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17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操作台,调节操作台包括用于对电池片背膜进行调节的调节台和用于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的操作台,调节台和操作台之间设有连接支杆进行连接,调节台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背膜分段调节的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支撑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和电池片背膜同时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用于支撑电池片的承载台,旨在对背膜进行固定,智能化对背膜进行拉伸,实时检测背膜与电池片的贴合位置,精确化调节背膜拉伸偏移角度,对电池片背膜粘接进行精准校准限位,提高工作人员的贴膜效率。工作人员的贴膜效率。工作人员的贴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片领域,具体是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RC是"钝化发射器和后部接触"的太阳能电池,被称为PERC太阳能电池片,是从常规铝背场电池结构自然衍生而来,PERC太阳能电池是对传统电池的修改,它们可以使用相同的设备进行生产。这使得制造商很容易改变和生产更高效的电池。有了更高效的电池,与传统电池板相比,需要更少的电池板来生产相同数量的电力。
[0003]常规BSF电池由于背表面的金属铝膜层中的复合速度无法降至200cm/s以下,致使到达铝背层的红外辐射光只有60

70%能被反射,产生较多光电损失,因此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具有先天的局限性;而PERC技术通过在电池背面附上介质钝化层,可以较大程度减少这种光电损失,从而提升光伏电池1%左右的光电转换效率。与需要在晶体层面突破的另一种电池钙钛矿光伏相比,PERC是电池和组件组装方面的一项创新。
[0004]太阳电池背膜是应用在太阳电池组件上的关键封装材料之一,主要由耐候性的氟材料和电气绝缘性优良的PET构成。太阳电池产品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而在诸多行业中使用。此类产品使用年限一般按照25年以上设计,而背膜是确保如此长的寿命的关键。太阳电池背膜位于电池组件的外层,与EAV粘接后用于阻隔大气使核心区域电池片做到真空密封,而密封的首要任务在于做到水阻隔,空气阻隔和电气阻隔,因此优质太阳电池背膜应具备高电气绝缘性、高耐候性、高粘接性、低水气透过率。r/>[0005]目前在太阳能电池背膜粘接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操作人员将背膜对应贴合在太阳能电池片上,但背膜较大,需要较多操作人员同时进行配合粘接,且背膜粘接的位置精准度由操作人员的经验手动把控,本申请旨在对背膜进行固定,智能化对背膜进行拉伸,实时检测背膜与电池片的贴合位置,精确化调节背膜拉伸偏移角度,对电池片背膜粘接进行精准校准限位,提高工作人员的贴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装置包括调节操作台,调节操作台包括用于对电池片背膜进行调节的调节台和用于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的操作台,调节台和操作台之间设有连接支杆进行连接,调节台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背膜分段调节的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支撑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和电池片背膜同时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用于支撑电池片的承载台。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台能够对背膜进行拉伸粘接和位置调节,操作台能够对电池片背膜粘接进行操作,调节单元能够对背膜进行支撑,从而进行位置调节,限位单
元能够对电池片和背膜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精准将背膜粘接在电池片上。
[0010]进一步设置:调节单元包括若干用于带动支撑台升降的伸缩圆杆,调节台内部设有槽口,伸缩圆杆设置在槽口内部,且分别与槽口和支撑台可拆卸连接,伸缩圆杆内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背膜卷轴进行固定的固定圆杆,支撑台靠近固定圆杆的位置设有用于在固定圆杆上对背膜卷轴位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第一控制单元,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背膜进行拉动粘接的第二控制单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圆杆能够对支撑台进行支撑,第一驱动气缸带动伸缩圆杆进行支撑,从而调节支撑台的高度,固定圆杆能够对硅片卷轴进行支撑,从而将背膜设置在支撑台上,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对背膜进行固定和限位,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对背膜的拉伸和角度调整,从而使得背膜前端拉伸同电池片表面进行粘接。
[0012]进一步设置: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背膜卷轴位置调节的调节块和调节弧形板,调节块和调节弧形板分别设置在固定圆杆两端,调节块套设在固定圆杆上,且与固定圆杆可拆卸连接,支撑台靠近调节弧形板的位置设有通槽,通槽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弧形板转动的转轴,转轴与通槽通过轴承连接,转轴和调节弧形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调节弧形板的连杆,连杆分别和转轴和调节弧形板可拆卸连接,支撑台靠近固定圆杆的位置设有用于对背膜前端进行压紧的压紧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块和调节弧形板用于对固定圆杆两端进行限位,转轴能够带动连杆旋转,从而带动调节弧形板进行转动,调节弧形板能够架设在固定圆杆上,实现对背膜卷轴的限位,压紧条能够对背膜前端进行压紧,避免背膜松动或者缩回。
