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及安装方法,左弯把和右弯把安装在车把最里端,通过在拐把中放置吸能簧,插杆细端六方插入拐把六方孔中压住吸能簧。当拉力摩托倒车后,会压缩吸能簧,降低冲击力,防止把手摔断,进一步降低车把变形或者摔断的风险。拉力摩托车速较快,摔倒时候还会伴随着滑移,通过侧护板和堵头可以有效对其保护。还根据气温和车速要求选装挡风。装挡风。装挡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力摩托车车把防护
,具体是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现在越来越受欢迎,很多人喜欢诗和远方,喜欢骑着拉力摩托浪迹天涯。但是长途骑行中,风险较高,路况复杂容易出现紧急情况并摔车,在摔车的时候车把一般先着地。由于摩托摔倒车把着地的瞬间具有较大的动量P,所以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车把变形甚至折断;另外摩托车把上有离合手把和刹车手把,摩托摔倒的时候,前轮会向摔倒的方向倾斜,地面凹凸不平也会有石头等坚硬物体,在摔倒后很容易摔坏离合手把或者刹车手把。拉力摩托一般车速较高,风对手影响较大,需要降低风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及调整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包括右弯杆、左弯杆、插杆、吸能簧、横杆、挡风,所述右弯杆和左弯杆小端头通过销钉固定在固定夹上,所述固定夹通过销钉固定在车把最里端;所述吸能弹簧安装在右弯杆和左弯杆大端头孔最深处,所述插杆六方端分别插进右弯杆和左弯杆端头孔;所述横杆通过销钉连接插杆另一端,横杆另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到端头上;所述端头通过车把螺钉固定在车把两端孔上;所述车把螺钉通过楔形螺母和楔形管的楔形力使其和车把内壁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固定端头;所述端头外端螺纹固定有堵头;所述横杆套有侧护板,并通过销钉定位;所述左弯杆和右弯杆上,套有挡风。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夹内部为圆弧且小于半圆,且均匀分布小沟槽;所述固定夹两边均有凸台,且两边凸台中心对称有螺纹孔,一边的凸台有切削,切削面宽度和凸台一致,长度小于凸台长度,且靠外边缘全部切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弯杆和左弯杆,为三向拐弯,且两头为大小端,中间为中端,大端中心有深孔,深孔里端为圆孔,圆孔内放置所述吸能簧,所述吸能簧外径略小于深孔外径,深孔外端为六方孔,所述六方孔的六方内切圆大于深孔圆孔直径;所述右弯杆和左弯杆相对大端底面左右对称,分别安装在车把左右两边;所述右弯杆和左弯杆横切面为正方形,且正方形四个角有倒角;所述小端有穿透孔,且小端两个侧边有圆角,圆角直径和横切面正方形边长一致,小端有穿透孔,孔中心和圆角中心重合。所述插杆两端分为
粗端和细端,粗端横切面为正方形且四角有倒角,细端横切面为正六方形,所述六方形内切圆略小于所述右弯杆大端正六边形孔的内切圆,粗端和细端连接位置有圆角,粗端和细端中心轴同轴,细端顶部有小圆台;所述插杆粗端头部有U型槽,U型槽上平面和插杆上面平行,且有和U型槽垂直的穿透螺纹孔,U型槽底部不是平面,底部为中间高的人字形双对称斜面;插杆粗端头部有双面圆角,圆角直径和插杆宽度一致,圆角中心和穿透螺纹孔中心重合,所述插杆六方形细端长度和上述右弯杆大端六方孔深度一致。所述插杆六方形细端插入上述右弯杆和左弯杆大端六方孔中压上吸能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两端分为凸端和凹端,凸端有垂直的穿透孔,头部有和穿透孔同圆心的圆角,且圆角直径和横杆横截面正方形长一致,凸端的突出台和插杆U型槽匹配,凸端底部为人字形双对称斜面;横杆凹端有穿透螺纹孔,上述侧护板套装在横杆上,且通凹端的销钉限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底面有滚花沟槽,底部中心有穿透细孔,细孔直径略大于所述车把螺钉外径,端头上端有与细孔同轴的粗螺纹孔;端头主体为长方形并切四角为圆角,短边向外有凸台,凸台方向为端头的左边,凸台有横向穿透孔,凸台下面角为圆角,圆心和穿透孔圆心重合,凸台厚度和横杆凹端匹配;所述堵头近似螺钉,有螺纹和上述粗螺纹孔匹配,所述堵头顶部有内六方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螺母整体为圆柱体,且有斜切,削斜切底部位置高于楔形螺母高度三分之一以上,外径略小于车把内孔直径,中心有垂直底面的穿透螺纹孔,可以匹配上述车把螺钉,所述楔形螺母外包围面滚花增加摩擦力;所述楔型管顶部小于30度斜切,斜切底位置高于楔型管高度三分之一以上,外包围面滚花增加摩擦力。
[0010]上述的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及安装方法,包括所述所述固定夹上端尽量靠近车把中心固定位置,且凸台方向为摩托车前轮正前方;所述插杆分别安装在右弯杆和左弯杆的大端六方孔中,内部有吸能簧并处于轻微压缩状态,当车把过长,会使得所述吸能簧没有被压缩,这时候需要在吸能簧底部放置小螺母或者小垫片增加压力;当车把过短,所述内部吸能簧处于过度压紧状态插杆的行程就会变小,影响吸能效果,可以分别切处右弯杆和左弯杆大端一小部分,同时切除插杆相同长度,并结合小垫片改善吸能簧压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弯把和右弯把安装在车把最里端,通过在拐把中放置吸能簧,插杆细端六方插入拐把六方孔中压住吸能簧。当拉力摩托倒车后,会压缩吸能簧,降低冲击力,防止把手摔断,进一步降低车把变形或者摔断的风险。拉力摩托车速较快,摔倒时候还会伴随着滑移,通过侧护板和堵头可以有效对其保护。还根据气温和车速要求选装挡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右把连接结构示意图(含挡风)。
