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30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包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蛹期和新羽化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蝴蝶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枯叶蛱蝶Kallimainachus(Doy
é
re,1840),又名木叶蝶、枯叶蝶、木叶蛱蝶、中华枯叶蝶和树叶蝶等,为蛱蝶科Nymphalidae蛱蝶亚科Nymphalinae大型蝴蝶。在国内,枯叶蛱蝶自然分布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各地,而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其他各地的数量较少。该种蝴蝶在国外的分布,东始于日本的琉球、石垣岛、西表岛,西至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的南麓。在自然界,枯叶蛱蝶主要生活在海拔500

1200m的阔叶林地,成虫多在林内和林缘活动,虽然有时也在平原地区甚至城市中出现。成虫取食阔叶树干流出的渗出液或发酵水果,幼虫寄主植物为多种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在四川峨眉山低海拔地带,在近自然条件下,枯叶蛱蝶为多化性种类,一年可发生3代,以第1、2代为主,以成虫越冬。第1代雌成虫和8月中旬前羽化的第2代雌成虫的大部分个体参与当年繁殖,少部分进入生殖休眠。第3代雌成虫和8月中旬后羽化的第2代雌成虫的绝大多数进入生殖休眠。最后,三个世代中的休眠个体汇聚成越冬成虫群体(周成理等,2005)。
[0003]经过多年的摸索,作为目前国内蝴蝶生态观赏园中的主打蝶种之一,枯叶蛱蝶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已较为清楚,其人工繁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枯叶蛱蝶活体成虫在其自然发生季节的供应问题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循其自然生活史,目前南方各地枯叶蛱蝶生产上一般可以养殖2个世代。春季气温适宜,天敌及病原物均较少,是一年中养殖枯叶蛱蝶最为适宜的时期。夏季多高温、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加之养殖场所积累了大量病原物,容易引发疾病流行,对枯叶蛱蝶的养殖颇为不利。而在8月中旬以后,由于枯叶蛱蝶成虫大多进入生殖休眠,一般养殖户常难以获得足够的蝶卵用于规模化养殖。故而,一般养殖场均将春季作为养殖的主要季节。
[0004]枯叶蛱蝶的秋季世代养殖对于提高枯叶蛱蝶人工养殖整体经济效益及保障蝴蝶园的蝴蝶供应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亚热带低海拔地区,枯叶蛱蝶寄主植物板蓝的生长期可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甚至更晚。大量的寄主植物叶片存量为开展秋季养殖提供了物质保障。由于较少高温和暴雨天气,秋季是仅次于春季的另一个适宜枯叶蛱蝶人工繁育的季节。在秋季,几乎可以在近自然条件下、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生殖休眠的雌雄成虫。这些处于生殖滞育状态的成虫寿命极长,可保存在近自然条件下,持续供应至次年4月初,且贮藏成本极低。每年9月至次年春季,活体蝴蝶的供应持续紧张,冬季成虫储备对于保障各地生态蝴蝶园的正常运营十分关键。
[0005]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表明,枯叶蛱蝶蛹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差,难以长期在低温下贮藏;夏季直接发育(非休眠)成虫的寿命也较短,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难以长期存放。春季养殖,夏季产出的产品的滞销和跌价,打击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夏季养殖中存在的固有困难,使得夏季世代的枯叶蛱蝶产量大幅降低,接下来影响到秋季直至来年春季的活体成虫供应。当前枯叶蛱蝶的市场供需矛盾,已经由最初的活体成虫产量不足转变为活体成
虫供应的高度季节性与蝴蝶园常年平衡需求之间的矛盾,甚至一些时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局面的持续,对于养殖户和蝴蝶园均极为不利。
[0006]生殖休眠是枯叶蛱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特征,并对枯叶蛱蝶的人工繁育产生重大影响。赵春生和李德海(2009)虽然提出了在北方地区低温季节(十月中旬至次年六月中旬)设置配种产卵温室供成虫继续产卵,但其并未考虑到如何避免枯叶蛱蝶在秋季发生自然生殖滞育。没有人工干预,在我国各地,以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枯叶蛱蝶种蝶的遗传特征,通常羽化于8月下旬的成虫均会进入生殖滞育,即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也将停止求偶、交配和产卵活动,秋季养殖实际上无法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阻止枯叶蛱蝶秋季成虫滞育的发生,延长晚秋繁殖期,从而增加其秋季养殖世代,保障冬春季活体成虫供应,提高蝴蝶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包括:
[0010](1)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蛹期和新羽化0

7日龄成虫在空调室内连续进行高温、长光照处理,同时进行喷雾补水处理,直至成虫满7日龄;
[0011](2)高温、光照处理后的新羽化成虫放养于简易温室内交配、产卵,卵在空调养虫室内保育,蛹在空调羽化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保育。
[0012]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高温、长光照处理条件为:高温为23℃

27℃,长光照为LD14

16:10

8h。
[0013]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空调室内的环境为:
[0014]室内湿度条件为70%

90%;
[0015]光照条件为:
[0016]7:30

17:30采用的光源为自然光照,在17:30后需要采用人工光源延长光照时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人工光源为200W的卤钨灯。
[0018]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喷雾补水处理包括:
[0019]每2日对蛹进行一次喷雾补水;
[0020]每日对成虫进行一次喷雾补水。
[0021]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简易温室为:
[0022]内衬60%遮光率遮阳网的聚乙烯塑料棚搭建。
[0023]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卵在空调养虫室内保育包括:
[0024]1‑
3龄幼虫在塑料膜大棚内的寄主植物上放养,4龄后幼虫转入空调养虫室内饲养。
[0025]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养虫室的环境为:
[0026]温度20℃

25℃,湿度50

80%,空调羽化室内温度条件为22℃

26℃,湿度70

90%,均采用自然光照。
[0027]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蛹在空调羽化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保育条件为:温度22℃

26℃,湿度70

90%。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枯叶蛱蝶人工养殖中突出存在的冬季和春季活体成虫供应短缺的问题,通过调控温光条件阻止枯叶蛱蝶成虫秋季生殖滞育发生,并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繁殖,开展晚秋

冬季规模化人工繁育,保障冬春季活体成虫的稳定供应。新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包括:(1)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对蛹期和新羽化0

7日龄成虫在空调室内连续进行高温、长光照处理,同时进行喷雾补水处理,直至成虫满7日龄;(2)高温、光照处理后的新羽化成虫放养于简易温室内交配、产卵,卵在空调养虫室内保育,蛹在空调羽化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保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高温、长光照处理条件为:高温为23℃

27℃;长光照为LD14

16:10

8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空调室内的环境为:室内湿度条件为70%

90%;光照条件为:7:30

17:30采用的光源为自然光照,在17:30后需要采用人工光源延长光照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枯叶蛱蝶养殖季节的方法,其中:所述人工光源为200W的卤钨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枯叶蛱蝶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和周成理石雷姚俊杜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