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03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工艺,涉及桩基础施工领域,包括:一种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桩基础施工设备及起重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体化施工平台主要适用于封闭深水环境中,如在深水湖或水库中进行桥梁桩基础的施工。因水域没有与外界江河联通的水道,大型水上船舶及设施无法直接驶入桥位处进行施工,同时因深水原因需满足大型起重吊装的要求。故采用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浮箱体分别运输入水域中,水上组装完成后进行桩基础的施工,包括桩基护筒的下放及稳固、桩基成孔,钢筋笼下放及桩基混凝土灌注。钢筋笼下放及桩基混凝土灌注。钢筋笼下放及桩基混凝土灌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而跨越的地形区域也越来越多变,桥梁桩基础从陆上施工,逐渐转入为跨江河湖泊施工,为此设计的桥梁也愈发呈现跨度大、跨距长的特点。一般江河水域中桩基础采用大型的水上设备,如平驳船、浮吊船、打桩船互相配合进行施工。但在某些内陆湖或人工水库中,大型水上设备无法通过水道直接到达施工桥位处,且可能存在着底部无覆盖层、岩面陡峭、超深水域等自然地理条件,采用钢管桩栈桥平台的工艺时,钢材需求量大、搭设前对地基处理耗费时间及高桩平台稳定差风险大等种种不良因素,增加施工成本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施工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施工工艺,所述的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由18个浮箱体组成,每6个浮箱组合成三套双体承压桥脚舟后,承压桥脚舟通过甲板上的桥桁结构连接成型。桥桁上再依据桩位进行冲击钻的安装,平台上布设两台冲击钻机,同时平台上还安装一台起重能力为90t的门式起重机辅助施工。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本身不具备动力,均靠系泊系统进行移动,系泊系统由8t卷扬机、导缆筒及陆上锚杆组成,卷扬机对称分布在平台边桥脚舟甲板首尾端处,锚绳采用直径为22mm的钢丝绳。
[0005]进一步的,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组装完成后,通过系泊系统进行位置调整,定位并锚定到施工桩位上;
[0006]进一步的,通过平台上的两台冲击钻机对桩孔处的岩面进行冲凿成孔,其中岩面下3m成孔直径比设计桩径大30cm,便于下放桩基护筒及锚固,3m后控制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基直径,即桩基设计直径为2.5m,设计护筒直径为2.7m;
[0007]进一步的,将桩位处的桩基均先进行成孔作业,然后再进行桩基护筒的下放;
[0008]进一步的,通过浮箱物料运输平台,将护筒分节段运送至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上,通过门式起重机提升、接长、下放桩基护筒;
[0009]进一步的,采用水下桩基护筒锚固方法将护筒进行锚固,将已经成孔的桩位均进行桩基护筒锚固;
[0010]进一步的,护筒锚固后,采用水上平联将桩基护筒均连接成整体,平联采用I25a工字钢结构;
[0011]进一步的,对锚固后的桩基护筒内进行清孔,然后通过浮箱物料运输平台,将钢筋
笼分节段运输到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上,通过门式起重机提升、接长、下放,完成后进行二次清孔;
[0012]进一步的,安装泵管、灌注导管、导管漏斗与集料斗,在岸上采用两台地泵将混凝土泵送至集料斗中,通过集料斗再将混凝土灌注到孔内。
[0013]进一步的,将墩位处的桩基础按照对撑施工的顺序施工完成后,拆除水上平联,通过系泊系统将平台平稳移出施工桩位,定位到下个设计墩位。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该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裸岩桩基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内陆湖泊或人工水库中,因无法直接进入大型水上施工设备,同时因地形为陡峭裸岩的大长桩基施工问题。单个浮箱可通过平板车进行运输入水,组合后的浮箱平台结构强大,使用门式起重机能最大化满足大长桩基护筒的接长与下放,同时改工艺能节省前期对地基处理的时间和费用,避免搭设深水高桩平台的风险,节约栈桥平台的材料用量,且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可周转使用,采用的水下桩基护筒锚固方法能提升施工效率,节约工期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浮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水上桩基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由3套组合式双体承压桥脚舟、1套上部桥桁结构,门式起重机、系泊系统、桩基施工设备所组成;
