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先以菌根化的(野)次生红椎苗营造新植红椎林,然后在红椎苗木周围挖坑,收集废弃新鲜红椎菌并埋到坑中,进行菌根培养;继而对红椎林管护,直至出产红椎菌。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特有的“红椎林+红椎菌”生产模式,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投资见效快,突破了红菌椎半人工栽培技术瓶颈。开辟新的红椎菌基地,克服红椎菌生长受地域限制问题,实现半人工栽培,促进红椎菌产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对珍稀保健食用菌的需求,充分发挥红椎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为乡村振兴、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产业扶持和技术支撑。供产业扶持和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椎菌培育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椎(CastanopsishystrixMiq.)属壳斗科,常绿乔木,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乡土阔叶珍贵用材和多用途生态公益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菌根菌、效益高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大径材培育和木材战略储备建设造林树种之一。
[0003]红椎菌(Russulasp.),又名正红菇、大朱菇、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等,有“菇中之王”、“南方人参”的美称,是珍稀野生保健食用菌。其子实体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并含有尼克酸、氨基酸、麦角甾醇、铁、锌、硒、锰、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抗癌、补血、提高机体免疫力、通乳催乳、护肤美颜、延缓衰老等功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红椎菌干品每公斤1700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但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
[0004]红椎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严格,只能生长在特定的红椎种源林土壤和气候环境条件下。现已查明,红椎属壳斗科红椎属,其根系在长期生长过程中,与红椎菌菌丝紧密结合形成菌根共生菌。当共生菌菌丝生长积累一定营养物质并遇上合适气侯环境条件后便从地面长岀红椎菌。从这个界定含义得知,红椎菌生长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有椎林生长;二是有红椎菌丝(菌源);三是有一定生长时限;四是有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及光照度。红椎菌正常生长需在林木光照强度为200~1200lx、林木郁闭度最佳为0.5~0.8、腐殖层厚度为0.5~6.0cm,温度为27.9~35.0℃、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的范围内。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可能生长出红椎菌。一般情况下新植红椎林地因为年限短很少有红椎菌菌丝。没有菌根的椎林在自然状况下几乎不长红椎菌。
[0005]目前,有不少专家正在开展关于红椎菌的生态、资源、分类、化学成分、菌株分离、人工干预促产等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至今仍不能完全实现人工栽培,鲜见人工促繁、半人工栽培研究报道。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新植红椎林中实现半人工栽培红椎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打破了原有条件限制,在较短时间内能使新种植红椎林下培育出红椎菌。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先以菌根化的次生红椎苗营造新植红椎林,然后在红椎苗木周围挖坑,收集废弃新鲜红椎菌并埋到坑中,进行菌根培养;继而对红椎林管护,直至出产红椎菌。
[0010]用菌根化的野生红椎苗营造新植红椎林,省去了购买苗木的资金,降低了造林成本,而且能为半人工培育红椎菌创建独特的生长环境因子。野生红椎苗可能根系沾有红椎菌菌丝,这是培育红椎苗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培育红椎菌关键技术之一。但还需要进一步采用“红椎菌菌根培养”技术措施为出产红椎菌上“双保险”。在造林第3年后,新植红椎林普遍有2.5~5.0m高,林地中积累了一定的枯枝落叶腐殖层,根系周围伸展有20~50cm,此时便可进行新植红椎林下红椎菌菌根培养。
