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28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大多数起落架都是固定式的,无法调节,无人机有时降落的位置不平时,可能导致无人机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升降管,升降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支撑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通过设置传动齿轮、齿条和定位齿轮,控制升降管的移动,使得四个升降管底部均与地面接触后,无人机机身与地面水平,避免了无人机落地时因为地面不平,导致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问题。机受损的问题。机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因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在影视、搜救、警用、军事、民用等很多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无人机为了完成任务,有时会降落在不同的场所,为了方便无人机的起降,许多无人机配备了起落架。
[0003]但是上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起落架都是固定式的,无法调节,无人机有时降落的位置不平时,可能导致无人机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多数起落架都是固定式的,无法调节,无人机有时降落的位置不平时,可能导致无人机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管,四个支撑管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升降管,升降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支撑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底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左侧连接有齿轮机构,齿轮机构底部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支撑管内壁转动连接,传动齿轮后侧与齿条相啮合;
[0007]传动齿轮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齿轮,隔板底部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动力齿轮相配合,定位机构底部与定位齿轮相配合。
[0008]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在四个升降管底部设置感应器,当无人机降落时,任意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与地面接触后,无人机开始悬停,其他没有与地面接触的升降管上方所对应的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带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定位机构运动,使得定位机构与定位齿轮相配合时,定位齿轮可以顺时针转动,而无法逆时针转动,通过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齿轮机构运动,带动传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使得齿条向下移动,带动升降管向下移动,当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接触地面后,电机关闭,当所有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接触地面后,无人机停止运转,此时无人机机身与地面水平,避免了无人机落地时因为地面不平,导致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管内壁上开设有滑动通槽,齿条后侧与滑动通槽内壁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滑动通槽,使得齿条可以通过滑动通槽在支撑管内上下滑动。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固定管、转向杆、定位杆和第一弹簧;
[0012]固定管顶部与隔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顶部与固定管底部转动连接,第二从动齿轮与动力齿轮相啮合,转向杆与第二从动齿轮活动连接,定位杆顶部开设有移动槽,转向杆底部与移动槽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弹簧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转向杆底部和移动槽
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杆底部与定位齿轮相配合。
[0013]进一步的,通过在定位杆底部开设平滑缺口,定位杆与第一弹簧相配合,使得定位齿轮只能向定位杆开设平滑缺口的方向转动,反方向无法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转向杆上设置有螺纹,第二从动齿轮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与螺纹孔相配合,转向杆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底部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设置转向杆上的螺纹圈数为半圈,当螺纹在螺纹孔下方时,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转向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当第二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螺纹通过螺纹孔,到达螺纹孔上方,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转向杆转动180度,使得转向杆带动定位杆转动180度。
[0016]优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轴、第一从动齿轮和锥形齿轮;
[0017]支架顶部与隔板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底部与支架底部内壁转动连接并贯穿支架底部内壁,第一从动齿轮与转动轴顶部活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与动力齿轮相啮合,锥形齿轮顶部与转动轴底部固定连接,锥形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
[0018]进一步的,通过动力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带动锥形齿轮转动,使得传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带动升降管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顶部设置有螺纹,第一从动齿轮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与螺纹槽相配合。
[0020]进一步的,螺纹槽开设在第一从动齿轮的内部,第一从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转动轴顶部的螺纹转动到螺纹槽底部后,第一从动齿轮带着转动轴一起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转动轴顶部的螺纹转动到螺纹槽顶部后,第一从动齿轮带着转动轴一起逆时针转动,螺纹在螺纹槽内转动时,转动轴不转动,避免了定位杆没有完成转向时,发生卡齿轮的现象。
[0021]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中,当无人机降落时,任意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与地面接触后,无人机开始悬停,其他没有与地面接触的升降管上方所对应的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带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锥形齿轮逆时针转动,使得传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齿条向下移动,带动升降管向下移动,当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接触地面后,电机关闭,当所有升降管底部的感应器接触地面后,无人机停止运转,此时无人机机身与地面水平,避免了无人机落地时因为地面不平,导致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问题;
[0023]2、本技术中,通过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转向杆转动180度,使得定位杆转动180度,使得定位齿轮可以顺时针转动,而无法逆时针转动,避免了当电机停止运转后,支撑管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导致无人机机身倾斜的问题;
[0024]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齿轮、齿条和定位齿轮,控制升降管的移动,使得四个升降管底部均与地面接触后,无人机机身与地面水平,避免了无人机落地时因为地面不平,导致倾斜甚至翻倒,导致无人机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的结构主视剖视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的附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002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0030]图中:1、无人机;2、支撑管;3、升降管;4、隔板;5、电机;6、动力齿轮;7、传动齿轮;8、齿条;9、支架;10、转动轴;11、第一从动齿轮;12、锥形齿轮;13、定位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5、固定管;16、转向杆;17、定位杆;18、第一弹簧;19、转动板;2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管(2),四个支撑管(2)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升降管(3),升降管(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8),支撑管(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隔板(4)并延伸至隔板(4)底部,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6),动力齿轮(6)左侧连接有齿轮机构,齿轮机构底部连接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与支撑管(2)内壁转动连接,传动齿轮(7)后侧与齿条(8)相啮合;传动齿轮(7)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齿轮(13),隔板(4)底部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动力齿轮(6)相配合,定位机构底部与定位齿轮(13)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内壁上开设有滑动通槽,齿条(8)后侧与滑动通槽内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自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从动齿轮(14)、固定管(15)、转向杆(16)、定位杆(17)和第一弹簧(18);固定管(15)顶部与隔板(4)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14)顶部与固定管(15)底部转动连接,第二从动齿轮(14)与动力齿轮(6)相啮合,转向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