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88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尤其涉及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包括从上至下排布的睡眠支撑层、体感支撑层、分区支撑层和弹簧支撑层;所述睡眠支撑层设置于所述体感支撑层上方,所述睡眠支撑层与所述体感支撑层内置于第一床垫套内;所述第一床垫套设置于所述分区支撑层上方,所述分区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弹簧支撑层上方,所述第一床垫套、所述分区支撑层和所述弹簧支撑层内置于第二床垫套内;所述睡眠支撑层分为左右两个独立半区,每个半区分又分为上下双层,第一层采用记忆棉材质,第二层波浪棉材质。通过设置分区支撑层,能够灵活搭配不同密度、不同软硬度海绵、不同材质的搭配组合,能够灵活适配床垫产品对不同体型不同睡感需求的用户。用户。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尤其涉及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床垫是每一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居用品,密切关系到人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以及睡眠的舒适度。如今的床垫床面基本上都是一种睡感,要么是硬的、要么是软的,并不是根据人体睡眠的需要自由变换从而与不同的人群和季节需要相适应,难以达到根据不同年龄、身高体型的人的需要;目前市场上还紧缺这种可以使用户睡眠舒适,促眠、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可调节床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以满足用户对于床垫硬度需求不同,并可进行替换的床垫。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
[0005]包括从上至下排布的睡眠支撑层、体感支撑层、分区支撑层和弹簧支撑层;
[0006]所述睡眠支撑层设置于所述体感支撑层上方,所述睡眠支撑层与所述体感支撑层内置于第一床垫套内;
[0007]所述第一床垫套设置于所述分区支撑层上方,所述分区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弹簧支撑层上方,所述第一床垫套、所述分区支撑层和所述弹簧支撑层内置于第二床垫套内;
[0008]所述睡眠支撑层分为左右两个独立半区,每个半区分又分为上下双层,第一层采用记忆棉材质,第二层波浪棉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睡眠支撑层、体感支撑层、分区支撑层和弹簧支撑层为尺寸相同,所述睡眠支撑层可根据用户需求左右替换、上下翻转使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体感支撑层采用空气纤维材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区支撑层包括底座模块、第一调节模块、第二调节模块、第三调节模块;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大小相同;所述底座模块上开设有三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相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可嵌入所述凹槽部形成所述分区支撑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块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模块的硬度,所述第二调节模块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的硬度,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的硬度大于所述底座模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块、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的纵切面的形状为并列相连的气球块;所述气球块上方呈圆弧状,下方呈尖角状;所述凹槽部的底部为锯齿状,两侧为与所述气球块侧面匹配的月牙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模块的上方与所述第一床垫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
模块、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可从所述凹槽部的两侧抽拉进行替换。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采用蜂窝网格矩阵状。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床垫套的侧面设有拉链结构,方便观测床垫内部多层结构。
[0017]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支撑层中间为独立袋装弹簧区,四周设置海绵包边区。
[00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设置睡眠支撑层,可左右分区,可上下翻面,提供双区双面睡感。
[0020]2)通过设置体感支撑层,吸湿排汗、抑菌防螨、透水透气、更加环保。
[0021]3)通过设置分区支撑层,能够灵活搭配不同密度、不同软硬度海绵、不同材质的搭配组合,能够灵活适配床垫产品对不同体型不同睡感需求的用户。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各个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分区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第二床垫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睡眠支撑层;11第一层;12第二层;2.体感支撑层;3.分区支撑层;31底座模块;32第一调节模块;33第二调节模块;34第三调节模块;35凹槽部;36气球块;4.弹簧支撑层;41独立袋装弹簧区;42海绵包边区;6第二床垫套;7拉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所示,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包括从上至下排布的睡眠支撑层1、体感支撑层2、分区支撑层3和弹簧支撑层4;所述睡眠支撑层1设置于所述体感支撑层2上方,所述睡眠支撑层1与所述体感支撑层2内置于第一床垫套内(图中未示出);可以更好地固定所述睡眠支撑层1与所述体感支撑层2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所述第一床垫套5设置于所述分区支撑层3上方,所述分区支撑层3设置于所述弹簧支撑层4上方,所述第一床垫套(图中未示出)、所述分区支撑层3和所述弹簧支撑层4内置于第二床垫套6内;可以避免所述第一床垫套、所述分区支撑层3和所述弹簧支撑层4之间可能发生位移偏差,更好地包裹为一个整体床垫。所述睡眠支撑层1分为左右两个独立半区,每个半区分又分为上下双层,第一层11采用记忆棉材质,第二层12波浪棉材质。第一层11的支撑性更强,第二层12柔软舒适,适于释放压力,对人体的包裹性更好。
[0030]进一步地,所述睡眠支撑层1、体感支撑层2、分区支撑层3和弹簧支撑层4为尺寸相同,所述睡眠支撑层1可根据用户需求左右替换、上下翻转使用。所述第一层11与所述第二层12带给用户两种不同的睡感体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下翻面。当用户为两个人时,左右独立半区也可以分别根据个人不同的睡感喜好,选择第一层11或第二层12,此设计灵活,替换方便,可以同时兼顾双人的睡感需求。
[0031]进一步地,所述体感支撑层2采用空气纤维材质。该层为整个床垫的过渡层,较强
的回弹力和较高的舒适因子,可以给用户提供兼顾柔软和支撑的舒适感。
[0032]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分区支撑层3包括底座模块31、第一调节模块32、第二调节模块33、第三调节模块34;所述第一调节模块32、所述第二调节模块33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34大小相同;所述底座模块31上开设有三处凹槽部35,所述凹槽部35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32、所述第二调节模块33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34相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模块32、所述第二调节模块33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34可嵌入所述凹槽部35形成所述分区支撑层3。本实施例中,三块式模块化结构,在此基础上也可扩展为5块或者7块,以适应不同体型,不同体重的用户需要,以达到床垫对人体肩背部、腰臀、腿部等身体各部位的支撑,增加床垫与用户的适配度。不同软硬度、不同材质,可前、中、后自由调换、自由组合更好的适应用户的需求。
[00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块32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模块33的硬度,所述第二调节模块33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三调节模块34的硬度,所述第三调节模块34的硬度大于所述底座模块31。本实施例中,采用不同密度及硬度的三个调节模块,以达到床垫上人体肩部,腰臀,腿部三个部位相应支撑三个气球层宽度,软硬度,材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排布的睡眠支撑层、体感支撑层、分区支撑层和弹簧支撑层;所述睡眠支撑层设置于所述体感支撑层上方,所述睡眠支撑层与所述体感支撑层内置于第一床垫套内;所述第一床垫套设置于所述分区支撑层上方,所述分区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弹簧支撑层上方,所述第一床垫套、所述分区支撑层和所述弹簧支撑层内置于第二床垫套内;所述睡眠支撑层分为左右两个独立半区,每个半区分又分为上下双层,第一层采用记忆棉材质,第二层波浪棉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支撑层、体感支撑层、分区支撑层和弹簧支撑层为尺寸相同,所述睡眠支撑层可根据用户需求左右替换、上下翻转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感支撑层采用空气纤维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可调节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支撑层包括底座模块、第一调节模块、第二调节模块、第三调节模块;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大小相同;所述底座模块上开设有三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第二调节模块和所述第三调节模块相匹配,所述第一调节模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光邓丹陈盟周宇洋
申请(专利权)人:轻气球数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