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41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觉检测系统,所述视觉检测系统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的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单元、固定导轨、移动导轨、抓取单元以及摄像单元,所述移动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导轨;所述抓取单元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导轨;摄像单元向所述抓取模组传递移动距离信号和旋转角度信号;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下料模组以及脱料模组,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诉第一导轨,所述下料模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推脱料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抓料部下方的托盘,推料气缸以及脱料气缸;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传送带以及检测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视觉检测系统提高了检测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觉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视觉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瓶、塑料瓶等是医药、食品等领域常用的容器,因此容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药安全和食品安全,生产后的玻璃瓶、塑料瓶等瓶状容器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合格后才可以正常使用。由于生产后的瓶状容器在生产后需要人工运送至检测车间,并且需要人工将瓶状容器放置在专用的检测传送带上,并且人工在放置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每个瓶状容器的姿态一致,才能保证对瓶状容器的检测准确性;检测合格后的瓶状容器需要进行封盖、装箱等操作,为了保证瓶口的干净整洁,需要使得瓶口朝上放置,现有的瓶状容器检测后均是通过人工将传送带上的瓶装容器取下,且将瓶状容器平口朝上放置在其他的传送带上。
[0003]现有人工将瓶状容器放置在传送带上,检测后并将瓶状容器拿下,该过程人工参与度极高,不仅劳动强度较高,人工放置和拿取瓶状容器的速度有限,不能满足高速的检测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视觉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检测过程的瓶状容器转运主要通过人工实现,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视觉检测系统,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的检测机构;
[0006]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0007]传送单元,具有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的第一传送带;
[0008]固定导轨,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固定导轨沿第二预设路径延伸;<br/>[0009]移动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导轨,所述移动导轨沿第三预设路径延伸,所述第三预设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二预设路径;
[0010]抓取单元,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导轨,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并列设置的多个抓取模组,所述抓取模组包括可伸缩旋转的抓取部;以及
[0011]摄像单元,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抓取单元通讯连接,以向所述抓取模组传递移动距离信号和旋转角度信号;
[0012]所述下料机构包括:
[0013]第一导轨,沿X轴方向延伸;
[0014]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Z轴方向延伸;
[0015]下料模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下料模组上设有绕Y轴旋转的抓料部;以及
[0016]脱料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抓料部下方的托盘,推料气缸以及脱料气缸,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容纳瓶状容器的容纳槽,所述托盘与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脱料气缸
与所述推料气缸的缸体连接;以及
[0017]接料平台,设于所述脱料模组的一侧,用于承接所述托盘上掉落在瓶状容器;
[0018]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0019]检测传送带,对接于所述固定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检测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沿其传送路径分布的承托座,每个所述承托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瓶状容器的凹槽;以及
[0020]检测模组,包括分布于所述检测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检测镜头。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
[0022]回收单元,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末端,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沿第四预设路径移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四预设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以及
[0023]回收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下方。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抓取模组包括:
[0025]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槽;
[0026]第一气嘴,与所述通槽滑动配合,并用于伸出外界与气源连通;
[0027]气杆,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嘴,且与所述第一气嘴连通,所述气杆的底端设有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形成所述抓取部,所述气杆的轴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气杆的外周套设有传动轮;
[0028]滑台,与所述气杆转动配合,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可带动所述气杆沿上下方向移动;
[0029]升降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滑台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台升降;以及
[0030]旋转电机,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轮带动所述气杆旋转,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摄像单元通讯连接。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导轨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轨条,所述移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与所述轨条滑动连接;
[0032]所述固定导轨上还设有第三电机,两个所述轨条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滑动架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架在所述轨条上移动。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单元包括:
[0034]第一调节轨,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第一调节轨沿所述第二预设路径延伸;
[0035]第二调节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轨,所述第二调节轨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延伸;以及
[0036]摄像机,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轨。
[00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料模组还包括:
[0038]卡接架,与所述第二导轨卡接配合;
[0039]连接柱,设于所述卡接架的底端,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
[0040]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以及
[0041]固定架,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抓料部设于所述固定架。
[00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凸块,所述固定
架背向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安装部;
[0043]所述抓料部包括与所述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以及沿Y轴方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二吸嘴,所述固定板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吸嘴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气道,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气道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气嘴,所述第二气嘴用于与气源连通。
[00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脱料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推料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脱料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0045]所述第一支架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导滑块,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滑块沿X轴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柱;
[0046]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滑块沿Z轴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柱。
[004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料平台包括:
[0048]底座;
[0049]顶板,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以及
[0050]两个挡料板,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挡料板的板面垂直于Y轴方向,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挡料板压设于所述顶板的上方。
[00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检测镜头的轴向呈夹角设置。
[0052]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
[0053](1)通过设置上料机构,摄像单元对第一传送带上的瓶装容器姿态进行捕捉,然后传递至抓取单元,抓取单元在移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的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单元,具有沿第一预设路径移动的第一传送带;固定导轨,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固定导轨沿第二预设路径延伸;移动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导轨,所述移动导轨沿第三预设路径延伸,所述第三预设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二预设路径;抓取单元,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导轨,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三预设路径并列设置的多个抓取模组,所述抓取模组包括可伸缩旋转的抓取部;以及摄像单元,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抓取单元通讯连接,以向所述抓取模组传递移动距离信号和旋转角度信号;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导轨,沿X轴方向延伸;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Z轴方向延伸;下料模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下料模组上设有绕Y轴旋转的抓料部;以及脱料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抓料部下方的托盘,推料气缸以及脱料气缸,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容纳瓶状容器的容纳槽,所述托盘与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脱料气缸与所述推料气缸的缸体连接;以及接料平台,设于所述脱料模组的一侧,用于承接所述托盘上掉落在瓶状容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传送带,对接于所述固定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检测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沿其传送路径分布的承托座,每个所述承托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瓶状容器的凹槽;以及检测模组,包括分布于所述检测传送带两侧的多个检测镜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回收单元,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末端,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沿第四预设路径移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四预设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以及回收箱,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槽;第一气嘴,与所述通槽滑动配合,并用于伸出外界与气源连通;气杆,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嘴,且与所述第一气嘴连通,所述气杆的底端设有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形成所述抓取部,所述气杆的轴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气杆的外周套设有传动轮;滑台,与所述气杆转动配合,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可带动所述气杆沿上下方向移动;升降电机,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滑台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台升降;以及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航任亚恒李志海安旸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