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包括电极片、线缆和插头,在电极片内嵌入迂回环绕的发热丝,在电极片的下表面固定有导电面,使发热丝与导电面接触,在电极片内嵌入热敏电阻,发热丝的两端引出两根导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热敏电阻引出两根信号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电极片引出一根导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兼具加热与电疗的电极贴片,通过热电耦合效果来改善传统低频电刺激吸盘的治疗效果。传统低频电刺激吸盘的治疗效果。传统低频电刺激吸盘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主要用于低频电刺激治疗,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电刺激治疗手段中,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以低频电脉冲刺激患肢神经肌肉,改善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现有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多为双通道结构,以间歇刺激的模式,诱发患肢个别肌群重复简单的收缩
‑
放松动作。
[0003]目前,低频电疗法是应用频率1KHz以下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0004]低频电刺激治疗是利用1KHz以下的不同类型电流波形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达到热疗和缓解疼痛的作用,称为低频电疗法,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以刺激失神经肌、李肌和平滑肌,亦可用于治疗废用性肌姜缩。而现有低频电刺激治疗设备由于电极设计功能简单,导致了因人体对电流的耐受性限制造成人体低频电刺激导入人体能量有限,进而影响了低频电刺激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低频电刺激治疗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兼具加热与电疗的电极贴片,通过热电耦合效果来改善传统低频电刺激吸盘的治疗效果。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包括电极片、线缆和插头,在电极片内嵌入迂回环绕的发热丝,在电极片的下表面固定有导电面,使发热丝与导电面接触,在电极片内嵌入热敏电阻,发热丝的两端引出两根导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热敏电阻引出两根信号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电极片引出一根导线位于线缆内且与插头的对应端子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还在电极片内还嵌入热保护器,加热线和热保护器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中,热保护器采用常闭型温控开关,当加热线发热使电极贴片温度上升至热保护器动作温度时,热保护器断开电路。
[0008]其中,热敏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检测电极贴片内实时温度,用于对电极贴片内的温度调控,可以为治疗仪的温度控制逻辑提供温度传感。
[0009]电极片通过导电面与人体接触,一对电极吸盘可以形成导电回路。
[0010]所述的导电面可以采用导电橡胶片或者导电硅胶片,通过导电橡胶片或者导电硅胶片与人体皮肤接。
[0011]进一步地,可以在电极片内预留有用于固定加热线的凹槽,加热线与预留凹槽结构上相匹配。
[0012]另外,所述的电极贴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绑绳,通过绑绳将电极贴片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或者在电极贴片的下表面有一层导电凝胶,使其黏贴在人体皮肤表面。
[0013]包括环形的硅橡胶(9),该硅橡胶(9)包括用于匹配套装在所述电机贴片外侧的环形潜槽(11),环形潜槽(11)一侧边嵌装有布面网层(10),布面网层(10)内侧与导电面(5)之间套装有木浆面层。电极片内放置有木浆棉后,木浆棉通过布面网固定在电极片的导电面(导电凝胶)边沿上。
[0014]同时,在电极片与线缆之间有电线网尾。在电线上添加网尾的目的通常是增加电线在频繁活动末端时面使电线与末端连接处的摇摆有更好的摇摆性能,也就是在频繁弯折线头部分时不易将线头位置的胶皮弄破。日常使用时线材位置移动后在整个线材上受力最频繁的位置就是网尾所在位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兼具加热与电疗的电极贴片,通过热电耦合效果来改善传统低频电刺激吸盘的治疗效果。
[0016]本技术的电极吸盘中,加热线和热保护器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中,当加热线发热使电极片温度上升至热保护器动作温度时,热保护器内的双金属元件受热产生内应力而迅速动作,推开动触头离开静触片而断开电路,从而切断电源防止电极片内温度继续升高。热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极片内实时温度,用于对电极片内加热的温度调控,并可防止热保护器故障发生安全隐患,此外热敏传感器的布置可以保证电极片内防止存在异常温度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外观结构图之一。
[0018]图2是本技术外观结构图之二。
[0019]图3是本技术电极贴片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4是图3的侧视图。
[0021]图5是图3的俯视图。
[0022]图6是图5中C
‑
C剖面结构图。
[0023]图7是布面网罩立体结构图。
[0024]图8是图1的正面图。
[0025]图9是图8的侧视图。
[0026]图10是图8中D
‑
D剖面图。
[0027]图11是图10中I部放大结构图。
[0028]图12是布面网层的结构图。
[0029]图中标号:1
‑
电极片;2
‑
线缆;3
‑
插头;4
‑
发热丝;5
‑
导电面;6
‑
热敏电阻;7
‑
温控开关;8
‑
电线网尾;9
‑
硅橡胶;10
‑
布面网层;11
‑
环形潜槽;12
‑
木浆棉层;13
‑
加固环边。
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整体上看,该电极贴片自前向后依次包括前端的电极片1、中部的的线缆2和后端的插头3。
[0032]图3可以看出,在电极片1的内部布置有迂回环绕的发热丝4,电极片1的下表面为导电面5,发热丝4位于导电面5内侧,发热丝能够通过导电面5将热量传递至人体皮肤表面。即导电面5既具有导电性,又具有导热性。
[0033]图6可以看出,在电极片1内部还嵌入热敏电阻和温控开关。从电极片1内引出5根导线,分别从线缆2引出后,连接在插头的对应端子上。5根导线分别:是用于加热线加热的两根导线、用于热敏传感器的两根导线、用于构成电极回路的1根导线。其中用于电极回路的导线通过跟另一个电极贴片内的回路导线形成电流回路,达到对患者进行低频电疗的目的。即多个所述电极片1同时贴合在人体皮肤表面的不同位置,通过人体皮肤阻止构成一个导电回路。
[0034]加热线和热保护器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中,热保护器采用常闭型温控开关7。当加热线发热使电极片1温度上升至热保护器动作温度时,热保护器断开电路。
[0035]热敏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检测电极片1内实时温度,用于对电极片1内加热的温度调控,防止热保护器故障发生安全隐患,此外热敏传感器的布置可以保证电极片1内防止存在异常温度点。
[0036]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采用另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该电极吸盘主要包括电极片1、热保护器、热敏传感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包括电极片(1)、线缆(2)和插头(3),其特征在于,在电极片(1)内嵌入迂回环绕的发热丝(4),在电极片(1)的下表面固定有导电面(5),使发热丝(4)与导电面(5)接触,在电极片(1)内嵌入热敏电阻(6),发热丝(4)的两端引出两根导线位于线缆(2)内且与插头(3)的对应端子连接,热敏电阻(6)引出两根信号线位于线缆(2)内且与插头(3)的对应端子连接,电极片(1)引出一根导线位于线缆(2)内且与插头(3)的对应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在电极片(1)内还嵌入热保护器,加热线和热保护器串联接入电源电路中,热保护器采用常闭型温控开关,当加热线发热使电极贴片温度上升至热保护器动作温度时,热保护器断开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极性温热低周波治疗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热敏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检测电极贴片内实时温度,用于对电极贴片内的温度调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思宪,徐宁,赵志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百昌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