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34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5
本申请公开了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该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采用包括活水循环装置、生态沟渠、生态保水装置、底泥扰动抑制网、水质净化及生态构建、生态进水过滤坝、梯级污染控制带等,适用于城市退化湖泊及周边塘、河道、表流湿地等的梯级净化与生态恢复,通过多级陶粒或湿地生物组合滤净过程,能够消除劣V类水体、解决富营养化问题,且长期控制水质处于I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污染治理的
,尤其涉及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量实践研究表明,湖泊污染治理措施往往应用于深水湖泊作用显著,而在城市浅水湖泊中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浅水型湖泊的环境容量较小、对外源输入营养因子等稀释能力较弱,水停留时间更短,内源释放(沉积物交换和水生植物腐烂等)影响更大,继而更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容易由清澈态(大型高等植物如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为优势物种)退化为浑浊态(浮游藻类等为优势物种)。因此,城市浅水型湖泊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富营养化及退化问题。
[0003]相关技术中,针对城市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主要通过外源和内源治理来进行修复,以恢复湖泊结构(如物理形态结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生态系统功能(水环境及自净能力提高、丰富生物多样性、景观融合设计、重构健康稳定生态系统等)。具体来说,外源治理利用控制手段,生态阻隔污染物排放至退化湖泊体系内,内源治理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使其由藻类浑浊态转变为清澈态。然而,协同修复手段及效果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能够提高对退化湖泊周边塘的修复效果。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活水循环装置、生态进水过滤坝、水质净化及水生态构建、生态截留沟、梯级污染控制带、底泥扰动抑制网和生态沟渠;
[0006]所述活水循环装置,用以通过将较靠近湖泊的第一周边塘的水泵入较远离湖泊的第二周边塘使第一周边塘、第二周边塘形成水体循环;
[0007]所述生态进水过滤坝,设置在第二周边塘的进水口处;
[0008]所述水质净化及水生态构建区域,设置在第二周边塘内以对水体进行植物净化;
[0009]所述生态截留沟,设置在第二周边塘的周围并用以将面源污染排至第一周边塘;
[0010]所述梯级污染控制带,用以梯级过滤第二周边塘的岸边径流污染;
[0011]所述底泥扰动抑制网,用以抑制第二周边塘内底泥上浮;
[0012]所述生态沟渠,设置在第二周边塘内;
[0013]所述生态保水装置,用以在使第二周边塘的水在被拦截悬浮固体污染物的条件下溢流至第一周边塘。
[0014]可选地,所述底泥扰动抑制网为铺设在第二周边塘的塘底的蓄水

净水陶粒。
[0015]可选地,所述梯级污染控制带与草皮区域相接,并且与第二周边塘水岸线处通过杉木桩进行生态驳岸,所述梯级污染控制带为装填在驳岸内蓄水

净水陶粒。
[0016]可选地,所述生态截留沟包括叠设的鹅卵石和蓄水

净水陶粒。
[0017]可选地,所述生态截留沟为半圆形。
[0018]可选地,所述生态保水装置具有溢流装置和用以拦截漂浮污染物的自吸式拦截浮动装置。
[0019]可选地,所述生态沟渠设有梯级跌水带。
[0020]可选地,所述生态沟渠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砾石排水层、海绵陶粒层和种植回填土。
[0021]可选地,所述蓄水

净水陶粒为由疏浚污泥所制备。
[0022]以上提供的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采用包括活水循环装置、生态沟渠、生态保水装置、底泥扰动抑制网、水质净化及生态构建、生态进水过滤坝、梯级污染控制带等,适用于城市退化湖泊及周边塘、河道、表流湿地等的梯级净化与生态恢复,通过多级陶粒或湿地生物组合滤净过程,能够消除劣V类水体、解决富营养化问题,且长期控制水质处于III

IV类之间,水清岸绿。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典型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方法及健康生态系统平面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塘岸梯级污染控制带示意图及施工现场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沟渠的断面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典型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方法实施步骤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典型退化湖泊周边塘修复前后生态现状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3]实施例1
[0034]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典型生态退化湖泊周边0#塘、2#塘和3#塘为对象,根据气象资料调查,该地多年平均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即如果长期无外源性补水措施,则0#塘、2#塘和3#塘均存在水位下降及干涸风险,生态系统崩溃。在实际条件下由于0#塘(即第一周边塘)能够得到毗邻湖泊及时补充水量,因此常年水位良好。而由#2塘、#3塘(即第二周边塘)外源补水有限,塘岸坡缺乏生态缓冲作用,污染物随初期雨水进入湖泊,形成面源污染;内源污染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风险高。
[0035]A)活水循环。
[0036]如图1所示,在0#塘

2#塘路径上设置提升水泵(流量Q=10

20m3/h,扬程H=6m)将0#塘水提至2#塘内,根据季节降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水循环装置、生态进水过滤坝、水质净化及水生态构建、生态截留沟、梯级污染控制带、底泥扰动抑制网和生态沟渠;所述活水循环装置,用以通过将较靠近湖泊的第一周边塘的水泵入较远离湖泊的第二周边塘使第一周边塘、第二周边塘形成水体循环;所述生态进水过滤坝,设置在第二周边塘的进水口处;所述水质净化及水生态构建区域,设置在第二周边塘内以对水体进行植物净化;所述生态截留沟,设置在第二周边塘的周围并用以将面源污染排至第一周边塘;所述梯级污染控制带,用以梯级过滤第二周边塘的岸边径流污染;所述底泥扰动抑制网,用以抑制第二周边塘内底泥上浮;所述生态沟渠,设置在第二周边塘内;所述生态保水装置,用以在使第二周边塘的水在被拦截漂浮污染物的条件下溢流至第一周边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扰动抑制网为铺设在第二周边塘的塘底的蓄水

净水陶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城市退化湖泊周边塘梯级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污染控制带与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鎏邵雁向浩刘子豪汪远郭华军蒋庆肯张学辉许晓明熊劲夏阳姜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