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域场景下节点身份协商、变更、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多域场景下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身份变更方法(即交换域管理节点和域成员节点的身份的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即,多域场景下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开发的5G技术正在对千行百业进行广泛赋能。只是,当前5G网络服务难以到达末端节点,基于短距通信(short
‑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打通“端到端”连接的关键一环,是物联网技术落地的“最后一百米”,将5G网络与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融合,能够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实现不同网络的紧密融合,还能进一步带动“端边网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数据传输和智能业务的承载,推动5G迈向更智能、开放的网络发展阶段。
[0003]5G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智能终端,伴随着大量的无线短距连接智能终端投入市场,衍生了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如,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终端等领域等典型的短距应用场景。新生的无线短距应用场景对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涵盖时延、可靠性、并发性和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
[0004]举例来说,现有的无线短距通信标准包括星闪(SparkLink)系统协议,星闪1.0采用CCSA TC10《车载无线短距通信系统技术要求》规定的空口技术,制定新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域场景下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用于决定出多个通信域中哪一个通信域的管理节点作为管理模式下的域管理节点,所述多个通信域包括第一通信域和第二通信域,所述第一通信域包括第一管理节点和与所述第一管理节点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节点,所述第二通信域包括第二管理节点和与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通信域中的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域中的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节点身份协商,以从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中决定出所述域管理节点,其中所述管理节点身份协商的过程考虑以下至少之一:通过用户配置的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各自的多域身份标志位;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各自的域优先级;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是否已具备域管理节点身份;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的终端能力;以及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何者为多域设备发现过程中的扫描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域中的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作为所述域管理节点时,所述第二通信域中的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作为域成员节点,所述域管理节点具备对所述域成员节点的管理控制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节点身份协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更包括: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之一者转换成终端节点身份,以向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之另一者进行扫描;以及在扫描成功后发现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之另一者时,在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与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之间建立多域控制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域身份标志位通过两个比特来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域身份标志位携载在广播消息中。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域身份标志位作为多域服务相关的一项属性,通过多域服务发现的方式进行交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优先级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域和所述第二通信域中发送的同步信号中的参数决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与第三通信域中的第三管理节点协商后确定所述第一管理节点成为域管理节点而具备所述域管理节点身份,若所述第二通信域中的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不具备所述域管理节点身份,则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节点身份协商后,确定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为所述域管理节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管理节点的终端能力高于所述第二管理节点的终端能力时,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作为所述域管理节点,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作为域成员节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管理节点
者转换成终端节点身份向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扫描时,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作为所述扫描节点,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作为被扫描节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为所述扫描节点,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为所述被扫描节点时,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节点身份协商后,确定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为域成员节点,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为所述域管理节点。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为所述扫描节点,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为所述被扫描节点时,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节点身份协商后,确定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为域成员节点,所述第一管理节点为所述域管理节点。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节点身份协商的过程通过依序比较所述多域身份标志位、所述域优先级、所述域管理节点身份、所述终端能力以及所述扫描节点,来决定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何者为所述域管理节点。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何者为多域设备发现过程中的扫描节点为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的所述管理节点身份协商过程的唯一考虑因素。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节点和所述第二管理节点何者为多域设备发现过程中的扫描节点为所述管理节点身份协商过程的唯一考虑因素成为一种快速域管理节点身份协商方案,并且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是否支持或使能所述快速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生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