[0014]进一步设置: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在支撑台内部滑移的移动杆,支撑台靠近移动杆的位置设有滑移槽,移动杆滑移连接在滑移槽内部,支撑台远离滑移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移动杆在滑移槽内部进行滑移的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与移动杆可拆卸连接,移动杆上设有若干用于对背膜位置控制的控制块,控制块内部设有通口,控制块套设在移动杆上,且滑动连接在移动杆上,控制块上设有若干用于对背膜前端夹住拉伸的夹板,控制块内部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用于调节夹板之间间距的双头气缸,夹板滑移连接在槽口内部,夹板与相邻夹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背膜的橡胶软垫。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气缸能够带动移动杆在滑移槽内部移动,控制块能够对背膜进行拉伸,双头气缸调节夹板之间间距,从而对背膜前端进行夹紧,从而带动拉动背膜粘接在电池片上。
[0016]进一步设置:限位单元包括用于带动承载台进行升降的升降台,操作台内部设有升降槽,升降台设置在升降槽内部,承载台与升降台可拆卸连接,升降槽内部设有用于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校准的第一矫正伸缩板和用于对背膜拉伸粘接位置进行矫正的第二矫正伸缩板,第一矫正伸缩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实时感应第一矫正伸缩板与电池片距离的测距传感器,第一矫正伸缩板和第二矫正伸缩板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带动第一矫正伸缩板和第二矫正伸缩板伸缩限位的感应气缸,测距传感器与感应气缸电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台能够带动承载台进行升降,从而实时调整电池片贴膜的高度,第一矫正伸缩板能够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校准,测距传感器能够实时感应第一矫正伸缩板与电池片距离,将监测距离实时发送至感应气缸,感应气缸调节第二矫正
伸缩板的限位位置,使得第二矫正伸缩板能够对背膜拉伸粘接位置进行实时限位矫正。
[0018]进一步设置:升降槽内部设有用于对支撑台进行固定的磁吸板,压紧条和移动杆相对磁吸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和磁吸板进行固定的磁吸胶条。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板能够在背膜粘接的同时对移动杆和压紧条进行固定,从而对支撑台两侧进行固定,使得背膜粘接时更为稳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旨在对背膜进行固定,智能化对背膜进行拉伸,实时检测背膜与电池片的贴合位置,精确化调节背膜拉伸偏移角度,对电池片背膜粘接进行精准校准限位,提高工作人员的贴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操作台(2),调节操作台(2)包括用于对电池片背膜进行调节的调节台(1)和用于对电池片位置进行限位的操作台(2),调节台(1)和操作台(2)之间设有连接支杆进行连接,调节台(1)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背膜分段调节的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支撑台(15),操作台(2)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片和电池片背膜同时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用于支撑电池片的承载台(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若干用于带动支撑台(15)升降的伸缩圆杆(3),调节台(1)内部设有槽口,伸缩圆杆(3)设置在槽口内部,且分别与槽口和支撑台(15)可拆卸连接,伸缩圆杆(3)内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支撑台(15)上设有用于对背膜卷轴进行固定的固定圆杆(4),支撑台(15)靠近固定圆杆(4)的位置设有用于在固定圆杆(4)上对背膜卷轴位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第一控制单元,支撑台(15)上设有用于对背膜进行拉动粘接的第二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对背膜卷轴位置调节的调节块(5)和调节弧形板(6),调节块(5)和调节弧形板(6)分别设置在固定圆杆(4)两端,调节块(5)套设在固定圆杆(4)上,且与固定圆杆(4)可拆卸连接,支撑台(15)靠近调节弧形板(6)的位置设有通槽,通槽内部设有用于带动调节弧形板(6)转动的转轴(7),转轴(7)与通槽通过轴承连接,转轴(7)和调节弧形板(6)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调节弧形板(6)的连杆,连杆分别和转轴(7)和调节弧形板(6)可拆卸连接,支撑台(15)靠近固定圆杆(4)的位置设有用于对背膜前端进行压紧的压紧条(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RC电池背膜偏移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丰张兆伟郑松茂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