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涉及汽车仪表设计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定位装置包含车身桁架和助力机械臂;车身桁架和助力机械臂均在水平面设置多个重力测量装置,均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多个用于测量左右尺寸间隙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车身桁架和助力机械臂均设置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重力测量装置反馈的测量数据确定水平重心点,并用于结合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反馈的尺寸数据对白车身和仪表板总成分别建立以水平重心点为原点的坐标系,并利用两个坐标系仪表板总成对齐安装于白车身。本申请的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实现中间自动定位安装,定位效果好,解决了盲装和公差累积的问题。解决了盲装和公差累积的问题。解决了盲装和公差累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仪表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中间定位,一种是左右单侧定位。如图1公开了一种中间定位方案,车身前围内板a中间位置上设置定位结构凸焊螺栓a1,仪表板总成b上设置喇叭状导向套b1,仪表板总成b通过喇叭状导向套b1进行盲装(在视线范围外装配),喇叭状导向套穿设于凸焊螺栓实现定位。如图2公开了另一种中间定位方案,此种方式的另外一种表现是仪表板总成b上中间位置设置导向结构b2,车身前围内板a中间位置设置外伸的插板,仪表板总成b也是通过导向结构b2盲装,实现配合,实现仪表板的安装定位。
[0003]图1和图2两种定位结构,定位放置在仪表板总成的中间,理论上仪表板总成左右与门护板间隙均匀,间隙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因为仪表板总成的定位结构(上述喇叭状导向套b1和导向结构b2)是塑料结构,车身前围内板a的结构(凸焊螺栓a1和插板)是金属结构,而仪表板总成的重量很大,通常重量达到20
‑
25KG,通过助力机械手拖动仪表板总成进行盲装,仪表板总成上的塑料定位结构容易出现变形偏差,实际安装完成后,仪表板总成与门护板的左右间隙均匀性经常会出现问题。图1和图2两种定位结构因为是塑料与钣金的配合,而且是盲装,所以仪表板总成的安装是否安装准确,主要取决于安装者的经验及手感,偶然性太强,定位效果实际一般,且还不具备后续调节的可能性。而将仪表板总成的塑料定位结构更换为金属定位结构,金属定位结构在装配时,由于不会变形导向,同时处于装配人员的视觉盲区,会导致金属定位销难以插入,产生装配困难的问题,装配工时也相应增加。
[0004]如图3公开的左侧定位方案,通过定位销插入车身焊接支架的安装孔中,将仪表板总成的左侧安装定位,此种定位结构设置在左侧,因为定位结构及安装孔均是金属结构,所以定位准确,一致性强,但是由于右侧在车身宽度方向为放开状态,会导致公差往仪表板总成右侧积累,仪表板总成零件本身尺寸很大,右侧公差积累后,容易出现仪表板总成与门护板的左右间隙不均不良,容易出现左侧间隙小,右侧间隙大的综合性、复杂的尺寸链问题。相对于仪表板总成的定位结构放置在中间,更容易出现复杂的尺寸链公差积累产生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实现中间自动定位安装,定位效果好,解决了盲装和公差累积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所述安装定位装置包含用于承托白车身的车身桁架和用于抓取仪表板总成的助力机械臂;所述车身
桁架和助力机械臂均在水平面设置多个重力测量装置,均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多个用于测量左右尺寸间隙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
[0007]所述车身桁架和助力机械臂均设置数据处理器,所述重力测量装置和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均连接于相应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重力测量装置反馈的测量数据确定水平重心点,并用于结合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反馈的尺寸数据对白车身和仪表板总成分别建立以水平重心点为原点的坐标系,并利用两个坐标系将仪表板总成对齐安装于白车身。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身桁架为从上至下的悬吊结构,其具有四个L形的支撑腿;每个支撑腿包含竖板和横向的支撑台,每个支撑台顶面均设置重力测量装置;每个竖板的侧面均设置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四个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左右对称设置。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身桁架还包含横柱和斜板,四个L形的支撑腿分成两对,对称吊挂于横柱;每个L形的支撑腿的顶端均通过斜板固定于横柱。
[0010]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安装定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1]将白车身摆正放置于车身桁架,车身桁架上的数据处理器通过若干重力测量装置确定白车身的水平重心点,并以此为原点,建立第一坐标系;数据处理器根据已知的白车身尺寸数据,得出仪表板总成的待安装水平重心点和各基准点坐标;
[0012]用助力机械臂抓取仪表板总成,助力机械臂上的数据处理器通过若干重力测量装置确定仪表板总成的水平重心点,并以此为原点,建立第二坐标系;数据处理器根据已知的仪表板总成尺寸数据,得出仪表板总成的各基准点坐标;
[0013]助力机械臂将仪表板总成对位于白车身,先将第二坐标系的原点对齐于第一坐标系的仪表板总成的待安装水平重心点,再将第二坐标系的各基准点坐标对齐于第一坐标系的各基准点坐标,固定仪表板总成和白车身。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白车身摆正放置于车身桁架,包含:
[0015]车身桁架上的数据处理器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得到车身桁架的前后宽度尺寸L1和L2;
[0016]移动白车身,直到白车身的水平重心点与车身桁架事先设置的虚拟重心点重合;
[0017]白车身左右两侧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测得车头两侧间隙为L3和L4,测得车尾两侧间隙为L5和L6,移动白车身,使得L3等于L4,L5等于L6。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助力机械臂将仪表板总成与白车身对位完成后,装配人员利用螺栓安装枪进行螺栓紧固安装;仪表板总成安装完成后,助力机械臂释放仪表板总成,助力机械臂自动回位。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助力机械臂自动回位时,包含:
[0020]助力机械臂对应的数据处理器重置,并删除所有坐标数据。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身桁架为从上至下的悬吊结构,其具有四个L形的支撑腿;每个支撑腿包含竖板和横向的支撑台,每个支撑台顶面均设置重力测量装置;每个竖板的侧面均设置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四个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左右对称设置。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身桁架还包含横柱和斜板,四个L形的支撑腿分成两对,对称吊挂于横柱;每个L形的支撑腿的顶端均通过斜板固定于横柱。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助力机械臂从长度方向夹持仪表板总成,高度方
向向上敞口,宽度方向与仪表板总成等宽;所述助力机械臂的夹持位紧贴仪表板总成时,设置于助力机械臂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距离仪表板总成的侧面具有一定的间隙。
[00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5]1.本申请的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安装定位装置包含车身桁架、助力机械臂、多个重力测量装置和多个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车身桁架和助力机械臂均设置相应的数据处理器。车身桁架相应的数据处理器根据自身重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数据确定白车身的水平重心点,并结合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反馈的尺寸数据,以白车身的水平重心点的原点建立一个坐标系;助力机械臂相应的数据处理器根据自身重力测量装置确定仪表板总成的水平重心点,并结合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反馈的尺寸数据,以仪表板总成的水平重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定位装置包含用于承托白车身(3)的车身桁架(1)和用于抓取仪表板总成(8)的助力机械臂(7);所述车身桁架(1)和助力机械臂(7)均在水平面设置多个重力测量装置(6),均在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多个用于测量左右尺寸间隙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2);所述车身桁架(1)和助力机械臂(7)均设置数据处理器,所述重力测量装置(6)和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2)均连接于相应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重力测量装置(6)反馈的测量数据确定水平重心点,并用于结合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2)反馈的尺寸数据对白车身(3)和仪表板总成(8)分别建立以水平重心点为原点的坐标系,并利用两个坐标系将仪表板总成对齐安装于白车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桁架(1)为从上至下的悬吊结构,其具有四个L形的支撑腿;每个支撑腿包含竖板和横向的支撑台(11),每个支撑台(11)顶面均设置重力测量装置(6);每个竖板的侧面均设置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2);四个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2)左右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桁架(1)还包含横柱和斜板,四个L形的支撑腿分成两对,对称吊挂于横柱;每个L形的支撑腿的顶端均通过斜板固定于横柱。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定位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白车身(3)摆正放置于车身桁架(1),车身桁架(1)上的数据处理器通过若干重力测量装置(6)确定白车身(3)的水平重心点,并以此为原点,建立第一坐标系;数据处理器根据已知的白车身(3)尺寸数据,得出仪表板总成(8)的待安装水平重心点和各基准点坐标;用助力机械臂(7)抓取仪表板总成(8),助力机械臂(7)上的数据处理器通过若干重力测量装置(6)确定仪表板总成(8)的水平重心点,并以此为原点,建立第二坐标系;数据处理器根据已知的仪表板总成(8)尺寸数据,得出仪表板总成(8)的各基准点坐标;助力机械臂(7)将仪表板总成(8)对位于白车身(3),先将第二坐标系的原点对齐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周鑫,孙海鹏,王虎伟,李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