[0014]图3为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左把连接结构示意图(不含挡风)。
[0015]图4为车把紧固件爆炸图。
[0016]图5为插杆和横杆独立连接示意图及A
‑
A半剖视图。
[0017]图6为插杆和横杆及侧护板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吸能护弓1、车把2、车座3、后轮4、前轮5、发动机6、前减震7、刹车把手8、离合把手9、挡风91、固定夹113、右弯杆123、左弯杆124、插杆131、横杆141、侧护板142、端头152、堵头172、楔形螺母183、楔形管185、吸能簧192、销钉194、车把螺钉19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如图1
‑
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摩托车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吸能护弓1上端安装在车把2上,前轮5的方向为车辆前方,车座3和后轮4位于摩托后方,发动机6安装在摩托中心位置,刹车把手8在车把2的右边,离合把手9在车把2的左边。
[0021]如图2
‑
3所示,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包括右弯杆123、左弯杆124、插杆131、吸能簧192、横杆141、挡风91,所述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小端头通过销钉194固定在固定夹113上,所述固定夹113通过销钉194固定在车把2最里端左右两边。
[0022]如图4所示,所述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包括右弯杆(123)、左弯杆(124)、插杆(131)、吸能簧(192)、横杆(141)、挡风(91),所述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小端头通过销钉(194)固定在固定夹(113)上,所述固定夹(113)通过销钉(194)固定在车把(2)最里端;所述吸能弹簧(192)安装在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大端头孔最深处,所述插杆(131)六方端分别插进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端头孔;所述横杆(141)通过销钉(194)连接插杆(131)另一端,横杆(141)另一端通过销钉(194)连接到端头(152)上;所述端头(152)通过车把螺钉(195)固定在车把(2)两端孔上;所述车把螺钉(195)通过楔形螺母(183)和楔形管(185)的楔形力使其和车把(2)内壁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固定端头(152);所述端头(152)外端螺纹固定有堵头(172);所述横杆(141)上套有侧护板(141),并通过销钉(194)定位;所述左弯杆(124)和右弯杆(123)上,套有挡风(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13)内部为圆弧且小于半圆,且均匀分布小沟槽;所述固定夹(113)两边均有凸台,且两边凸台中心对称有螺纹孔,一边的凸台有切削,切削面宽度和凸台一致,长度小于凸台长度,且靠外边缘全部切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摩托吸能护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为三向拐弯,且两头为大小端,中间为中端,大端中心有深孔,深孔里端为圆孔,圆孔内放置所述吸能簧(192),所述吸能簧(192)外径略小于深孔外径,深孔外端为六方孔,所述六方孔的六方内切圆大于深孔圆孔直径;所述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相对大端底面左右对称,分别安装在车把(2)左右两边;所述右弯杆(123)和左弯杆(124)横切面为正方形,且正方形四个角有倒角;所述小端有穿透孔,且小端两个侧边有圆角,圆角直径和横切面正方形边长一致,小端有穿透孔,孔中心和圆角中心重合。所述插杆(131)两端分为粗端和细端,粗端横切面为正方形且四角有倒角,细端横切面为正六方形,所述六方形内切圆略小于所述右弯杆(123)大端正六边形孔的内切圆,粗端和细端连接位置有圆角,粗端和细端中心轴同轴,细端顶部有小圆台;所述插杆(131)粗端头部有U型槽,U型槽上平面和插杆(131)上面平行,且有和U型槽垂直的穿透螺纹孔,U型槽底部不是平面,底部为中间高的人字形双对称斜面;插杆(131)粗端头部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新,田丽芳,丁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森田济南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