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包括底座、上盖、前盖、定位结构及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上盖与底座相结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可容置至少一电路板。前盖与底座及上盖相结合。通过定位结构使得上盖与底座间以紧配方式相结合,且通过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使得前盖与上盖、底座间以卡固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无需使用工具即可进行组装的效果,从而提高组装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达到无需固定元件即可 组装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常见的电子装置于其壳体进行组装时,均会采用螺丝或类似用以固 定的元件以针对各壳体组件间进行锁固动作。以工业伺服器为例,其主要结 构主体为一可放置电路板的底座,该底座常以铝挤型模为重心以提供散热效果,再搭配板金及外壳使用螺丝加以锁固,以加强伺服器整体在各零件与零 件间的结构稳固性。虽然螺丝锁固是普遍使用的方式,但不论在针对壳体进 行组装或拆解时,反复上紧或松脱螺丝的动作将增加组装的时间,造成组装 效率无法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螺丝也容易遗失,而增加组装的 难度。此外,为了在壳体上设置螺固孔或类似件,或多或少将影响到电子装 置整体的结构或外观设计,可能会破坏产品整体的美感。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产生出本技术的构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额外的固定元件即可组装的 壳体结构,以提高组装的效率并降低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其包括一底座、 一上 盖、 一前盖、 一定位结构及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上盖与底座相结合以形成 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可容置至少一电路板。前盖与底座及上盖相结合。利用定位结构使得上盖与底座间以紧配方式相结合,且利用至少一第一卡固结 构使得前盖与上盖、底座间以卡固方式相结合。通过上述各部件于结构上的 对应设计,以使本技术的壳体结构于组装后即可保持其稳固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上盖及前盖于结构上的特殊设计,应用紧配或卡固等方式相互结合,可解决现有壳体结构利用螺丝锁固的困 扰,达到快速组装及节省成本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上盖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底座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前盖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上盖与底座结合过程中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的上盖与底座结合后的后侧放大示意图; 图8为将图2沿A-A'剖面线进行剖面的示意图; 图9为将图2沿B-B'剖面线进行剖面的示意图; 图10为将图2沿C-C'剖面线进行剖面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壳体结构1 凹入部12 支撑件16 上盖20 卡抵件24 前盖30 后盖体42 凸块结构44a 第一卡固结构50对应孔54, 64 卡扣件62 凹槽72 补强肋80 电路板110底座10 抵挡件14 结构加强件16a 散热孔22 扣紧部24a 定位结构40 底座定位件44 容置槽46 卡扣件52 第二卡固结构60 固定结构70 凸件74a、 74b 容置空间100 开孔11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 特举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先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分解 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结合后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壳 体结构l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为一工业伺服器,但 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结构的电子装置上,例如电脑、数据机等,而不以本实 施例为限。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包括一底座10、 一 上盖20、 一前盖30、 一定位结构40及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50。上盖20相 对的两侧壁及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22,可提供电子装置良好的通风散热效 果。定位结构40为设置于底座10及上盖20的对应结构件,利用定位结构 40使得上盖20与底座10间以紧配方式相结合。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50为 设置于前盖30及上盖20的对应结构件,当底座10与上盖20结合后,再利 用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50使得前盖30与上盖20、底座10间以卡固方式相 结合,以使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达到无需螺丝元件即可组装的效果。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上盖20 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50的 对应孔54设置于上盖20,其中可利用前述已设置的散热孔22配合前盖的卡 扣件52位置,使散热孔22进一步还具有对应孔54的功能。定位结构40的 后盖体42连接于上盖20 (也可一体成型),且后盖体42与上盖20间设有至 少一容置槽46。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容置槽46分设于后盖体42的两侧。 上盖20还包括至少一对应孔64,用以提供底座10与上盖20间的固定功能。 此外,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上盖20还包括一凸件74a,凸件74a环设 于上盖20欲结合前盖30的一侧,用以提供前盖30与上盖20间的固定效果。 上盖20还包括多个卡抵件24,多个卡抵件24设置于上盖20的内侧,用以 给电子装置的至少一电路板(图未示)提供卡固功能。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4。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底座10 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40包括一底座定 位件44,该底座定位件44连接于底座10上且对应于定位结构40的后盖体 42,底座定位件44包括一凸块结构44a,再配合图3所示,凸块结构44a的厚度配合前述的容置槽46的空间,使得后盖体42与底座定位件44相结合 时可利用凸块结构44a与容置槽46的配合以提供紧配效果。底座10还包括 至少一卡扣件62,其对应于上盖20的至少一对应孔64, 二者相配合以使底 座10与上盖20间产生固定效果。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底座10还包 括一凸件74b,凸件74b环设于底座10欲结合前盖30的一侧,用以提供前 盖30与底座IO间的固定效果。底座10还包括至少一凹入部12,可与前盖 30的补强肋80相配合以提供辅助固定效果。底座10还包括至少一抵挡件 14,设置于底座10的侧边,于上盖20与底座10结合时可提供定位上盖20 的效果,避免因结合时将上盖20过度向下压而造成结构损伤。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5。图5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前盖30 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50的 卡扣件52设置于前盖30上(也可一体成型),其对应于前述至少一第一卡固 结构50的对应孔54, 二者相配合以使前盖30与上盖20、底座10间产生固 定效果。再配合图3及图4所示,前盖30还包括一凹槽72,凹槽72环设于 前盖30内侧,利用前述凸件74a、 74b配合卡入凹槽72中以达到辅助前盖 30与上盖20、底座10间的卡合效果。此外,前盖30还包括至少一补强肋 80,对应于底座10的凹入部12, 二者相配合可加强前盖30与上盖20、底 座10间的紧密结合。请参考图6,其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上盖20与底座10结合过 程中的正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1的上盖20与底 座10间可形成一容置空间100,容置空间100内可容置至少一电路板110。 底座10还包括多个支撑件16,用以支撑至少一电路板IIO。其中支撑件16 的一种型式为包括一固定面,于固定面上设有一固定孔,可利用螺固方式固 定并支撑至少一电路板110。另一种型式的支撑件16于上缘具有一固定块, 可利用卡固方式固定并支撑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结构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与该底座相结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容置至少一电路板;以及 一前盖,与该底座及该上盖相结合; 一定位结构,通过该定位结构使得该上 盖与该底座之间以紧配方式相结合;以及 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固结构使得该前盖与该上盖、该底座之间以卡固方式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爵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