为液体,B剂为固体颗粒或粉末;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在旋合过程中,随着第二瓶体相对于第一瓶体轴向方向推进,在第一形成时促使堵塞刺破封膜,而后在第二行程时推动堵塞使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导通,此时A剂进入第二瓶腔与B剂混合,并在使用时倒置第一瓶体使混合液从出料嘴流出;具有密封性好,其整体使用方式简单便捷,卫生可靠的优点;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通过螺纹旋合产生的推力可轻松推动堵塞开启,故保证密封性的同时降低了堵塞的开启力度,对女士来说非常友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整体立体结构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整体全剖立体结构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对接前立体结构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整体爆炸立体结构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整体全剖爆炸立体结构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开始旋合状态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在第一行程下堵塞刺破封膜状态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在第二行程下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导通状态示意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内容物混合后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6]图中标号含义:10

第一瓶体;11

存储管;111

第一瓶腔;112

出料嘴;12

对接套;121

第一对接口;12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瓶腔连通的出料嘴及第一对接口,所述第一对接口内设有对接内螺纹,所述第一对接口与第一瓶腔之间设有堵塞,所述堵塞背向出料嘴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孔底设有朝堵塞径向方向开设的混合孔;所述第二瓶体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端面设有用于封闭第二瓶腔的封膜,所述第二对接口外壁设有对接外螺纹;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的第一行程时,所述堵塞设有沉孔的一端刺破封膜并到达第二行程,所述对接内螺纹与对接外螺纹旋合的第二行程时,所述第二对接口推动堵塞使堵塞往出料嘴方向移动并使混合孔进入第一瓶腔,从而使第二瓶腔与第一瓶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体包括存储管及对接套,所述存储管一端与对接套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瓶腔位于存储管内,所述出料嘴位于存储管背向对接套的一端;所述对接内螺纹位于对接套背向存储管的一端,所述对接套朝向存储管的一端设有滑孔,所述堵塞位于滑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朝向对接内螺纹的一端设有挡肩;所述堵塞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直径依次减小的塞帽、出料段、助推段及刺破段,所述沉孔自刺破段往塞帽方向开设至出料段,所述混合孔位于出料段上;所述塞帽与滑孔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之美雅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