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战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空战对抗训练全流程实时裁决评估与训练数据回放综合效能评估相结合,分阶段构建相应评估体系。主要针对每一波次武器攻防结果进行实时裁决,并以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为主要评估指标,进行任务完成能力评估;综合效能评估以空战对抗训练攻击过程和防御过程效能评估为核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直接为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提供模型方法,既可实时裁决评估对抗训练胜负,检验整体训练水平;又可通过训练数据回放分析,关注对抗训练攻防过程中武器装备使用能力以及战术战法水平;整体提升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引导空战训练体系化发展。引导空战训练体系化发展。引导空战训练体系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战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实战化军事训练背景下,空战训练逐步走深走实,对抗训练效果评估作为空战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已成为推进训练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过程复杂多变,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效果评估方法,极大制约了空战训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003]针对空战训练评估国内外开展了不少探索性研究,但大多集中于模拟空战、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等方向,主要通过理论化的模型计算,从武器装备角度进行作战过程中的效能评估,尚无适用于以实装参训平台为基础的实战化空战训练效果评估方法,无法有效支撑以检验整体训练水平、提升武器装备使用能力及战术战法运用效果为目的的空战对抗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以实装参训平台为基础,以检验整体训练水平、提升武器装备使用能力及战术战法运用效果为目的,分阶段、多层次、成体系构建训练效果评估体系,支撑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提升,引导空战训练体系化发展。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根据空战对抗训练主要目的及训练科目,构建完备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体系;以实装参训平台为基础,以检验整体训练水平、提升武器装备使用能力及战术战法运用效果为目的,将空战对抗训练全流程实时裁决评估与训练数据回放综合效能评估相结合,分阶段构建相应评估体系;针对每一波次武器攻防结果进行实时裁决,并以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为主要评估指标,进行任务完成能力评估;综合效能评估以空战对抗训练攻击过程和防御过程效能评估为核心,攻击过程重点关注机动能力、探测能力、攻击能力以及体系融合能力评估,防御过程重点关注机动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体系融合能力评估。
[0006]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1训练开始后,实时周期性采集实装参训平台时空位置、机动能力数据、探测能力数据、攻击能力数据、生存能力数据以及体系融合能力数据;
[0008]步骤2构成攻击条件发射武器后,以步骤1实时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通过高置信度武器仿真实时模拟攻击过程,并记录武器仿真过程中关键数据;
[0009]步骤3实时计算仿真武器与被攻击方间距,并与命中裁决门限对比,开展命中裁决;
[0010]步骤4若命中,则根据武器毁伤能力及被攻击方防护措施进行毁伤评估,若未命中
则返回步骤2;
[0011]步骤5本次攻击结束后,实时计算攻防双方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评估任务完成能力,并判断训练是否结束,若训练未结束则返回步骤2;
[0012]步骤6训练结束后,提取对抗训练过程中攻防关系及相应数据,并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类型以及量纲的影响;
[0013]步骤7通过主客观结合方式,分层次确定攻击过程、防御过程效能评估指标权重ω
ij
;
[0014]步骤8通过评估指标聚合,完成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攻防过程综合效能评估,支撑训练效果分析。
[0015]所述步骤1中机动能力数据为接敌速度、滚转加速度、俯仰加速度、偏航加速度、过载、推重比,探测能力数据为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雷达目标跟踪丢失率、雷达目标截获距离、雷达目标截获周期、雷达目标探测精度、雷达假目标截获率、光电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光电雷达目标跟踪丢失率、光电雷达目标探测方位精度、光电雷达假目标截获率,攻击能力数据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距离、超视距导弹离轴角、超视距导弹发射速度、超视距导弹发射高度、视距内导弹攻击距离、视距内导弹离轴角、视距内导弹发射速度、视距内导弹发射高度、视距内航炮攻击距离、视距内航炮发射速度,生存能力数据为雷达隐身能力指数、被跟踪制导稳定性指数、RCS、红外隐身能力指数、来袭导弹告警率、攻击方探测告警率、有源干扰成功率、无源干扰成功率,体系融合能力数据为通信能力指数、信息协同能力指数、指挥协同能力指数。
[0016]所述步骤2仿真过程中关键数据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过程中末交接成功情况、导引头截获距离、导弹命中情况,视距内导弹攻击过程导弹命中情况,视距内航炮攻击过程命中情况。
