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锁利专利>正文

加压内固定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9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医学上用于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新型装置,由一组金属套管、加压附件、螺母组成。套管、加压附件和螺母按顺序套于套管针上,套管针尾端增粗,表面有凹槽及螺纹,套管尾端有缝及张力钢片,头端有处于对应位置的斜槽和孔。通过套管和套管针相对运动,对髓腔壁产生压力,使骨折上下段嵌合在一起,从而加速骨折愈合,防止再发生移位。(*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医学上用于多处骨折,尤以肱骨等长骨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新型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在骨折断端间加压,利于骨折加速愈合,防止再移位等多种功能。骨折是骨科最多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疗骨折除手法复位、夹板、牵引,石膏外固定外,大量的内固定器材也已应用于临床,不同的骨折可以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器材,目前长骨骨折所应用的如梅花针、“V”型针、斯氏针等内固定钢针,单纯使骨折端对位,防止侧方移位的效果较好,但可能出现旋转、分离等移位,尤以肱骨骨折,由于上肢的重量或肌肉萎缩,造成分离移位的可能性很大,有些病人甚至需再次手术,予以植骨或重新选用内固定器材。更由于骨折属于慢性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骨不连接、关节僵硬、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给病人增加了痛苦,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这种情况在骨科临床还是很多见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骨科临床上治疗长骨骨折普通髓内针内固定后发生骨端分离移位和旋转移位的问题而设计的。此器材由一组金属套管、加压附件和螺母等组成,此组金属套管在相对运动中,在骨折端上下形成一个压力圈,其纵向的分力指向骨折处,因而在断端间产生压力,使骨折上下段紧密嵌合在一起,促进骨折愈合。同时,由于分别使上下骨折段固定于同一轴上,也有效地防止了旋转移位的发生。本技术主要由套管(1)、套管针(2)、加压附件(6)、螺母(5)构成。套管(1)、加压附件(6)、螺母(5)按顺序套在套管针(2)上,顺序是自套管针(2)头部(即位于骨质外部分)向尾部依次套有螺母(5)加压附件(6)套管(1)。套管和套管针的大小根据骨的长度和髓腔直径而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 本技术应用时的剖视图图中1、套管 2、套管针 3、凹槽 4、螺纹 5、螺母 6、加压附件 7、孔 8、斜槽 9、钢片 10、缝 11、固定螺纹 12、固定件 13、张力钢片套管(1)由一空心的弹性金属制成,套管(1)头端的表面对应位置上有两个头端深末端浅的斜槽(8),与斜槽(8)垂直处有两个孔(7),套管的尾端表面有固定螺纹(11),另外在套管的尾端设有1~6个一定长度的缝(10),缝(10)呈纵向,位在套管尾端,末端开口,长度约占套管总长的1/4~1/8,分隔套管尾端成为张力钢片(13)。套管针(2)比套管长一些,针体表面设计有1~4个纵贯全长的凹槽(3),其中一个凹槽宽一些,同孔(7)的横径一致,套管针的头部设计有螺纹(4),螺纹(4)占套管针总长的1/3~1/4,套管针(2)的尾端均匀增粗再制成锥状,尾端最粗处与套管的外径一致。套管针的头端装有加压附件(6),它与套管针接触处没有螺纹,加压附件主体是片状的,它向尾伸出两个钢片(9),钢片(9)的宽度与斜槽(8)宽度适合,加压附件的近头端一侧套管针上装有螺母(5),螺母(5)与套管针的螺纹(4)是相配套的,旋转螺母(5)时将产生向加压附件(6)、套管(1)的压力,使套管针和套管产生相对运动。套管的尾端固定螺纹(11)也备有配套的固定件(12),固定件(12)内有螺扣,应用时与固定螺纹(11)配套,两者作为打出加压髓针之用。当应用本技术做骨折内固定时,以肱骨为例将取下套管针(2)、加压附件(6)、螺母(5)的套管头端插入骨折近折断的尾端,将固定件(12)装在固定螺纹(11)上,施以在套管尾端的打击力,使头端在肱骨大结节处出头,直至套管尾端进入髓腔。卸下固定件(12)装上套管针并将骨折两段复位对齐装上加压附件(6)和螺母(5),在套管针头端加力使套管和套管针进入远折段,当骨折处位于套管中间部位,确定加压附件的钢片(9)顶于大结节附近时,上紧螺母(5)使套管与套管针相对运动,套管尾部张力钢片(13)张开,由于张开处呈指向骨折处的斜面,所以顶于髓腔壁上产生向骨折处的压力,使骨折上下段嵌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加压固定骨折的目的。套管针尾端均匀增粗是为了套管针运动时,其增粗处顶起套管尾部由缝(10)分隔的张力钢片(13),从而使套管与骨髓腔壁贴近固定。外露的加压钢针部分,包括套管(1)套管针(2)头部、螺母(5)、加压附件(6)等,同目前应用的钢针相同,用无菌敷料覆盖。孔(7)作用是在拔针时,用打拔器(目前已应用)钩住孔(7),孔(7)也露在骨外,这时的孔(7)应与套管针较宽的凹槽(3)一致,拧松螺母(5),轻轻向内敲击套管针后,使套管尾部张力钢片(13)恢复原状,用打拔器取出套管及套管针即可。设计凹槽(3)的另一目的是在向髓腔内打入钢针时,骨髓可由此槽导出,使髓腔内压力不致过大。权利要求1.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用加压内固定钢针,其特征为由套管(1)和套管针(2)加压附件(6)螺母(5)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固定钢针,其特征是套管(1)、加压附件(6)、螺母(5)按顺序套在套管针(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固定钢针,其特征在于套管(1)头端的表面对应位置上有两个头端深末端浅的斜槽(8),与斜槽(8)垂直处有两个孔(7),在套管的尾端设有1~6个一定长度的缝(10),分隔套管尾端成为张力钢片(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固定钢针,其特征是套管针针体表面设计有1~4个纵贯全长的凹槽(3),套管针的头部设计有螺纹(4),套管针(2)的尾端均匀增粗再制成锥状,尾段最粗处与套管(1)外径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医学上用于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新型装置,由一组金属套管、加压附件、螺母组成。套管、加压附件和螺母按顺序套于套管针上,套管针尾端增粗,表面有凹槽及螺纹,套管尾端有缝及张力钢片,头端有处于对应位置的斜槽和孔。通过套管和套管针相对运动,对髓腔壁产生压力,使骨折上下段嵌合在一起,从而加速骨折愈合,防止再发生移位。文档编号A61B17/58GK2211798SQ93240928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4日专利技术者刘锁利, 杨占凯 申请人:刘锁利, 杨占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用加压内固定钢针,其特征为由套管(1)和套管针(2)加压附件(6)螺母(5)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锁利杨占凯
申请(专利权)人:刘锁利杨占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