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12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的主板上安装有两块外接侧板,外接侧板与主板之间形成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止水带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板止水带:别称止水钢板;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顶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这条缝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方法是设置止水钢板。
[0003]传统钢板止水带为300mm宽*3mm厚,两边为“开口”形状,钢板止水带即在浇筑下层混凝土时,预埋300mmx3m的钢板,现场要求其中15cm的上部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浇筑混凝土时把这部分的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压力水渗入的作用。传统的钢板止水带止水路径相对简单,止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结构新颖,可大面积增大止水路径,增强防渗漏效果;也可加强对混凝土内部的支撑,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的主板上安装有两块外接侧板,外接侧板与主板之间形成45
°
夹角,两块外接侧板关于主板对称设置、形成V字状结构。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止水带本体包括主板,主板的顶端及低端的同一侧均固定设有引水侧板,两块引水侧板关于主板的中心对称设置,顶端位置的引水侧板与同一侧的外接侧板平行。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主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外托架,外托架与主板之间形成卡槽,外接侧板的底部弯折、形成卡块部,卡块部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适配,卡块部插入卡槽处、且通过螺栓固定。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外托架的顶端朝远离主板的一侧弯折、形成承托部,承托部的斜面与主板的壁面之间呈45
°
夹角;卡块部卡于卡槽处时、外接侧板抵持在承托部上。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外接侧板的顶端朝远离卡块部的一侧朝外成90
°
弯折、形成对接部,对接部的顶面与主板的中心水平面平齐。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对接部的底面固定设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沿外接侧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支撑块上开设有插孔,插孔用于插设安装外延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结构新颖,在止水带本体的主板上安
装有两块倾斜设置的外接侧板,可大面积增大止水路径,增强防渗漏效果;而外接侧板与主板之间成45
°
夹角,并且两块外接侧板形成V字状结构,为混凝土提供流进嵌入的部位,加强对混凝土内部的支撑,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的侧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的正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止水带本体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止水带本体的正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接侧板的侧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接侧板的正视图。
[0020]图中:
[0021]100、止水带本体;110、主板;120、引水侧板;130、外托架;131、卡槽;132、承托部;200、外接侧板;210、卡块部;220、对接部;230、支撑块;240、插孔;300、外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100,止水带本体100的主板110上安装有两块外接侧板200,外接侧板200与主板100之间形成45
°
夹角,两块外接侧板关于主板对称设置、形成V字状结构。
[0024]上述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结构新颖,在止水带本体的主板上安装有两块倾斜设置的外接侧板,可大面积增大止水路径,增强防渗漏效果;而外接侧板与主板之间成45
°
夹角,并且两块外接侧板形成V字状结构,为混凝土提供流进嵌入的部位,加强对混凝土内部的支撑,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
[0025]进一步地,止水带本体100包括主板110,主板110的顶端及低端的同一侧均固定设有引水侧板120,两块引水侧板关于主板的中心对称设置,顶端位置的引水侧板120与同一侧的外接侧板200平行,采用传统的钢板止水带形状,可实现其基础的止水效果;主板与引水侧板为一体结构,主板的顶端及低端通过弯折的方式形成两块引水侧板,采用一体结构设计,可保证止水带本体自身的结构强度,防止轻易的变形损坏。
[002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主板110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外托架130,外托架130与主板110之间形成卡槽131,如图5所示,外接侧板200的底部弯折、形成卡块部210,卡块部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适配,卡块部210插入卡槽131处、且通过螺栓固定,此结构涉及可方便外接侧板的拆装,可将主板及外接侧板单独的加工生产,方便进行运输;可到作业场地后才进行安装,防止因提前安装受力面过大而造成弯折变形、避免影响后续的防水效果。
[0027]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外托架的槽壁处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卡块部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卡块部伸入卡槽内、且通过贯穿第一螺纹孔及第二螺纹孔的螺栓固定,使外接侧板维持倾斜的摆放角度;外接侧板为可拆装结构,即使没有外接侧板,也可利用外托架增大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混凝土进入卡槽内、进一步加强混凝土与主板之间的连接配合。
[0028]进一步地,外托架130的顶端朝远离主板的一侧弯折、形成承托部132,承托部的斜面与主板的壁面之间呈45
°
夹角;卡块部210卡于卡槽131处时、外接侧板200抵持在承托部132上;承托部的设置可为卡槽的槽口位置形成扩口,方便卡块部的插入;并且,利用承托部为外接侧板提供支撑,加强与外接侧板之间的配合。
[0029]进一步地,外托架与主板为一体结构,可保证外托架与主板连接部位的结构强度,提高外托架的承载受力,以便对外接侧板提供稳固的支撑。
[0030]进一步地,外接侧板200的顶端朝远离卡块部的一侧朝外成90
°
弯折、形成对接部220,对接部220的顶面与主板110的中心水平面平齐,利用此部位作为标志,方便混凝土填充至主板中部位置即可满足作业要求。
[0031]进一步地,对接部220的底面固定设有多个支撑块2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的主板上安装有两块外接侧板,外接侧板与主板之间形成45
°
夹角,两块外接侧板关于主板对称设置、形成V字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止水带本体包括主板,主板的顶端及低端的同一侧均固定设有引水侧板,两块引水侧板关于主板的中心对称设置,顶端位置的引水侧板与同一侧的外接侧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外托架,外托架与主板之间形成卡槽,外接侧板的底部弯折、形成卡块部,卡块部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适配,卡块部插入卡槽处、且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绍清范倩琨汪涛朱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