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63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架设安装有电源组,电源组的顶壁表面连通有线路,线路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电解室,电解室的外壁表面连通有集气箱,集气箱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容积式氢气压缩机,容积式氢气压缩机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连通有氟泵,氟泵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气液分离结构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冷凝室,有效对内部水汽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制冷效果溢散在船用储存时结冰结霜,减少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速冻系统主要由冷源和速冻加工装置两部分组成,当今世界,人们对农产品和海鲜产品等的需求巨大,对其保鲜情况也十分的重视,其中多用速冻氟泵用于对船舱内部所储存的物品进行制冷低温保存。
[0003]现有技术中,在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的过程中,船多居于水面,水汽多产生粘附,易对制冷系统内部造成影响,使得内部制冷效果溢散,从而可能导致船用时储存结冰结霜,易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的过程中,船多居于水面,水汽多产生粘附,易对制冷系统内部造成影响,使得内部制冷效果溢散,从而可能导致船用储存时结冰结霜,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架设安装有电源组,所述电源组的顶壁表面连通有线路,所述线路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电解室,所述电解室的外壁表面连通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容积式氢气压缩机,所述容积式氢气压缩机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连通有氟泵,所述氟泵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所述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所述气液分离结构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架设安装有多组冷凝管,所述箱体的内壁表面架设安装有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干燥板。
[0006]优选的,所述冷凝室的外壁表面连接有加压泵,多组所述冷凝管和所述加压泵的外壁表面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另一侧端口冷液输送管路,所述冷液输送管路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低温冷凝水储存室,所述低温冷凝水储存室的外部通过冷凝水输送曲管连接有冷凝翅片换热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冷凝翅片换热结构的外部设置安装有翅片换热器体,所述翅片换热器体的外壁表面连通有管路,所述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有低压循环桶。
[0009]优选的,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内部储存有低压氢液,所述低压循环桶的顶部安装设置有液压计表,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外壁一侧安装有调节阀,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冷藏室。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壁左右两侧表面开设嵌合安装有排气端,所述箱体的非排
气端外壁表面安装有控制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加压泵、冷液输送管路、低温冷凝水储存室和冷凝翅片换热结构的配合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整体冷凝性,同时在干燥室和干燥板配合作用下,对内部水汽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制冷效果溢散在船用储存时结冰结霜,减少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的问题。
[001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负压管对产生的氢气进行收集,在集气箱顶部通过管道连通的容积式氢气压缩机、气体输送管路连通氟泵作用下,对收集的氢气进行加压成液,在氟泵另一侧表面连通的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和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的内部气液分离结构作用下,对氢液进行提纯分离,进而通过气液分离结构另一侧表面连通的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作用下,将氢液输送至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另一侧端口连通的冷凝室中,在冷凝室内部架设安装的多组冷凝管作用下,对氢液进行低压冷凝,在箱体内壁表面架设安装的干燥室多组干燥板对内部水汽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制冷效果溢散在船用储存时结冰结霜,减少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例说明:1、箱体;2、电源组;3、线路;4、电解室;5、集气箱;6、容积式氢气压缩机;7、氟泵;8、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9、气液分离结构;10、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1、冷凝管;12、干燥室;13、干燥板;14、加压泵;15、冷液输送管路;16、低温冷凝水储存室;17、冷凝翅片换热结构;18、管路;19、低压循环桶;20、液压计表;21、调节阀;22、排气端;23、控制端。
实施方式
[00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0017]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架设安装有电源组2,电源组2的顶壁表面连通有线路3,线路3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电解室4,电解室4的外壁表面连通有集气箱5,集气箱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连通有氟泵7,氟泵7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9,气液分离结构9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0,液体制冷剂输送
管道10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冷凝室,冷凝室的内部架设安装有多组冷凝管11,箱体1的内壁表面架设安装有干燥室12,干燥室12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干燥板13。
[0018]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内部架设安装有电源组2,电源组2采用701

900W电源功率,在电源组2顶壁表面连通的线路3和控制端23配合作用下,使得电流通过线路3另一侧端口连通的电解室4的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反应,进而产生氢气,之后在电解室4外壁表面连通的集气箱5作用下,通过负压管的作用下对产生的氢气进行收集,在集气箱5顶部通过管道连通的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和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另一侧表面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连通的氟泵7作用下,对收集的氢气进行加压成液,在氟泵7另一侧表面连通的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和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的内部安装设置的气液分离结构9作用下,对氢液进行提纯分离,进而通过气液分离结构9另一侧表面连通的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0作用下,将氢液输送至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0另一侧端口连通的冷凝室中,在冷凝室内部架设安装的多组冷凝管11作用下,对氢液进行低压冷凝,在箱体1内壁表面架设安装的干燥室12和干燥室12内部安装的多组干燥板13配合作用下,对内部水汽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制冷效果溢散在船用储存时结冰结霜,减少工作人员在作业中滑倒受伤的问题。
实施例
[0019]如图1

3所示,冷凝室的外壁表面连接有加压泵14,多组冷凝管11和加压泵14的外壁表面相连通,冷凝管11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架设安装有电源组(2),所述电源组(2)的顶壁表面连通有线路(3),所述线路(3)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电解室(4),所述电解室(4)的外壁表面连通有集气箱(5),所述集气箱(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有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所述容积式氢气压缩机(6)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气体输送管路连通有氟泵(7),所述氟泵(7)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所述气体制冷剂输送管道(8)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气液分离结构(9),所述气液分离结构(9)的另一侧表面连通有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0),所述液体制冷剂输送管道(10)的另一侧端口连通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架设安装有多组冷凝管(11),所述箱体(1)的内壁表面架设安装有干燥室(12),所述干燥室(12)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干燥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速冻氟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的外壁表面连接有加压泵(14),多组所述冷凝管(11)和所述加压泵(14)的外壁表面相连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平陈兵黄华周卿李阳朱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