[0017]述步骤3中命中裁决门限为该型武器的命中半径,不同武器可设置不同的裁决门限。
[0018]所述步骤4中根据武器毁伤能力及被攻击方防护措施进行毁伤评估方法为:将武器的毁伤能力与被攻击方防护能力转换为生命值,通过二者相减得到被攻击方当前生命值作为毁伤评估结果,并判断被攻击方是否退出训练。
[0019]所述步骤5中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的计算方法为:
[0020]战损率=己方损失架次数/出动架次数;
[0021]交换比=己方击杀数:己方被击杀数;
[0022]攻击周期为自初次截获目标至武器发射并命中的全过程周期。
[0023]所述步骤6中数据规范化处理是将各评估指标x
ij
分类为效益型、成本型两种,效益型为数值越大对空战对抗训练效能影响越好的指标,成本型为数值越小对空战对抗训练效能影响越好的指标,效益型数据包括:接敌速度、滚转加速度、俯仰加速度、偏航加速度、过载、推重比,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雷达目标截获距离、光电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超视距导弹攻击距离、超视距导弹离轴角、超视距导弹发射速度、超视距导弹发射高度、超视距导引头截获距离、视距内导弹攻击距离、视距内导弹离轴角、视距内导弹发射速度、视距内导弹发射高度、视距内航炮攻击距离、视距内航炮发射速度。成本型数据包括:雷达目标跟踪丢失率、雷达目标截获周期、雷达目标探测精度、光电雷达目标探测方位精度、RCS。规范化处
理后表示为r
ij
,计算方法为:
[0024][0025][0026]其中,maxx
ij
为本次攻击/防御过程中x
ij
的最大值,minx
ij
为本次攻击/防御过程中x
ij
的最小值;其中i∈[1,m],代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i层级,自顶层向下层级逐渐增加;j∈[1,n],代表该层级关联的指标数量。
[0027]所述步骤7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训练目的为依据,提高重点训练能力的指标权重ω
ij
,并保证相关联的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
[0028]所述步骤8中评估指标聚合主要通过低层级规范化评估指标数据与其权重相乘后迭加,聚合成高一层级规范化评估数据T
i
‑1,直至聚合至顶层T0,计算方法为:
[0029][0030]其中,T
i
‑1代表由第i层相关联的指标聚合得到的第i
‑
1层级指标效能。
[003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空战对抗训练评估分为训练过程中实时裁决评估和以训练过程记录的数据为基础的综合效能评估两个阶段,实时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装参训平台空战对抗训练主要目的及训练科目,构建完备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体系;将空战对抗训练全流程实时裁决评估与训练数据回放综合效能评估相结合,分阶段构建相应评估体系;针对每一波次武器攻防结果进行实时裁决,并以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为主要评估指标,进行任务完成能力评估;综合效能评估以空战对抗训练攻击过程和防御过程效能评估为核心,攻击过程重点关注机动能力、探测能力、攻击能力以及体系融合能力评估,防御过程重点关注机动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体系融合能力评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训练开始后,实时周期性采集实装参训平台时空位置、机动能力数据、探测能力数据、攻击能力数据、生存能力数据以及体系融合能力数据;步骤2构成攻击条件发射武器后,以步骤1实时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通过高置信度武器仿真实时模拟攻击过程,并记录武器仿真过程中关键数据;步骤3实时计算仿真武器与被攻击方间距,并与命中裁决门限对比,开展命中裁决;步骤4若命中,则根据武器毁伤能力及被攻击方防护措施进行毁伤评估,若未命中则返回步骤2;步骤5本次攻击结束后,实时计算攻防双方战损率、交换率、攻击周期,评估任务完成能力,并判断训练是否结束,若训练未结束则返回步骤2;步骤6训练结束后,提取对抗训练过程中攻防关系及相应数据,并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类型以及量纲的影响;步骤7通过主客观结合方式,分层次确定攻击过程、防御过程效能评估指标权重ω
ij
;步骤8通过评估指标聚合,完成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攻防过程综合效能评估,支撑训练效果分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机动能力数据为接敌速度、滚转加速度、俯仰加速度、偏航加速度、过载、推重比;探测能力数据为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雷达目标跟踪丢失率、雷达目标截获距离、雷达目标截获周期、雷达目标探测精度、雷达假目标截获率、光电雷达同时跟踪目标数、光电雷达目标跟踪丢失率、光电雷达目标探测方位精度、光电雷达假目标截获率,攻击能力数据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距离、超视距导弹离轴角、超视距导弹发射速度、超视距导弹发射高度、视距内导弹攻击距离、视距内导弹离轴角、视距内导弹发射速度、视距内导弹发射高度、视距内航炮攻击距离、视距内航炮发射速度,生存能力数据为雷达隐身能力指数、被跟踪制导稳定性指数、RCS、红外隐身能力指数、来袭导弹告警率、攻击方探测告警率、有源干扰成功率、无源干扰成功率,体系融合能力数据为通信能力指数、信息协同能力指数、指挥协同能力指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战化空战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仿真过程中关键数据为超视距导弹攻击过程中末交接成功情况、导引头截获距离、导弹命中情况,视距内导弹攻击过程导弹命中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梦清,郝嘉,李欣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