[0020]3套双体桥脚舟上安装甲板支座,上部桥桁与甲板支座连接并将三套双体桥脚舟连接组成施工浮动平台,上部桥桁结构上放置有冲机钻机,外侧两组桥脚舟上安装有门式起重机轨道,然后进行门式起重机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形成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
[0021]系泊系统包括浮筒系统(含锚、锚链及浮筒)或岸地锚、系缆绞车(含系缆钢索)、导缆器及掣索器等,对称分布在平台边桥脚舟甲板首尾端,该套系统可固定以及小范围内移动平台;
[0022]其中,3套双体承压桥脚舟呈并排间隔设置,每套双体承压桥脚舟由6个单体舟结构组合而成,两两横向连接,然后首尾相连接。
[0023]单个单体舟尺寸为6m(长)
×
2.5m(宽)
×
2m(型深),组合后单套双体桥脚舟尺寸为36m(长)
×
5m(宽)
×
2m(型深)。
[0024]且该中间的承压桥脚舟向一端偏移6米,使另一端形成1个14m
×
6m的港池,用于物料运输平台靠泊,并通过门式起重机吊装进行物料的吊装。该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提供浮力以及稳性保证;同时冲击钻机作业时的作用力,门式起重机吊重时的作用力以及其上荷载均通过上部桥桁结构均匀传递至浮箱上。
[0025]所述的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其上部桥桁结构有两套工字钢框架,每套工字梁框架结构由8根40#工字钢(材料为Q345A)以及若干横向的短工字钢加强梁组焊而组成独立的整体结构。
[0026]甲板上设置有桥桁连接支座,支座结构由36a工字钢改制而成,用于支撑上部桥桁结构,安装在桥脚舟甲板舟舷处。
[0027]端部抗扭加强梁总成由端部抗扭加强梁,端部抗扭加强梁由2根40号槽钢拼焊而成,安装在桥脚舟端部甲板上,用于增加平台的抗扭刚度。
[0028]外侧两组浮箱上设有门式起重机轨道总成,轨道总成由P50钢轨、轨道支撑梁,甲板分配梁组成。
[0029]P50轨道则安装在轨道支撑梁的上正中位置,用压板固定牢固。轨道支撑梁由2根36a工字钢组并列组焊而成,安装在甲板分配梁上,甲板分配梁由52根长约1.2米的36a工字钢组成,分别焊接在平台两侧组合式桥脚舟甲板中间,间距为1280mm。
[0030]门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上安装有防滑齿轮,在轨道支撑梁上安装有齿条,该设计具有保证浮动平台在带载倾斜时能确保起重机的行走机构不在轨道上打滑。起重机在水上浮箱上使用,工作状态最大倾角小于1.5度;非工作状态最大倾角小于3度。
[0031]2台冲孔钻机分置于两套上部桥桁工字钢上,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6个方形浮箱两两横向连接,然后首尾相连;步骤2:安装单套双体承压桥脚舟的甲板桥桁支座;然后在甲板上安装龙门吊轨道;依次将各套双体承压桥脚舟在水上拼装完成,然后进行简单的系留、定位;步骤3:上部桥桁结构安装:每套桥桁在后场加工拼接成整体后,直接安装到甲板桥桁支座上;步骤4:最后安装人行跳板和附属设施;浮箱平台上设计采用MG90/10t

19m

10m门式起重机进行起重吊装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一体化施工浮动平台的裸岩桩基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浮箱拼装;单个承压舟在加工场内制造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先在场内进行预拼装,并记录拼装顺序、在每个箱体上做好标记,待运输至现场后,按照预拼装的顺序在现场拼装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体化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峰史志恺刘新来杨超王辉刘水周郭子学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