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27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通过将两片位置可调节的AED电极片设置在无人机底部,无人机可根据待抢救人员身体尺寸,自适应调节两片电极片的位置和间距,调节到位后,无人机自动降落至待抢救人员身体上即可完成电极片的准确黏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带有AED的无人机的电极片需要现场人员手动黏贴在病人身上,具有黏贴位置不准确而导致耽误急救时间的风险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尺寸自适应调节两片AED电极片的位置与间距,并自动完成电极片在待抢救人员身体上的准确黏贴,避免现场施救人员的不专业导致浪费急救时间。费急救时间。费急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为保证患者在任何发病地点均能得到有效救治,现有技术中存在将AED与无人机进行一体式设计的方案,利用无人机实现高效灵活配送AED,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带有AED的无人机本质上是两者的简单结合,无人机仅有运载AED的作用,AED电极片采用通用独立电极片,实际使用的时候AED电极片的黏贴位置还是需要现场不专业的急救人员根据图片完成,没有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难免出现错误,耽误宝贵的急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带有AED的无人机的电极片需要现场人员手动黏贴在病人身上,具有黏贴位置不准确而导致耽误急救时间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S1:控制人员控制无人机抵达待抢救人员正上方,并指导施救人员完成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姿态调整以及除颤前的准备工作;
[0006]S2:无人机自动分析并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随后驱动无人机底部设置的两片AED电极片移动至与待抢救人员身体尺寸相匹配的间距和位置;
[0007]S3:无人机自动降落,直至两片所述电极片黏贴到待抢救人员的身体上;
[0008]S4:无人机内置的AED设备自动进行心电分析及除颤。
[0009]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片位置可调节的AED电极片设置在无人机底部,无人机可根据待抢救人员身体尺寸,自适应调节两片电极片的位置和间距,调节到位后,无人机自动降落至待抢救人员身体上即可完成电极片的准确黏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带有AED的无人机的电极片需要现场人员手动黏贴在病人身上,具有黏贴位置不准确而导致耽误急救时间的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尺寸自适应调节两片AED电极片的位置与间距,并自动完成电极片在待抢救人员身体上的准确黏贴,避免现场施救人员的不专业导致浪费急救时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设有扬声器,在步骤S1中,控制人员通过所述扬声器通话指导施救人员。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设有摄像头和控制模块,步骤S2中,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待抢救人员的图像,所述控制模块分析所述图像以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利用
成熟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调节机构,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上传动连接有一块黏贴面朝下的电极片,步骤S2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电极片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与所述调节机构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所述电极片与所述AED设备通过导线电连接,还包括步骤S5:完成除颤后,施救人员将所述电极片与所述调节机构脱开以移除所述无人机,然后在控制人员指导下完成后续的心肺复苏工作,在步骤S5中,移除无人机以避免其遮挡妨碍后续的心肺复苏工作,此时,电极片依旧黏贴在待抢救人员身体上,并与AED设备通过导线电连接,可以持续监测心电信号及完成后续的除颤工作。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上设有实现飞行功能的电机及螺旋桨,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步骤S3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机及螺旋桨降低转速以使得所述无人机降落至待抢救人员身体上。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尺寸自适应调节两片AED电极片的位置与间距,并自动完成电极片在待抢救人员身体上的准确黏贴,避免现场施救人员的不专业导致浪费急救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调节机构和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1

主壳体,2

电机和螺旋桨,3

摄像头,4

第一支架,5

第二支架,6

调节机构,7

电极片,8

机臂,9

底座,10

电机,11

丝杆,12

导杆,13

滑块,14

电极片座,15

抓扣,16

凸块,17

防护罩,18

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控制人员控制无人机抵达待抢救人员正上方,并指导施救人员完成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姿态调整以及除颤前的准备工作;
[0023]具体的,无人机上设有扬声器,控制人员通过扬声器通话指导施救人员;
[0024]S2:无人机自动分析并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随后驱动无人机底部设置的两片AED电极片7移动至与待抢救人员身体尺寸相匹配的间距和位置;
[0025]具体的,无人机上设有摄像头3和控制模块,通过摄像头3采集待抢救人员的图像,控制模块分析所述图像(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是现有技术)以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无人机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调节机构6,每个调节机构6上传动连接有一块黏贴面朝下的电极片7,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电极片7移动;
[0026]S3:无人机自动降落,直至两片电极片7黏贴到待抢救人员的身体上;
[0027]具体的,无人机上设有实现飞行功能的电机及螺旋桨2,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步骤S3中,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及螺旋桨2降低转速以使得无人机降落至待抢救人员身体上;
[0028]S4:无人机内置的AED设备自动进行心电分析及除颤;
[0029]S5:完成除颤后,施救人员将电极片7与调节机构6脱开以移除无人机,然后在控制人员指导下完成后续的心肺复苏工作。
[0030]具体的,电极片7与调节机构6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电极片7与AED设备通过导线电连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更加清楚明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人员控制无人机抵达待抢救人员正上方,并指导施救人员完成待抢救人员的身体姿态调整以及除颤前的准备工作;S2:无人机自动分析并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随后驱动无人机底部设置的两片AED电极片(7)移动至与待抢救人员身体尺寸相匹配的间距和位置;S3:无人机自动降落,直至两片所述电极片(7)黏贴到待抢救人员的身体上;S4:无人机内置的AED设备自动进行心电分析及除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有扬声器,在步骤S1中,控制人员通过所述扬声器通话指导施救人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实现AED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有摄像头(3)和控制模块,步骤S2中,通过所述摄像头(3)采集待抢救人员的图像,所述控制模块分析所述图像以获取待抢救人员身体的几何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宁恺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集团席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