[0011]本专利技术红椎菌林地菌根化育苗,从红椎菌林地中选择天然野生小红椎苗作为培育对象,天然次生红椎菌林地中菌丝纵横交错,野生红椎苗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可能沾上菌丝形成菌根,这种野生红椎苗有可能携带菌丝,移植后能提高生长红椎菌的成功率。培育现有的野生菌根化红椎苗,缩短了育苗周期,育苗成本低。
[0012]在已有红椎菌的天然次生林中选用有可能菌根化的野生红椎菌苗木作造林苗,而且种植后反复使用红椎菌子实体作为培养菌源,使新种红椎树根系与红椎菌丝形成更多菌根。形成菌根后,经过菌丝不断生长积累一定营养物质并遇上合适气侯环境条件,便发育成红椎菌从地面长出来。
[0013]优选地,菌根化的次生红椎苗苗高为50~120cm,苗地径1.0~2.0cm,采挖时连泥带根采挖直径≥15cm的泥球。
[0014]优选地,在红椎苗木周围挖坑为挖带状小坑;具体为在距离新植红椎树主干20~40cm处挖直径10~15cm的带状小坑,深度10~15cm,每棵树周围挖2~3个坑;挖坑时间一般选在其他地方有红椎菌出菇期间,便于采集菌源。
[0015]优选地,收集废弃新鲜红椎菌为在红椎菌产地收集新鲜红椎菌菇头、菇脚的混合物。这种培养源成本低,可普遍使用。若使用新鲜准备开盖红椎菌子实体(孢子最多)作为培养菌根培养源效果更佳,但成本会增高。
[0016]优选地,所述菌根培养为选取菇头、菇脚4~5根或新鲜红椎菌子实体1~2朵放入坑内,盖一层红椎落腐叶至坑满,覆土1~1.2cm。
[0017]优选地,盖一层红椎落腐叶至坑满,覆土1~1.2cm后,有条件的淋水保湿,淋水量0.5kg,以保证新埋种的红椎菌湿透为准;无条件的在雨前雨后埋坑较佳。
[0018]优选地,所述对红椎林管护为施肥、促生和菌根培养,每年重复2~3次菌根培养。
[0019]优选地,营造新植红椎林前,场地选择为坡度<30
°
,阳光充足,土壤pH值4.0~6.5。
[0020]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营造新植红椎林并对红椎菌进行半人工培育,至造林管护第5年,便有少量红椎林下产出红椎菌,以后将逐年增多。新出红椎菌,不急用于销售,采摘后放进未出红菌的红椎树下小坑里,作为菌源继续培养,做到“以菌培菌”。其他未出红椎菌的椎林,需继续培养,以保证整体效应。第7至第8年每亩可产红椎菌3.0~8.7kg。这与天然次生红椎林树龄20年以上林下才能生长出红椎菌、树龄40~50年才达到亩产7.3~17.7kg、林下出产红椎菌面积少等有显著区别。
[0021]本专利技术以特有的“红椎林+红椎菌”生产模式,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投资见效快,突破了红菌椎半人工栽培技术瓶颈。开辟新的红椎菌基地,克服红椎菌生长受地域限制问题,实现半人工栽培,促进红椎菌产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对珍稀保健食用菌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试验地在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学塘村,该地处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日光充足,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冬短夏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2.5℃,年平均降雨量为1763mm。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学塘村自然条件优越,林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且当地菇农有一定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完整的收购销售体系,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这都为在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创造有利条件,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以菌根化的野生或次生红椎苗营造新植红椎林,然后在红椎苗木周围挖坑,收集废弃新鲜红椎菌并埋到坑中,进行菌根培养;继而对红椎林管护,直至出产红椎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根化的野生或次生红椎苗苗高为50~120cm,苗地径1.0~2.0cm,采挖时连泥带根采挖直径≥15cm的泥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红椎苗木周围挖坑为挖带状小坑;具体为在距离新植红椎树主干20~40cm处挖直径10~15cm的带状小坑,深度10~15cm,每棵树周围挖2~3个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植红椎林下半人工培育红椎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废弃新鲜红椎菌为在红椎菌产地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钦,李芳菲,陈俊锦,余小红,陈乃明,何贵整,吴红英,黎广胜,梁刚,赖崇健,黄李丛,冯扬通,杨利平,时群,陈丽文,吴伟代,宁文兴,卢红显,韦冬玲,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